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人父母,最難的莫過於把握教育的平衡。你想保護孩子免受傷害,卻又擔心過度保護會給孩子帶來另一種長期傷害;你想提防各種危險和不良影響,但又不能管得太嚴,以至於孩子失去探索、冒險和汲取經驗的機會;你希望爲孩子創造安全的環境,但又不能陷入過分追求安全的誤區。
最近讀完喬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的新作《失控的焦慮世代》(The Anxious Generation)後,我對這種矛盾的心態有了更深的思考。海特在書中很好地闡述了「探索模式」和「防禦模式」的區別。他指出,現在的孩子處在「防禦模式」下的時間越來越多,很大程度上是因爲過分焦慮的父母將安全置於首位。而「探索模式」則是指孩子在沒有父母時刻監督的情況下,自主探索這個世界的奇妙(當然也包括危險!)。但因爲父母太過注重子女的安全,孩子就錯失了「探索模式」帶來的寶貴成長機會。
今年秋天,我觀看了幾部新上映的好片:《閃電戰》(Blitz)、《迷路》(Lost on a Mountain in Maine)和《荒野機器人》(The Wild Robot)。這些電影讓我想起了海特提出的這些教育智慧。雖然表現手法各不相同,但它們都向我們展示了如何在這個充滿挑戰的世界中培養出堅韌不拔的孩子。
由史蒂夫·麥奎因(Steve McQueen)執導的《閃電戰》(Blitz,PG-13級,臺譯《戰火尋親路》)將故事背景設在 1940 年的倫敦,正值二戰期間德軍空襲最猛烈之際。這不僅僅是一個震撼人心的戰時生存故事,更深層的主題是講述人性的韌性——即使在經歷了可怕的創傷與悲劇後,人們依然能在生活中找到快樂與意義,在炮火紛飛中唱出生命的讚歌(音樂元素貫穿全片)。特別令人感動的是影片展現了孩子們無比堅韌的一面——他們在巨大壓力下展現出的堅強、純真和團結,常常讓我們這些成年人都自愧不如。
故事講述了麗塔(由實力派演員西爾莎·羅南Saoirse Ronan飾演)和她的兒子喬治(新人演員艾略特·赫弗南Elliott Heffernan飾演)的故事。爲了安全考慮,喬治被送往英國鄉下避難——這讓人聯想起著名作家C.S.路易斯(C.S.Lewis)在牛津收留戰時疏散兒童的往事,這段經歷也成爲了《納尼亞傳奇》(Narnia)創作的部分靈感來源。
然而,小喬治從疏散列車上跳了下來,決心要找到回家的路。他的歷險(風格介於狄更斯筆下的故事與《鐵路邊的孩子們》[The Boxcar Children]之間)既有與陌生人互幫互助的溫暖時刻,也有遭遇惡人和戰爭地獄的驚心時刻。在倫敦街頭,死亡無處不在——這讓我們猛然驚覺,就在不到一個世紀前,這座令人嚮往的西方大都市曾是一片戰場,近 2 萬平民在此喪生。
作爲一個白人母親和來自格林納達(Grenada)移民父親的混血兒,喬治深切體會到種族歧視帶來的痛苦。即便在全民團結抗戰的時刻,他在自己生長的城市仍常常感到格格不入。但喬治從不把自己當作受害者,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的創傷,他都勇敢地面對。正如劇中一個角色所說,他是個「鬥士」,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不曾放棄希望。正是這份希望——與母親重聚並在廢墟中重建生活的渴望——支撐著他繼續前行。
與麥奎因之前的突破性作品如《飢餓》(Hunger,2008)或《羞恥》(Shame,2011)相比,《閃電戰》的敘事手法或許顯得「保守」或」傳統」。雖然有評論家將此視爲缺陷(《綜藝》雜誌稱該片「傳統得令人吃驚」),但我認爲這恰恰是片子的優勢所在。這是一部製作精良、扣人心絃的佳作,頌揚了親情、陌生人的善意,以及愛與團結如何培育群體的韌性。
在當今藝術創作一味追求標新立異的背景下,這樣「傳統」的劇情片反而顯得別具一格。在科技加速人際疏離、推崇「個人至上」的西方社會中,《閃電戰》提醒我們:只有按照上帝創造我們的本意生活——在互幫互助而非獨善其身的關係網絡中,我們才能真正活出生命的意義。
與《閃電戰》一樣,這部新上映的《迷路》講述了一個令人揪心的故事:一個小男孩與親人失散後,必須獨自完成一段漫長而危險的生存之旅。
影片改編自真實故事,講述了 12 歲的唐·芬德勒(Donn Fendler,由盧克·戴維·布魯姆Luke David Blumm飾演)的經歷。1939 年的夏天,他在與哥哥和父親徒步時不慎失散,在緬因州(Maine)北部的荒野中獨自生存了九天。電影片名來自芬德勒本人在 1939 年出版的自傳體小說,這本書後來成爲了青少年冒險文學的經典之作。
