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事工
培養教牧觸角的八個方法
2018-11-08
—— David Murray

對年輕的牧師來說,培養教牧觸角,敏銳體察會眾的需要,繼而以打電話或探訪的方式來跟進,這很不容易。

神學院對此負有部分責任,因爲神學生通常投入三四年時間,專門過一種閱讀、寫論文、聽講課等等的生活,這也是有必要的。然後,他們走出去,進入「真實的世界」或「真實的教會」,再把心思轉換到他人的需要上,並專注地服事別人,這往往會不容易。書本和學習可能會顯得比人及其問題更有吸引力。

如果神學生在整個學習期間積極參與一個地方教會的生活,也有過實習機會,這會減輕教牧觸角被抑制和變得麻木的狀態。但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年輕的牧師也往往需要有一些幫助來培養教牧意識,專心服事他人,這樣才能使有需要的人不至於感到被忽視或被遺忘。以下是如何讓教牧觸角長出並使之敏銳的幾點建議——對年輕年老牧師都適用。

第一,制定系統的探訪計劃

牧師應該制定一個如何定期探訪全體會眾的計劃。如果教會人數較少,比如五十戶以下人家,或許可以爭取每年兩次探訪一個家庭。如果是一百到一百二十戶,目標就應該是一年探訪一個家庭一次。儘管這聽起來過於耗時費力,但這只需要每週走訪兩三家就行了,牧師仍然可以有休假的時間,在工作擔子太重或緊急情況下無法探訪的那些星期也預留出來了。

第二,讀讀教會公告

不應該只是把教會公告視爲一個信息來源,而應該把它看成是一個激發因素,讓它促使你採取行動。年輕牧師最好是每週仔細閱讀公告,看看有沒有什麼牧養方面的需要已經發給公告祕書了。這可能是某個人在生病,某個人剛剛喪親,某個人即將做手術,一個學生要搬到別的地方去讀書,一個人要因軍事調度而離開,一個孩子剛剛出生,一場特別的結婚紀念日或生日慶祝會等等。 牧師應該每週看一下公告,看看有沒有這樣的需要和機會,然後至少用電話來進行跟進,最好是去探訪一下。

第三,瀏覽教會通訊錄

我做全職牧師時,每一週的一開始,我都會瀏覽一下教會成員和參加我們教會敬拜的非成員的通訊錄。這經常讓我記住要跟進一個已經探訪的人,或是突然想起我可能已經忘記的一個需要。我也會祈求主讓我的心對祂要我探訪的任何個人或家庭有負擔,因爲主知道我所不知道的事。

第四,做筆記

教會門口或停車場的簡短寒暄,或是探訪教會中其他成員時的談話,往往會讓你意想不到地得知一些需要牧養方面的需要。我根本不能倚靠我的記憶力來保證我跟進了這些事,所以我總是在襯衣兜裡裝著一張索引卡片,好在上面寫下我應該在接下來的幾天內打電話或探訪的人。

第五,與同工磋商

長老和執事應該自覺自動地把自己所負責的區域(假如會眾是這樣劃分的話)的需要報告給牧師。如果你教會的情況不是這樣的話,那麼,牧師就應該定期聯繫執事和長老,問問他們是否知道有誰需要探訪。希望這能開始培育一種一有需要就自動溝通的教會文化氛圍。

第六,明確責任

我現在是一個牧師團隊的成員,我們中有兩個人是兼職牧師,一個是全職牧師。鑑於團隊做探訪事工容易導致責任不明確,引起疏漏,忽視某些人的需要,我們就決定讓我們的全職牧師全面負責牧養方面的探訪。我們也把這一點傳達給了會眾,好叫任何需要牧養的問題都直接報到同一位牧師那裡,讓他來決定應該採取什麼行動。他可以打電話給人,探訪人,或是把探訪任務分派給我們這兩個兼職牧師。我們也讓他知道我們聽說的任何需要和任何我們想要進行的探訪。

第七,和提多書2章3-5節說的那種婦女保持聯繫

會眾中通常有少數幾位年長的婦女比較熟悉全教會成員的情況,特別是女性成員的情況。牧師的明智做法是鼓勵這些婦女把她們了解的情況告訴他,這樣他們就可以一起決定牧師怎樣參與會有幫助,可能要盡量在牧師妻子的幫助下做這件事。

第八,主日廣泛交往

教會聚會剛結束時是一個廣泛接觸會眾中很多人的大好時機。牧師應該避免只和那些令自己感到最舒服的人交往,而應該和整個教會的各種人建立關係,培養友誼。這樣做的時候,他應該傾聽和觀察出需要牧養的問題,然後通過打電話或探訪來進行跟進。

如果牧師藉著禱告照著這些建議行,那麼,經過幾年之後,他就會培養出強勁敏銳的教牧觸角,使他能夠在牧養他的羊時有智慧,有方法,也滿有喜樂。


譯/校:改革宗經典出版社。原文發表於作者博客:8 Ways to Develop Pastoral Antennae

David Murray(大衛·穆雷)是清教徒改革宗神學院(PRTS)的舊約與教牧神學教授,同時也是大急流城歸正教會(Grand Rapids Free Reformed Church)的牧師。
標籤
智慧
牧養
建議
改革宗經典出版社
事奉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