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我寫了一系列專欄文章, 探討表現型個人主義及其對 21 世紀教會的挑戰。幾位讀者要求我將這些思考彙總到一個地方以便查閱。以下是該系列中每篇文章的鏈接。
這篇文章的唯一目的是簡要探討「什麼是表現型個人主義?」在定義表現型個人主義時,最好從運動背後的口號開始……
在表現型主義框架中,任何阻礙自我表揚或自我實現的都是攔路虎。這意味著,在我們的文化中,任何普遍或約束性倫理、絕對道德、超越性真理,都會臣服在「我」這個強大的偶像面前。
我們有機會選擇向自己死,爲偉大的事情將自己完全擺上,以這種方式在世界上凸顯出來。世界說,活出自我, 新約卻告訴我們要把自己釘在十字架上。沒有什麼比效仿基督、治死老我更特立獨行、激進叛逆的了。
現在的情形是教會成員爲了換換口味,去到另一間教會去聽道敬拜,如果他們覺得需要熟悉的環境,就再回到他們原來的教會,再或者因爲短宣的原因去往第三間教會。這樣就導致任何一間教會的出席率都不穩定。
表現型個人主義時代裡,許多人認爲人生的目的是找到自我、表達自我,抵制那種循規蹈矩的生活。這個時代特有的一點就是我們的「無時無地」。 「無時」(timeless)意味著我們對前人沒有義務,對後人沒有責任。「無地」(placeless)意味著我們是無根之人,任意四海漂流。
如果第一個同時也是最重要的誡命是「做你自己」,那麼不可饒恕的罪就是不做自己,或臣服於某些外部基準(比如教會的教導)之下。罪是不能忠於自己。因此,解決方案不是悔改,而是重申自我,再次確立自己對生活的終極主權,勇敢地抵制外界任何的呼喚「合一」的力量。
換句話說,教會出席、每日靈修、敬拜歌曲——所有這些都成了幫助我們實現夢想生活(找到並表達出最好的自己)的工具,而不是徹底重新定位人生、改變我們對自我理解的大能話語。在生命的道路上, 我們可以如鷹展翅上騰,奔跑卻不疲倦,剛強壯膽,沉浸在上帝讓我們得飽足的計劃中。這些話語和意象都源於聖經,但它們卻陷入了「純感動」的激流中。
我們與表現型個人主義的對抗往往會讓人覺得基督教信仰排斥喜樂、拒絕自我,然而真正的基督教是指在上帝裡追求喜樂,重新發現我們自己。是的,老我已經被釘死了,那是因爲它需要被更新被修復。上帝要重塑我們,而不是要摧毀我們。
在表現型個人主義盛行的世界中,事工若要有效就需要走一條更難的路。我們必須認識到並肯定某些表現型個人主義表達出來的深切渴望(追求幸福、發現人生目的、渴望道德良善),同時指出表現型個人主義無法實現這些承諾。或者,就像我在《這是我們的時代》(This Is Our Time) 一書中所說,我們要揭穿謊言,同時展示福音如何滿足更深層次的渴望。
但是怎麼做呢?這看起來像什麼?
基督徒如何活在一個表現型個人主義的社會裡,以上只是我最近在思考的一些問題和建議,歡迎您的建議和反饋(請發送電子郵件至 trevinwax@gmail.com)。我希望在假期之後發表一些專欄文章。
譯:DeepL;校:變奏曲。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作者博客:Expressive Individualism S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