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參與了幾次交流討論,主要探討了一個問題:作爲牧師,如何在盡心盡力事奉的同時,又做好丈夫和父親的角色。雖然我不能說自己在這方面做得有多完美,但在 30 年的牧會服侍和 28 年的婚姻生活中我確實積累了一些心得體會,希望能對年輕的牧師同工們有所啓發。
爲了讓同樣忙碌的牧師同工們能夠快速獲取信息,我會盡量簡明扼要地分享。以下內容將從六個方面展開:習慣養成、提前規劃、重疊或疊加、就近居住、長期服事,以及實用工具。
有一些在牧會初期就可以開始培養的習慣,長期堅持會帶來豐厚的回報。每年按照固定的讀經計劃通讀聖經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你能堅持十年、二十年,聖經就會成爲你的「母語」。在預備講道時,你不會爲了找到《箴言》中「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這句經文而到處翻查;你會很清楚它在哪裡。
這樣做會爲你節省大量時間!不論是預備講道還是查經,都能事半功倍。這是一個能極大提高效率的方法,所以要趁早下定決心每年通讀聖經。
另一個我想推薦的習慣與聖經原文有關。此刻我正坐在辦公桌前讀希臘文新約。神學院畢業時,教授提醒我,如果不建立每天研讀希臘文的習慣,就會慢慢遺忘這門語言。此話不假。我很早就決定每週五天研習聖經原文,這是我給自己定的目標。雖然做不到每天,但我堅持每週五天,用這些時間一句一句解讀希臘文新約。現在我已經記不清完成整個新約用了多長時間,大概是 10 到 12 年吧。
無論具體花了多久,現在這本我自己翻譯完的新約就放在我的辦公桌上。所有的功課都已完成。以前當我在二三十歲預備講道時,需要花 2-3 個小時來翻譯經文,但現在我翻開經文就能看到我之前做的所有筆記。我能一眼認出主要動詞,辨別分詞——這些工作都已經完成了,爲我節省了大量時間。
對我來說,另一個很有幫助的習慣是每年深入研讀幾卷聖經。我 27 歲左右開始這樣做,使用丁道爾舊約和新約系列(Tyndale Old and New Testament series)。這套釋經書在提供深入的經文導論方面非常出色。我讀完了大部分,這爲我的牧會帶來了巨大益處。現在每當我要講解某一卷書,或是在「走入聖言」網站上(Into The Word)做系列講座時,腦海中至少已經有了一本釋經書作爲基礎,我只需要在這個基礎上補充。這種積累令人受益匪淺,比起剛開始牧會時大大縮短了預備時間。
我還要推薦一個關於讀書做筆記的習慣。在讀書時,要做標記和批註,確保十年後再看時還能理解。我用希伯來字母編號系統來標註我正在閱讀的文本——例如在想要思考的詞句旁邊標上א,然後在頁面底部寫下筆記。有時我也會在段落旁邊寫上一些大字,比如「悔改」或「原罪」等關鍵詞。這樣做能讓你日後更容易找到想要的引文或段落。同樣,隨著你積累的引文庫不斷擴大,這個習慣會爲你節省大量時間。如果想更進一步,你可以在Word或印象筆記(Evernote)中建立文檔,收集特定書籍或作者的引文。我常常在讀完一本書後,就創建一個文檔,收錄書中最精彩的 25 到 30 段引文,方便日後複製粘貼到其他文檔中。這也是一個極大的省時妙招。
最後,說到習慣,我建議講道時準備完整的講章。我講道的目標是盡可能少看講稿——這可能會讓負責幻燈片的同工有點抓狂,但如果我能不看講稿,完全被聖靈引導,我就覺得這是一次成功的講道。這可能會產生一些即興的例證和應用,但完整講稿能幫助我理清思路,有效地表達。這樣做還讓我能夠在其他場合重複使用和調整這些材料。如果我覺得某篇講道蒙神使用並對會眾有幫助,當我被邀請到其他地方講道時,就可以重新編排這篇信息,而不必從頭開始寫新的。改編一篇講章所需的時間遠比重新寫作要少。這讓你能用同樣的投入做更多的事,隨著時間推移,靠著神的恩典,這會帶來更多的機會和影響力。
我主要是通過「不規劃」帶來的後果,才認識到規劃的重要性。早年牧會的時候,我經常會在某幾個月堆積太多重要事項,導致工作超負荷。因此,我開始嘗試提前一年做規劃和安排。這裡說的「規劃」,指的是「大的事項」,包括系列講道、差旅計劃、研討會、短宣、小組帶領以及繼續教育課程。如果提前規劃好這些,每年你總有那麼兩三次能夠辨別出需要婉拒哪些邀約、哪些機會。這樣可以避免筋疲力盡,也不會給妻子和家人帶來不必要的負擔。
此外,提前規劃讓你能夠有策略地安排閱讀計劃。比如我們最近的「聖經人論」系列,我提前將近一年就開始規劃,這樣在系列開始前 9 個月,我就能開始閱讀一些與這個主題相關的重要書籍。
作品重用是提前規劃的副產品。這涉及如何安排你的工作,讓同一個基礎材料能以不同方式使用。舉個例子,我爲「走進聖言」節目製作《撒母耳記上下》的系列時做了大量功課。我讀了 4 到 5 本釋經書,我很感恩其中幾本已經是我的「存貨」了。
不管怎樣,我在 2024 年花了大量時間閱讀和準備這個系列。爲了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些研究時間,我爲這些材料規劃了多層次的應用。首先是 8 月和 9 月播出的播客系列;接著我計劃在明年 1 月在教會講道時再次使用;現在已經開始把它作爲Life 100.3 廣播節目的基礎音頻;最後,3 月我去南非教導牧師時還會再次使用。我們會概覽《撒母耳記上下》,包括對全書的總覽,特別關注大衛如何預表並展現基督的位格與工作,同時也會探討從撒母耳、掃羅和大衛的生平中可以汲取的領導力教訓。
