教会事工
當鐘馬田遇到「槓精」牧師
2025-07-29
—— Justin Taylor

伊恩·默里(Iain Murray)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講的是多倫多的T. T. 希爾茲牧師(T. T. Shields 1873–1955)和倫敦的鐘馬田(Martyn Lloyd-Jones,1899–1981)之間的一次會面,這個故事放到當下也依然發人深省。


T. T. 希爾茲牧師因猛烈抨擊宗派背道行爲著稱。從神學立場上來說,希爾茲和鐘馬田非常接近。兩人都是加爾文主義者,對未應驗的預言也都持無千禧年(amillennial)的觀點。

但鐘馬田對這位浸信會領袖的某些事工方式難以認同。他覺得這位浸信會領袖有時過於好辯、苛責、吹毛求疵。鐘馬田認爲,雖然希爾茲擅長用犀利的言辭抨擊自由派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但這並不能真正幫助年輕的基督徒成長。相反,他錯失了影響他們的機會,因爲這些年輕人最需要的不是被批判,而是得到積極、正面的教導。

默里講到,有一次鐘馬田和希爾茲計劃見面:

鐘馬田和妻子貝珊(Bethan)談起這次即將到來的會面,也爲此一起禱告。在這過程中,他心裡漸漸有了確定的想法:如果到時候希爾茲給他一點機會,他就要指出這位前輩佈道家在福音派事工中那種令他難以認同的做法。

後來,鐘馬田回憶了這次會面的經過:

希爾茲來接我,我們一起吃了午飯。閒聊一陣後,我們到花園裡坐下。

喝著咖啡時,他突然轉頭問我:「你經常讀約瑟夫·帕克(Joseph Parker)的書嗎?」(約瑟夫·帕克是 19 世紀英國的公理會牧師。)

我回答:「不,我不怎麼讀。」

「爲什麼?」他問。

「我從他的書裡得不到什麼幫助。」

「老兄!」他說,「你怎麼會這麼想?」

「嗯,」我說,「他批評自由派是挺厲害的,但他在靈性上對我沒什麼造就。」

「難道他痛批自由派的方式不能激勵你嗎?」

「不能,」我回答,「你就算把自由派駁倒了,自己靈裡照樣可能出問題。」

希爾茲說,「我每個主日早上都會讀約瑟夫的書。他讓我振作起來,給我力量。」

我覺得機會來了,於是我們展開了討論。我們激烈辯論了一番。他是個很有才華的人,我們就這個分歧點進行了交鋒。

爲了替自己的態度辯護,他說:「你知道嗎?每次我進行一場你所謂的『罵戰』,《福音見證》(Gospel Witness,希爾茲於 1922 年創辦的報紙,擁有 3 萬訂閱用戶)的銷量就會飆升。這你怎麼解釋?」

「嗯,」我回答,「我早就發現,只要有狗打架,就會有一群人圍觀,這一點也不奇怪。人們就愛看這個。」

然後他又提出了另一個論點。

他說:「你是醫生,假如你遇到一個癌症病人。你知道如果不切除腫瘤,病人就會死。你本來不想動手術,但爲了救命,你不得不做。我面臨的就是這種情況——我也不想做這種事,但『癌症』就在那兒,必須切除。你怎麼看?「

我回答:「沒錯,我是醫生,但我們行業中有種說法,外科醫生也可能患上『手術癖』——動不動就想開刀。我同意有些情況必須手術,但外科醫生的危險在於,他們總想立刻動刀。他們的思維模式就是『切掉』。所以,我的建議是:動手術前,一定要先聽聽內科醫生的意見。」

這時,希爾茲突然站起身,在花園裡來回踱步,隨後回到座位重新開啓話題:

「那麼,」他質問道,「你怎麼解釋《加拉太書》2 章裡保羅當面指出彼得做錯了?保羅本不想這麼做。彼得是資深的使徒,是領袖人物。保羅是迫不得已才這樣做的,但爲了真理他必須如此。我現在就是同樣的處境。你怎麼看?」

「我的回答是,」我回應道,「保羅當時那麼做,結果是把彼得也爭取過來了,後來彼得還稱他爲『我們親愛的兄弟保羅』。那你能說,你攻擊的那些人,也會這樣稱你嗎?」

希爾茲無言以對。當我們結束辯論後,我誠懇地勸勉他:「希爾茲博士,別人稱你爲加拿大的司布真,這個頭銜你當之無愧。你才華橫溢,講道恩賜出眾,各方面都很卓越。但在 20 年代麥克馬斯特大學那場風波後,你突然變得消極刻薄,整日譴責。我覺得這毀了你的侍奉。爲什麼不回歸初心?放下這些,用積極的方式傳講福音,贏得人心!」

默里繼續寫道:

在返程的車上,鐘馬田醫生還在繼續勸他。59 歲的希爾茲眼含淚水,終於承認說:「這輩子從來沒人這樣對我說話,我非常感激你。你的話深深觸動了我。我決定明天晚上就召開董事會,原原本本告訴他們我們的談話內容,並聽從他們的決定。如果他們認同你的觀點,我就照你說的做;如果不認同,那就算了。」

後來鐘馬田醫生得知,會議如期舉行,但希爾茲的同工們都勸他不要採納這個建議。

就這樣,這場難忘的會面最終沒有帶來任何改變。唯一的變化是,鐘馬田醫生更加確信:即便是教義上正統的事工,如果以錯誤的心態和方法開展,也一樣會變質。


本文摘自伊恩·H. 默里(Iain H. Murray),《鐘馬田:前四十年(1899–1939)》(D. Martyn Lloyd-Jones: The First Forty Years (1899–1939),真理旌旗出版社,1982 年),271–73 頁。經許可發佈。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When Martyn Lloyd-Jones Confronted a Pastor Who Loved Controversy and Denunciation

Justin Taylor(賈斯汀·泰勒)是十架之路出版社(Crossway)的高級副總裁,曾出版過多本書籍,同時他也是「兩界之間」(Between Two Worlds)與「福音派歷史學」(Evangelical History)這兩個博客的博主。
標籤
衝突
自由派
鐘馬田
好鬥
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