這部由西爾維斯特·史泰龍(Sylvester Stallone)監製、安德魯·布杜·凱特林格(Andrew Boodhoo Kightlinger)執導的改編電影,不僅完美呈現了故事中「戶外生存/冒險」的元素,更打動我的是它對父子情感的細膩刻畫,以及父親在平衡風險、保護、自由和責任時面臨的種種掙扎。飾演芬德勒父親的保羅·斯帕克斯(Paul Sparks)出色地展現了父親的複雜情感:爲失蹤的兒子瘋狂搜尋時的焦慮,因爲弄丟孩子而深深自責,卻又暗暗期待兒子能運用自己教導的知識在野外存活下來。
作爲父母,看完這樣令人揪心的故事(包括《閃電戰》),你可能會想要讓孩子處在更多的「防護模式」下。但這兩部電影給我的啓示卻是:我們應該努力培養孩子在這個充滿挑戰的世界中變得堅韌和勇敢,因爲我們終究無法永遠爲他們遮風擋雨。總有一天——往往是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候——他們需要獨自在風暴中找到安全的航線。不管他們是否願意,終將遇到這個世界的種種黑暗。
作爲父母,此刻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予他們智慧和指引。讓這些教導與他們的天性相結合,在面對困境時能夠派上用場,幫助他們在黑暗中不僅能成爲一道光,更能循著光明找到回家的路。
今年秋天看過《荒野機器人》的父母們,想必都曾被片中的情節感動得溼了眼眶。這部製作精美的動畫片改編自一部暢銷青少年小說,通過科幻奇幻的方式講述了一個深刻的親子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叫羅茲(Roz,由露皮塔·尼永奧Lupita Nyong'o配音)的機器人,她收養了一隻名叫布萊特比爾(Brightbill,由基特·康納Kit Connor配音)的孤兒小鵝。爲了讓布萊特比爾在野外生存下去,他必須掌握游泳,尤其是飛行的技能。爲此,羅茲竭盡全力幫助布萊特比爾成長,她邀請了雷電(Thunderbolt,由文·雷姆斯Ving Rhames配音)、長頸(Longneck,由比爾·奈伊Bill Nighy配音)和芬克(Fink,由佩德羅·帕斯卡Pedro Pascal配音)等導師來教導他必要的生存本領。
從羅茲身上,我們看到了每個爲人父母都會遇到的困擾:如何在適度保護孩子的同時,又不過分呵護而讓他們變得軟弱。她很早就認識到這個世界的殘酷,也明白布萊特比爾必須學會獨立生存和自我保護。畢竟,她不可能永遠陪伴在孩子身邊。羅茲清楚地知道,僅憑自己的能力無法讓布萊特比爾得到全面的訓練和成長,於是她放下「獨自掌控」的執念,把小鵝交給其他導師教導——這個明智的決定讓布萊特比爾受益良多。
《荒野機器人》展現的另一個教育智慧(這也呼應了《閃電戰》的主題)是:羅茲在教導布萊特比爾時並不侷限於生存技能,而是讓他明白善良和寬容同樣是「生存之道」。作爲一個被設定爲注重效率和功能的機器人,羅茲最初只關注如何讓布萊特比爾活下去。但她逐漸領悟到,存活的技能並不能教會我們真正地生活。
這個領悟給現代父母,尤其是基督徒父母,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啓示:我們的責任不僅僅是培養出能在社會中趨利避害、追求成功的「倖存者」。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出懂得感恩、樂於助人,不是隻顧自己而是願意服務他人的孩子。
在這個感恩的季節,如果你是位家長,正在尋找一些富有教育意義的電影,這三部佳作都值得一看。它們風格迥異卻都扣人心絃,深刻展現了在這個充滿挑戰的世界中,如何做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的智慧。
現在,很多年輕夫婦選擇少生或不生孩子,理由往往是「這個世界太亂了」「太可怕了」。但這些電影讓我們意識到:從古至今,養育兒女總是在一個充滿挑戰與風險的世界中進行的。神賜給我們組建家庭的本能想法。靠著祂的恩典,一代又一代的父母都能勇敢面對、迎難而上。同樣地,當給予孩子機會時,他們也總能展現出令人驚喜的堅韌與勇氣。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3 New Films Offer Wisdom to Par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