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月前,我的妻子和我捲起自己的生活行頭搬到了另一個城市,因爲我開始了一份新的牧師工作。當我們找房子的時候,我們很快意識到市場上待售房子很少,幾乎所有的房子最後的成交價格都遠高於最初要價,而且選擇餘地很小。我們是在市場的頂端找房子。
不過,雖然住房市場很艱難,但這並不是教會聘不到青少年事工負責人的原因。在我與其他牧師和教會領袖的交談中,這是最常見的抱怨之一:「我們聘不到人負責青少年事工。」
下面是造成這種短缺的七個可能原因。
牧師們常常談論這些故事,這些故事也因此流傳於坊間。其中有太多的噩夢故事,那些開始服事學生的人,發現從這條路線成爲主任牧師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鴻溝。有的人遭到虐待,工資低,不受尊重,好像他們是「屬靈的保姆」,而不是「真正的」牧師。家長們把孩子的門訓「外包」給青少年事工,然後把自己孩子的掙扎歸咎於同工。職業倦怠是真實存在的,而青少年事工似乎吞噬了太多的年輕牧師,又吐出了太多的年輕牧師。
在蒙召全職服事的年輕人中,植堂已經變得越來越流行。一代人之前,人們普遍認爲25歲或30歲的牧師仍然缺乏經驗,無法勝任植堂建立教會的艱苦事工。因此,他們可能會從負責青少年事工開始服事,學習成長。現在,許多神學院的畢業生寧願在咖啡店工作、幫助植堂,而不願面對青少年事工的艱難。
青少年事工職位的工資比較低,這有錯嗎?是的!這是現實嗎?也是的!許多年輕的牧師正確地拒絕像無數牧師曾經做過的那樣使自己的家庭陷入貧困;但另一方面,一些蒙了召也合乎資格的人寧願繼續賣汽車或手機,就像他們在神學院時那樣,也不願意爲上帝呼召他們做的事情減少待遇。
太多的人以養家餬口爲幌子抵擋服事機會(這是令人欽佩的),而實際上卻想跟上世界上舒適生活的標準。年輕的神學生:不要去一個你無法養活家人的教會,也不要去一發生緊急情況就會讓你崩潰的地方,但是考慮去一個你開著本田而不是勞斯萊斯的教會。
大型教會需要大量的人力。在這些較大的池塘裡,你可以更迅速地獲得上升機會。我越來越多地看到這樣的情況:年輕人會拒絕去小教會擔任牧師的事工崗位,寧願留在大教會做一個實習生、駐堂同工或研究學者。這本身並不必然是一件壞事,我曾參加過實習項目,其中一些項目提供了非常豐碩的經驗。但我們這個時代的特點是,許多可以做牧師的人寧可籌款在大教會、大機構工作,也不願意在小鎮或小教會負責青少年事工,這很能說明問題。
對許多神學院的學生來說,離開他們學校所在的城市就像約拿蒙召去到尼尼微一樣。小鎮或小教會的事奉已被視爲一種懲罰,而不是一種特權。
或者牧師的配偶可能會劃定一條界限:「我不會搬到離我(母親、家人、朋友等)XX英里的地方。」堅持上帝只在令我們感到舒適的地方呼召我們,這不是在限制神的呼召,而是以世界的方式拒絕祂的呼召。
有一些好的動機促成了這種趨勢。許多潛在的青少年牧師並不熱衷於特別是對學生的事工,但又不想把這個職位當作墊腳石。這樣想很好。如果你只是想建立一份簡歷,六個月後就跳槽,就不要申請。
但是,如果你的熱情是使人成爲門徒,沒有比學生更肥沃的土壤了。在那裡投資一季,同時對未來成爲主任牧師、門訓牧師或宣教士的機會持開放態度,這並不是一種降級。不要錯過巨大的需求,以及在短期內與學生一起可以收穫的豐碩成果。
青少年事工負責人對主任牧師有很多的抱怨:他們從不花時間與他們在一起,也不在他們身上投資。更糟糕的是,可能在招聘的時候主任牧師承諾了很多東西:門訓、服事機會、講道等等,當這些都沒有實現時,可能是毀滅性的。沒有人願意接受一個事工職位,但卻被孤立和忽視,並且職業之路被卡住。
更糟糕的是,不僅有無數的青少年事工牧師在遭到虐待、被踩在腳下或在遭到指控時從未被他們的主任牧師保護後離開了事工,而且往往是那個招募他們進入這個角色的主任牧師先離開了事工!這些未能在青少年事工牧師身上投資的情況使他們的事工變得更加困難。這些對青少年事工牧師的落空承諾可以說是直接虐待他們、傷害了教會,使青少年事工對下一代沒有吸引力。主任牧師可以通過對青年牧師的投資,部分地造就門徒。
青少年事工可以成爲牧師的孵化器,讓他們學習與志願者合作,建立系統,並傳講教義——所有這些都有主任牧師的投資在其中。或者說,它可以成爲服務學生的終生使命。
青少年事工是真正的事工,而青少年牧師是真正的牧師。巴納研究機構估計,64%的人在18歲之前就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了基督。也許最關鍵的宣教領域之一,尤其是在這個文化時刻,還有大量處於文化鉅變邊緣的高中生。然而,似乎沒有人願意這樣做。
譯:DeepL;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7 Reasons It's Hard to Find a Youth Min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