這就是我在 2024 年頭 9 個月所做研究的四種不同應用,換言之,這就是我所說的作品重用。這種策略會讓你的牧會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我的人生中有那麼幾段時期需要通勤。但感謝主,大多數時候我都住在服侍的教會附近。我在密西沙加(Mississauga)牧會時,住所離教會只有 4 公里。現在在奧裡利亞(Orillia),我家離教會僅 720 米。從時間管理的角度來看,這讓我有更多的時間服事。
我喜歡要麼在教會服事,要麼在家陪伴家人。我不喜歡堵在繁忙的交通中,也不喜歡在火車上浪費時間。當然,不是每位牧師都能有這樣的選擇。有些教會位於租金昂貴的社區,就近居住可能不太現實。但如果有這個條件,對牧師來說確實有很大的好處。除了減少在路上浪費的時間,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我稱之爲「偶遇式牧養」的機會。每次去澤爾斯(Zehr's)或沃爾瑪購物,我都有許多機會牧養他人。我曾在雜貨店爲人禱告,也在大型商場的停車場進行過重要的福音對話。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住的離教會近點,這能帶來奇妙的牧養果效。
長期在同一間教會牧會也能大大地提高效率。在同一個地方服侍同一群會眾,時間越久,事工就會變得越輕鬆、越高效。因爲你對每個人都了如指掌!年輕夫婦來尋求輔導時,你了解他們,了解他們的家庭背景,這對牧養來說是莫大的優勢。
在慈惠關懷方面也是如此。當你在同一個城鎮或社區服侍了二十多年後,你就熟悉了各種詐騙手段,也認識了大多數騙子,你的工作就更有效率。你知道該花更多時間傾聽和幫助哪些人,也清楚哪些人不該過多投入。這種認知讓你能夠把有限的時間和資源用在最需要、最能受益的人身上。
長期服侍還能讓你更快地做出決策、推動改變。有句流傳很廣的話,我想是出自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領導力的速度取決於信任度。」[1] 大家越信任你,就越容易帶領他們。現在我們房角石教會(Cornerstone)的執事會大多數成員已經共事很久了。我們彼此了解、欣賞、充分信任——會眾也信任我們。他們見證了我們在這間教會近 20 年的生活,他們看到我們如何帶領教會,這樣的信任營造出一種更容易推動改變的環境。現在我們能在幾週內完成過去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完成的重大決策和轉型。
剛開始牧會時,我都是一筆一劃地準備講章,抄寫聖經經文。但現在有了Accordance軟件,只需複製粘貼,就能自動插入正確的引文和拼寫——這簡直太棒了!
現在有很多出色的工具,無論是Accordance還是Logos——這些軟件都比我剛開始牧會時的工具先進得多。我們正生活在工具的黃金時代!說實話,在使用工具方面我起步較晚。我在二十多歲時甚至以自己是個勒德分子(譯註:勒德分子是指在 19 世紀英國工業革命時期,因爲機器代替了人力而失業的技術工人。現在引申爲持有反技術觀點的人)爲傲。我是最後一批用上智能手機的人。
近 40 歲的時候,我還在用翻蓋手機,但漸漸地,我開始意識到,儘管這些工具可能帶來一些問題,但它們確實能大大提高效率。有了智能手機,你可以在等孩子踢足球時聽有聲書,或者在堵車時、跑步機上聽感興趣的播客——這太有幫助了!還有一些軟件能讓我們多次利用同一份材料。比如這篇文章就是用語音轉文字的程序創建的。我讓兒子把我之前關於同一主題的播客音頻導入程序,然後我只需要編輯他發給我的文本文檔。當然,如果你比我年輕,可以跳過「上傳文件給Z世代兒子」這個步驟,直接自己操作。關鍵是,這些工具讓我們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工作。
這很重要。
爲什麼?
因爲聖經告訴我們關於才幹的比喻。有一天我們都要向主耶穌交帳,講述自己如何使用祂賜給我們的時間、才幹和機會。所以我們要盡早思考這個問題並做好準備。如果這六個方面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我就心滿意足了。
願榮耀歸於神。
編注:如果您想了解保羅牧師更多的聖經教導,可以訪問「走進聖言」(Into The Word)網站的音頻欄目,獲取所有節目內容。你也在蘋果或谷歌應用商店下載Into The Word應用程序。本文是同名播客節目的編輯版本。您可以在網站上找到原始音頻。
[1]:文中提到的「領導力的速度取決於信任度」這句話的示例可參考該視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XkizQFhH9g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加拿大福音聯盟英文網站:Efficiency Tips for Hard Working Pas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