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摘編自ESV福音研讀本聖經( ESV Gospel Transformation Study Bible, Crossway, 2019),該書由十架路出版社與福音聯盟合作出版。
新約聖經作者寫作時使用並示範了救贖釋經原則(redemptive interpretation),我們應該樂意學習這些原則。
這些原則讓我們看到理解所有聖經文本中救贖本質的慣常方式是辨認上帝的話語怎樣預言、預備、反映或根植於耶穌基督的位格和/或工作。
下面四種解釋福音的方式並不全備也不應該被呆板地分割,但它們確實可以幫助我們解釋聖經如何全都在見證基督是誰及祂必須要做的事。
以賽亞在寫彌賽亞時說「他名稱爲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他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以賽亞書9:6-7)這裡清楚地預言了耶穌的位格和工作,這樣的預言在聖經先知書裡還有很多。
大衛恩待掃羅瘸腿的孫子(他是王族傳人,可能會成爲與大衛爭奪以色列王位的血敵),我們由此多少可以理解一點上帝的方式——祂饒恕仇敵並且施恩給無助的人。
許多舊約經文不僅預備上帝的百姓明白祂的供應恩典,同時也幫助他們明白自己的需要。保羅在加拉太書3:24節說律法是我們蒙訓的師傅,引導我們到基督那裡,因此我們明白這嚴苛又聖潔的律法最終預備我們尋求上帝賜下恩典而不是倚靠我們的表現讓自己能夠被上帝接納。獻祭系統更一步預備我們理解若不流血就不能赦免我們未能遵守律法的罪了(希伯來書9:22)。因爲亞伯拉罕的信心被算爲他的義,這就預備我們理解自己站在神面前靠的是相信神會供應的義(羅馬書4:23-24)。
恩典並不是在新約中突然蹦出來的驚喜。數千年來上帝的百姓一直在被預備,能以明白並接受基督的恩典。
如果一段經文既沒有明顯地預言也沒有預備我們理解基督的位格或者工作,我們總是能夠通過問兩個適用於所有經文的問題來分辨其中的救贖真理:
這些問題像透視鏡一樣可以幫助我們從任何一段經文中看到它所反映的上帝的本質或人的本性。毋庸置疑這些透鏡會幫助我們看到上帝是聖潔的而我們則不然,或上帝是全能的而我們是軟弱的,或上帝是滿有恩慈的而我們需要祂的憐憫。這樣的閱讀視角總會使我們意識到自己需要上帝的恩典以償付我們的罪和無能。經文可能並未具體地提到基督,但它所反映的上帝的本質及我們的本性就顯明了恩典的必需性。
在閱讀新舊約時使用這樣的透鏡會幫助我們看到上帝滿有恩典的本質——祂賜下救贖,因爲祂加力量給軟弱的人,賜安息給疲乏的人,救贖悖逆的人,信實地對待背約的人,餵飽飢餓的人並且賜下救恩給罪人。看到英雄失敗、族長撒謊(例如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君王倒下、先知怯懦、門徒猶疑、聖約百姓敬拜偶像,我們就學習到了人類的本性——需要救贖。這些透鏡不僅不讓我們把聖經中的人物設立爲道德榜樣來效仿,反而更讓我們看到這些有缺陷的男男女女自身都需要上帝的恩典。
每一段經文,在救贖背景下閱讀,都反映人類某方面的墮落現狀,因此就顯明了人類需要上帝的恩典。聚焦於墮落現狀會促使讀者思考神聖解決之道,它以恩典爲顯著特徵,這恩典在神賜下救主時達到巔峰。
因基督代贖的工作和聖靈的內住我們被稱義並得成聖。上帝垂聽我們的禱告是因爲基督作爲中保爲我們代求。我們的意念得以更新是因爲我們與祂聯合。我們敬拜是因爲上帝滿有恩典地供應了我們所需要的救恩的方方面面。
最終,閱讀聖經是爲了明白我們的行爲和地位都出於恩典,此讀經目的與聖經中事實陳述( indicatives )和呼籲命令(imperatives)的次序保持一致。命令呼籲(我們應該怎麼做)總是事實陳述(在上帝的恩典中我們是誰)的結果;我們的所行永遠不是我們的所是(我們在上帝國度和家庭中的永恆地位)的原因。我們順服是因爲蒙上帝所愛,而不是因爲這樣做能讓上帝愛我們。祂給我們的恩典先於我們,裝備我們,也激勵我們向聖潔努力。
呼籲命令來自於事實陳述的一個重要例子是上帝頒佈十誡給祂的百姓。祂的愛並不以他們的順服爲前提。祂首先宣告,「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爲奴之家領出來(申命記5:6)」,然後祂頒佈十誡。在百姓順服以先祂就救贖了他們。上帝期待百姓因爲領受了祂的拯救而順服,而不是以順服換取拯救。通過理解聖經中這連貫的救贖模式,我們不僅擁有了理解聖經結構的工具,而且即便在以神聖誡命爲主導的經文中我們也能通過這樣的方式看到福音的恩典。
那麼事實陳述/呼籲命令的模式爲什麼如此重要呢?因爲恩典不只是上帝賜下誡命的原因,它也是我們能夠活出這些標準的終極力量——當我們裡外都被更新時。
譯:Jenny XJT;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4 Ways Your Whole Bible Points to Je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