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事工 凯勒文化护教中心 帮助邻居认识耶稣
對於向現代西方世界傳福音的三個反思
2024-11-04
—— Chris Watkin

編者注:「幫助鄰舍認識耶穌」是一個系列,我們邀請了知名的思想家和神學家回答這樣一個問題:「爲了幫助我們的鄰居相信耶穌的救贖,教會現在必須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當基督徒傳福音時,他們呼籲聽眾相信耶穌的救贖。問題是,今天的西方世俗人士很容易誤解「信靠耶穌,你就得救贖」("trust Jesus for your salvation")中的每一個字。他們的理解很可能是這樣的:

  • 信靠——這是給輕信之人的。
  • 耶穌——我們無法確定祂說了什麼,而且祂是很久遠的人物,已經不重要了。
  • 你就得——如果真有救贖,肯定不是爲我準備的。不要假定你知道我需要什麼。
  • 救贖——今生就是一切,因此從今生中被「拯救」出來毫無意義。此外,「救贖」一詞聽起來很「基要」。

這讓我們落入什麼樣的境地?相信基督能拯救我們的信息不只是在今天遭到了拒絕,而且備受詬病。許多人認爲我們的傳福音是在兜售壓迫性的意識形態,這種意識形態會攻擊弱勢群體,操控軟弱者,並賦予自義和有權勢的人以特權。「教會保護和包庇戀童癖者和欺凌者,他們剝削軟弱的信徒,所以不要和我說要相信他們可惡的上帝。」

其他人則嘲笑我們的傳福音工作,這彷彿等同於懇求人們參加美拉尼西亞青蛙崇拜(是的,這確實存在)。從人的角度來看,這是相當大的憤怒和偏見。好消息是,上帝真是創造奇蹟的上帝(可 10:27)。

似乎這還不夠,我們還必須繼續向信徒傳福音。在當今的西方,去教會的人越來越少,而越來越多的人離開了教會。這兩類人都需要福音。

我們今天面臨的挑戰之一,就是讓教會內外的人都能看到真正的耶穌。在神的恩典下,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做到這一點。

第一,培養一種符合聖經的社會想像。

在當今社會中,有一種現象既導致基督徒脫離教會,又讓非信徒抵制基督教的信息,那就是每一天從我們起床到我們入睡,現代文化都在積極有效地對我們進行教義灌輸。

這種文化教義灌輸通過我們的制度、娛樂和工作,以潛移默化或顯而易見的方式進行。通過社會中可見的、可衡量和可獎勵的事物得以培養。我們被塑造成帶著特定的期望、希望、夢想和恐懼生活在這個世界。

如果教會、基督教友誼團體和基督徒家庭不能提供一種有力的反向教導,並塑造一種由不同影響所節奏化和模式化的深厚社群生活,那麼即使我們在星期天早上宣講聖經的真理,我們的觀念、夢想和生活在其構建上仍然會堅定地保持著世俗化

我們迫切需要以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等人所說的「社會想像」(「social imaginary」)來培養基督徒,並向非信徒展示和解釋聖經如何以健康、有力、豐富和微妙的方式塑造我們的世界觀、我們的觀念、我們的夢想、情感和習慣。在不同的背景下,我們的方法會發生變化,但基督徒的社會想像將包括培養一種門徒訓練的願景,來完成兩個關鍵任務。

首先,合乎聖經的社會想像將幫助基督徒理解這個世界是如何積極地教化我們,以及我們正受著引導去追求怎樣的恐懼、夢想、觀念和希望。如果基督徒對世界的教化如何徹底且有效地塑造我們毫無察覺,我們將幾乎無力應對這一現象。畢竟,最有效的宣傳手段之一就是讓人們相信現狀無法改變,「事情本就是如此」。

其次,培養一種合乎聖經的社會想像將幫助基督徒在社區中共同培養一種反教化的習慣,這種習慣在思想、言語和行爲上足夠深刻,足以呈現與世俗不同的生活節奏和模式。這些東西不能僅僅在知識層面上學習,它們需要社區(教會、友誼團體、家庭),在這些地方信仰才能被定期、反覆和有意識地踐行出來。否則,耶穌的聲音將被淹沒在世界的影視大片中。

