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最重量級的電影幾乎都是續集、系列影片之一或重拍的電影(如迪士尼的《美女與野獸》)。但這應不會讓電影迷太失望,因爲大製作電影和優秀的電影不見得是一回事。
最好的電影往往(雖然並不總是)是小製作,是不引人注目、悄悄上映和下線的作品——2017年的情況正是這樣。在以下前10部電影名單中,只有一部電影是票房熱門(敦刻爾克)。我所選的都是我認爲值得更被廣泛注目,具卓越電影成就的作品。
誠然,所有觀影清單都帶有某種程度的主觀性。 但我選擇這些電影不光只是從我作爲一個熱愛電影的影評人角度出發,還因爲我希望有更多文化參與,並想提醒大家注意影片中明顯的神學或隱含的神學。當我選擇這些電影的時候,我是以福音聯盟的讀者和使命爲基礎的。這些電影在我們的文化中發聲,或提出了重要的問題,或彰顯了神的存在和超越性,或會激發美德並讓人瞥見恩典的真貌,還有些電影能幫助基督徒更好地思考並與這世俗時代相連結。
因著今年的性虐待醜聞,好萊塢的道德地位無疑正處於空前的歷史低谷。那些渲染色情,敗壞道德,荼毒心靈的電影和電視節目繼續流行,但這些對挽回好萊塢的名聲毫無幫助。然而,這一切並不意味著好萊塢再沒有好的、真實的、美麗的電影。 電影業普遍的黑暗並不意味著那裡就沒有光明。
面對媒體氾濫,我們需以慎思明辨的態度來挑選,與此同時,基督徒也應認可和推薦那些光明的成果。以下是我在2017年發現的一些亮點:
克里斯托弗·諾蘭(《蝙蝠俠:黑暗騎士》,《盜夢空間》)這部精湛的二次大戰史詩式鉅獻堪稱是本年度最佳電影。諾蘭運用形像,聲音和編輯,混合經典和大膽創新的方式演譯,讓觀眾沉浸在悲慘而鼓舞人心的「敦刻爾克奇蹟」中,經歷很少電影能做到的戰爭場面。諾蘭從三個相互交織的角度(陸,海,空)敘述故事,與溫斯頓·丘吉爾著名的「我們將戰鬥到底」的演講互相呼應。(我們將會在汪洋大海上作戰,我們將會以越來越大的信心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在海灘作戰,我們將在登陸點作戰)。戲中採用實地戰鬥的角度與《至暗時刻》(參下面的#9)中議院裡的角力相對應。在面對黑暗勢力入侵時,《敦刻爾克》頌揚人性中的勇敢、犧牲、求存和團結,是一部振奮人心且適時的電影。讀完福音聯盟的推薦後就去騰訊視頻觀看吧!
