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生活
給患有精神疾病的基督徒帶來鼓勵的四個真理
2019-08-01
—— Lieryn Barnett

使徒保羅曾提及他肉體上的一根刺,他三次求主叫這刺離開他(林後12:7-10)。聖經學者們不確定保羅的刺是什麼,但我可以告訴你我的刺是什麼:雙相障礙(bipolar disorder,又名躁鬱症)。我十幾歲時被確診,也曾不止三次地求主叫它離開我。

我比保羅花了更長的時間聽見神告訴我,祂的恩典夠我用。

在教會中,精神疾病(mental illness)可能依然是個十分見不得人的話題。沒有這些掙扎的人或許難以理解自殺意念,以及伴隨臨床抑鬱症的極度絕望。儘管很多基督徒經歷過偶爾的焦慮或抑鬱情緒的試煉,但被診斷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面對的挑戰是獨特的。

司布真曾說過,「心靈可以遠比肉體下沉得更深,因爲它裡面有無底的深坑。肉體只能承受一定數量的創傷,僅此而已,但是心靈可以有一千種流血的方式,一小時當中死了一次又一次。」精神疾病並不是一個新現象。

與此同時,有一些聖經真理曾經鼓舞了幾個世紀的基督徒,今天,它們仍然可以激勵那些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我們也許依然每天在心靈的「無底深坑」中掙扎,但我們可以抓住四個鼓勵我們的原則。

第一,你並不孤單

自人類墮落以來,神的子民就遭受著苦難——精神上、情感上、和肉體上。甚至基督自己也在十字架上絕望地呼喊,「我的神,我的神,爲什麼離棄我?」(太27:46),這呼喊呼應了詩篇中的一首哀歌(詩22:1)。我們受苦的時候並不孤單。

此外,精神疾病很可能比你知道的更普遍。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所的數據顯示,每五個成年美國人中就有一個患有精神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則說全世界每四個人中有一個會遭受精神衛生方面的問題。

幾乎可以肯定地說,你不是會眾中唯一在對付精神疾病問題的人。敞開談論你的精神問題可以讓其他人分享他們的掙扎,讓你們彼此互相關懷。

第二,這不是你的錯

雖然精神疾病是人類墮落的後果,我的痛苦——就像那個瞎子的痛苦一樣(約9:3)——不是對我或我父母的罪的懲罰。精神疾病不一定是我的錯,但它可以成爲一個機會,讓我向他人傳講耶穌愛的真理。

當然,罪會激化精神疾病,或者引起抑鬱、焦慮。罪傳播黑暗,因此讓人把你帶到基督面前非常重要。如果我們悔改,專注於基督,我們就能讓光——無論看上去多麼微弱——透進來。「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這個應許既適用於光明的日子,也適用於黑暗的日子。

第三,神看見你的苦楚並與你同在

我們有一位能體會情感的個人救主。當你遭受精神疾病的折磨時,要記得基督就在你身邊。祂與你同哭,就像祂與拉撒路的家人同哭(約11:35)。祂知道祂要做復活的工作,但是祂依然憤怒地抽泣。同樣,祂知道他將怎樣在你的生命中做工,在這個過程中祂與你同在。

藉著恩典,祂差遣我們的保惠師聖靈與你同在,幫助你。聖靈爲你代求(羅8:27)。當你說不出話,只能發出絕望聲音之時,祂爲你呼求。(羅8:26)

所以,要站穩,因爲大有盼望:「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詩34:18)我們都有各自的傷心之處,但基督使我們完全。祂照亮我心中最黑暗的角落(林後4:6)。祂把我從最深的坑中拉上來(伯33:28;詩40:2;103:4;哀3:55)。並且如果祂看爲合適,祂會使用我去幫助別人。(林後4:7-10)

第四,神對你說話

聖經不怕談論精神和情感上的苦痛。看看約伯記,或者詩篇中最大的一類——哀歌詩篇。它們都是人們在絕望中向神發出的歌聲:

求你轉向我,憐恤我,因爲我是孤獨困苦。」(詩25:16)

我的心哪,你爲何憂悶?爲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他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他。」(詩42:5)

因爲我心裡滿了患難,我的性命臨近陰間。」(詩88:3)

即便如此,大多數哀歌詩篇的結尾都很積極,提醒聽眾神是信實的。和歷史上神的子民一樣,我們常常忘記祂爲我們所做成的一切,以及祂正在繼續成就的應許。

把這些真理放在常常能提醒你的地方。把它們跟密友、家人或督責夥伴分享。當你忘記、沒有力量或意志提醒自己的時候,他們可以提醒你。即使在最艱難的時日,神也向你說話。

我的刺也許永遠不會離開我,但是我可以因全能上帝的偉大和主權而喜樂。這病不斷地提醒我,神的恩典夠我用。我祈求神在我軟弱之處顯出剛強。


譯:頌玫;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4 Encouraging Truths for Christians with Mental Illness

Lieryn Barnett(列林·巴內特)是北卡溫斯頓薩勒姆(Winston-Salem, North Carolina)雙城教會的成員。她對精神疾病和聖經文學都有負擔,爲美南浸信會倫理與宗教自由委員會和《強者》(The Mighty)雜誌供稿。她獲得了北卡大學格林斯博羅分校的科學碩士、北卡教堂山分校的會計碩士學位。
標籤
真理
鼓勵
精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