正如新約聖經作者所期望的那樣(太 5:16;約 13:35;彼前 2:12,3:15),當基督徒培養一種符合聖經的社會想像時,我們將與周圍的非信徒產生深刻、有趣且顛覆性的差異。

第二,理解福音既是文化的對立面,也是其理想的實現。

當基督徒向文化展示基督時,我們通常會使用兩種方法之一。一種是採取對立的態度,認爲無論文化提倡什麼,教會都必須反對;無論文化重視什麼,教會都必須加以批判。第二種態度有時是對第一種態度的反應,即將福音視爲文化現有願望的線性實現。這兩種方法都低估了聖經的價值,也無法與文化共鳴。

在《哥林多前書》第 1 章中,保羅向我們展示了一條更好的道路。他清楚地表明,福音與周圍的文化價值觀截然相反:「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爲絆腳石,在外邦人爲愚拙」(第 23 節)。但他同樣清楚地表明,福音是這些價值觀的最終實現:「因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第 25 節)。

保羅在他周圍的文化中如此珍視的「智慧」和「力量」在現代文化中分別是什麼呢?關於這個重要話題已經有很多著作(例如,丹尼爾·斯特蘭奇 [Daniel Strange] 的《讓信仰充滿魅力》[Making Faith Magnetic] 和麗貝卡·麥克勞克林 [Rebecca McLaughlin]的《世俗信條》[The Secular Creed]);其中有一些簡單的想法。正義和自由也許是現代晚期最重要的兩個標準,但也要考慮避難所(閱讀肖莎娜·祖博夫 [Shoshana Zuboff]《監控資本主義時代》[The Age of Surveillance Capitalism] 的驚人後記:它對避難所的深層心理和社會意義提供了有力辯護);寬恕(社交媒體從不寬恕,從不遺忘);以及合乎聖經的社會想像中恩賜和恩典的優先性,而不是市場、功績和競爭的計算性現代範式。在上述每個領域,上帝的信息對疲憊的現代靈魂既是挑戰,又是慰藉。

這種對立與滿足相結合的模式——或者用當代文化辯護者丹尼爾·斯特蘭奇(Daniel Strange)的話來說,就是「顛覆性的滿足」——在教會 2000 年歷史中,也許最偉大的公共神學和文化參與著作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爲我們闡述了這一點。他的這部傑作是保羅向敵對文化傳揚福音的典範。

第三,幫助基督徒讚美並踐行這種被福音塑造的生活。

這種對現代文化細緻入微的保羅式立場不僅符合聖經,而且令人振奮。發現聖經中獨特的社會想像的節奏和模式,感受聖經如何顛覆性地滿足現代社會最深切的渴望並緩解其最深切的恐懼,這讓我們一次又一次驚歎於「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羅  11:33)。「讚美」和「傳福音」之間的隔閡逐漸消除。正如 C.S.路易斯所言,我們讚美我們所享受的事物,如果基督徒享受上帝賜予我們的時間、財富和才能,享受我們生活的節奏和模式,那麼我們一定會向周圍的人宣揚祂的卓越(彼前 2:9)。

基督教的真理能夠觸及現代人的痛點。讓基督徒更加了解這些美妙的聖經真理,以及它們在現代傳福音中的美感和效力,在上帝的主權下,這將是幫助我們的鄰居相信耶穌拯救他們的偉大計劃中的一環。

遵循這三條鼓勵,是否意味著我們不再傳講「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林前 2:2)? 當然不是!正是這個信息賦予了保羅令人驚歎的敏銳文化批判力。但這確實意味著,就像《哥林多前書》第 1 章中的保羅一樣,當我們傳講那看似軟弱、愚拙的十字架時,我們也在挑戰周圍文化的主導價值觀,表明「因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林前 1:25)。


譯:DeepL/STH;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3 Reflections on Evangelism in the Modern West.

Chris Watkin(克里斯·華金)在英國約克夏長大,現在住在澳大利亞。他是墨爾本蒙納士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法國研究方向副教授。華金著有多本哲學和神學思辨書籍,多見於P&R出版社「偉大思想家」("Great Thinkers")系列。
標籤
傳福音
現代
鄰舍
意識形態
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