本片由英國導演特倫斯·戴維斯執導,致力於展現美國傳奇詩人艾米莉·狄金森的一生。影片中最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片段都是在黑暗中、火光掩映下的房間裡拍攝的,主角在房裡談論死亡時臉色慘白中泛黃。狄金森(由辛西婭·尼克松飾演)的詩歌常常是關於死亡(例如「這世界不能下定論」,「我的生命正式結束前已完結了兩次」,「因爲我不能制止死亡」,全收羅在本片中)。但對死亡的恐懼並不是本片唯一經常出現的話題,無論是在艾米莉發出的疑問裡,在她對藝術的熱忱中(「詩是圍繞著我們的永恆慰藉」),或是在輕鬆風趣的簡短笑話裡(「永不要混淆外在與內在的虔誠,只有聖公會教徒才會這樣做」),上帝和宗教無處不在。今年少有電影如《寧靜的熱情》般,帶著明確神學性並在安靜中帶著深度。你可以在優酷上找到這部電影。
詹姆斯·格雷的這部最新電影改編自大衛·格恩2009年出版的《迷失Z城》(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一書。這部電影別具一格,讓人聯想起以往好萊塢經典的製作方式。它也是一部極具影響力的史詩式電影,直截了當,運用最少的電腦合成圖像,拍出最出色的電影效果。這部電影講述了英國探險家珀西·福塞特的真實故事,以及他在20世紀早期在南美的未爲人知的叢林中,尋找傳說中城市埃爾多拉多的冒險之旅。當谷歌和維基百科 (令人沮喪地)有時成爲我們所能觸及最遙遠的世界邊際時,這故事 ——可以被形容爲混合了印第安那·瓊斯與吉姆·埃利奧特,再加上一點魯德亞德·吉卜林和迪斯尼冒險樂園的元素——引人入勝,充滿浪漫色彩,讓人感受難忘。正如我在《今日基督教》評論中所寫的那樣,這部電影喚起了我們「對現代社會的安全、封閉、被保護的存在感感到陌生的好奇,敬畏和著迷」。
大衛.羅維的《鬼魅浮生》海報很直接:上面有一個幽靈般的身影,藏在一張在眼睛處開了兩個小洞的被單下,就好像那些廉宜的萬聖節打扮。 但標題才是海報中最直接的部分:「 只是時間問題」。 凱西·阿弗萊克在影片中大半時間都不說話,只隱藏在「幽靈」被單下; 魯尼•瑪拉在一個場景中,獨自吃了整個餡餅 -—— 這部電影古怪的地方,在它實際上真的只是真誠地思索時間、人生的無常,以及在終有一死的世界裡無處不在地提醒人死亡的存在。電影給人起初感覺像一個做作的獨立製作實驗,結果卻是2017年度其中一部最發人深省和奇異地感動人對存在主義反覆思量的影片。 這部電影並不令人感到害怕,但它顯然讓人對一些形而上學的問題產生焦慮和不安 ——就是關乎生命,愛情,時間和「真的可以這樣嗎?」的那種即使在現今世代中,也不可能擺脫的靈性裡的躁動不安感。
本片是著名視頻散文家郭共達(Kogonada)首次執導的故事片。哥倫布是兩位陌生人——周約翰和哈利·魯.理查森——「林克雷特」風格的相遇故事。當他們在某地方散步和傾談時,竟產生了意想不到的聯繫和治癒,那地方就是印第安納州的哥倫布。哥倫布這一擁有40,000人的城鎮在建築界非常重要,它有一個外號:「大草原上的雅典」,最近在美國最重要的創新建築和設計城市名單上,哥倫布被美國建築師協會列在第六位。這主要是因爲它擁有很多如貝聿銘 , 埃列爾·薩里寧,埃羅·薩里寧,理查·麥爾等大師的現代主義建築。以哥倫布著名的教堂建築物(如第一基督教堂和北方基督教教堂)內外拍攝時間較長和不同的場景爲特點,影片考量到現代主義建築,也起到了普及藝術的作用。該片以能讓我們慢下來的方式培養我們內心的寧靜和嘆喟,表達出我們內心對超越世俗主義限制的嚮往。
肖恩·貝克的《佛羅里達樂園》(The Florida Project)故事背景位於奧蘭多——美國娛樂業和逃避現實的正中心。但這部電影看後不會令人覺得特別有娛樂性或有逃離現實的感覺。事實是,這部社會現實主義電影絕非易看,因它聚焦在赤裸裸的現實中—— 貧困,藥物濫用,賣淫,被父母忽略 —— 一群住在低級汽車旅店內的「隱藏無家者」身上(經理威廉·達福對租戶充滿著出於愛護而嚴厲的愛)。儘管深奧和令人不愉快如《佛羅里達樂園》,貝克的電影最終仍能讓人上了同理心和恩典的一課。雖然生活在令人沮喪的污泥中,6歲的莫尼和她的朋友瓦萊裡婭庫託不是垃圾;他們是珍寶。鏡頭注視捕捉這些孩子的方式,呼應著基督所說「在前的將要在後」,卑微和最小的(包括孩子)要被升高。「凡爲我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子的,就是接待我(馬可福音9:37)。」該片可以在騰訊視頻上找到,注意:本片被評爲R級。
儘管英文片名冗長而拗口,黑色幽默橋段有時亦難以置信,這部馬丁·麥克唐納的新奇電影也許是在我2017電影榜上最「炙手可熱」的影片。這是一部對個人和系統性罪惡表達極度憤怒的電影,就如舊約聖經記載「耶和華啊,要到幾時呢?」所想表達的那種對正義的強烈渴求。戲分集中在一個女兒被姦殺的母親蜜德莉身上(由出色的法蘭西絲 ·麥朵曼飾演)。蜜德莉在她的密蘇里州小鎮上放置了三個廣告牌。小鎮見證著女兒懸而未決的謀殺案中的不公義:「垂死仍遭強暴」,「還未逮捕到兇徒?」,「威洛比警長,這怎麼可能?」 但挺身指證不公義的不總是受到歡迎,米爾德里德的無畏舉動,引發了一連串災難性事件,那些事件自然地展示了普蘭丁格稱爲具有「非凡生產力」的罪惡本質:「罪惡引發更多的罪惡」。或者,就如電影中一個角色所言:「 憤怒只會招來憤怒」。該片可以在愛奇藝上找到,注意:本片被評爲R級。
這部來自比利時傳奇人物達登兄弟的法語電影,講述一位名叫珍妮的年輕醫生(阿黛爾·海內爾飾演)在發現了一名她本可以幫忙的女子遇害後深感內疚的心路歷程。長期以來,達登在電影中探索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道德規範,最新的影片也不例外。在過程中,珍妮關心病人痛楚,並不辭勞苦地幫助那個令她良心不安的,不知名遇害女孩的家人,《無名女孩》講述了一個特定卻又普遍的,關乎罪惡感、救贖 和同理心的故事。和《佛羅里達樂園》一樣,這部電影的目光堅定而充滿同情心。片中描繪的友善,醫治和仿效基督的愛正是我們這個世界迫切需要看到的楷模。 本片可以在愛奇藝上找到。
圍繞《至暗時刻》的大部分評論都是關於加里·奧德曼作爲溫斯頓·丘吉爾的出色表現,他的確配得每一個榮譽。但是這部電影不僅僅是個人的表演,由喬·賴特(《贖罪》,《傲慢與偏見》)執導的《至暗時刻》誠然是奧德曼展露才華的演出(其中還包括優秀的本·孟德爾森飾演國王喬治六世),但與此同時,這是一課重要的歷史;也是對在危急關頭,領導層要具備高尚品德和說服力這些價值的適時反思。這部同樣劇力萬鈞的電影和《敦刻爾克》互補、爲英國歷史中(實際上是西方社會)法西斯主義迅速澎漲,人類自由命運存亡關頭,提供了另一個觀點角度。閱讀福音聯盟已經發表的影評並去愛奇藝觀看吧。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一望而知是一部非凡的藝術作品。 這是一部關於著名畫家梵高的電影,以模仿深受折磨的藝術家獨特的繪畫風格製作而成。電影中65000個畫面由超過125位藝術家人手繪製而成。這部創新風格的電影運用梵高真實畫作(例如「晚上的咖啡廳」),結合塗上顏料實地拍攝的連續鏡頭,探討導致梵高在37歲時英年早逝的原因。「我想用我的藝術感動人」,這是梵高的名言,他接著說:「我希望他們說 , 『他的感受殊深,他的感受多細膩 』」。雖然他沒活著看到這願望的實現(他一生中只賣了一幅畫),但梵高以他的藝術確實感動了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的人。 這部電影恰當地結束在一個星光燦爛的夜空下(配合著畫面和音樂),表達了美麗和崇高的敬意。這部電影可以在騰訊視頻上找到。
譯:Casper 良月;校:謝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