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週,我們觀察了西方教會面臨的各種挑戰,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是表現型個人主義。它主張活出真我,人生的最高目標是自我實現和自我表達。
在這種社會中,孤立和孤獨變得更加普遍,部分原因是人際交往中有時需要順從他人,這就限制了個人自由,不能隨心所欲。與其這樣,還不如不交往。當我們重新理解生命的目的,認爲人生意義在於發掘內心深處的自己,向世界展現出來,(而不是受制於家庭、教會、社會強加給你的各種限制),這時,我們就會從個人成長的角度去重塑我們最重要的關係。
抵制當今的表現型個人主義並不意味著我們否認關係所帶來的益處。我們抵制的是從自我實現的角度來看待人際關係。一旦採用表現型個人主義的視角,人和人之間的互動、目標和方向都會發生變化。自我登上了中心舞台。
表現型個人主義大大地改變了我們對神和對人的理解,特別是我們對罪的理解。
在《這是我們的時代》(This Is Our Time)一書中,我引用了巴納研究調查機構的調查結果,該調查顯示有大量參加主日禮拜的基督徒(66%)認爲「人生最高目標是享樂」。雖然這個比例低於美國總人口的比例(84%),但仍然很高,特別是考慮到有些教會至少在口頭上承認「人的主要目的就是榮耀神,永遠以他爲樂」。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教會的會眾對人生目標的理解非常不同。
這些來到教會做禮拜的人唱著同樣的歌,聽著同樣的證道,但是來教會的原因卻大相徑庭。
道德主義者認爲教會是這樣的:人生的目標就是做一個好人,如果我感覺自己是個正直的人,我會更快樂。教會讓我成爲一個既有能力也願意做正確的事情的人,教會讓我變得更好。
治癒型的青少年則這樣看待教會:人生的目標就是快樂,如果我能避免內疚、羞恥這些不良情緒,我就會更快樂。教會讓我看到我有一個更高的生命目的,我更有動力來追求夢想,讓自己更快樂。
這兩種人都把教會當作輔助工具,幫助他們在既定的道路下更好地生活。
道德主義者、治癒系人士可能在教會多年卻從未經歷過任何衝突。敬拜音樂振奮人心時,他們會鼓掌讚許;牧師用聖經來教導人際關係時,他們頻頻點頭;生活出現問題甚至悲劇時,他們在別人的陪伴中找到安慰和慰藉。
直到罪浮出水面。突然間就有了衝突。通常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人的本質就顯露了出來。
想像一下,一個男人有了婚外情,決定離婚,但仍想在會眾中保留面子。教會介入後,男人(首先)感到震驚:教會居然會有人認爲他的「私事」是大家的事情!(其次)居然有人如此專斷,說他需要悔改!突然他的態度來了個大轉彎:教會不應該攔在他和幸福之間。
在聖經中,罪指的是違背上帝話語——違反他的誡命,個人照著己意而行,反抗上帝。解決辦法是悔改,轉向上帝並遠離罪惡。
但在表現型個人主義主導的社會裡,如何對付罪呢?如果第一個同時也是最重要的誡命是「做你自己」,那麼不可饒恕的罪就是不做自己,或臣服於某些外部基準(比如教會的教導)之下。罪就是不忠於自己。因此,解決方案不是悔改,而是重申自我,再次確立自己對生活的終極主權,勇敢地抵制外界任何的呼喚「合一」的力量。
你看到這當中的區別了嗎?表現型個人主義者依然會提到罪或過錯,但是他們對罪的定義與以神爲中心的符合聖經的定義完全不一樣。
在一個充斥著表現型個人主義的社會裡,最重要的誡命是做自己,其次就是,不管你的鄰舍選擇如何做自己,你都要肯定讚許。因此,最大的罪就是否定自己,或者質疑、評判別人的自我表達。
許多人依然感覺需要一種道德壓艙石,或者一種精神層面的解釋來幫助他們面對現實。這種對罪改頭換面的重新定義,讓他們能夠遠離有著悠久歷史的基督教,轉向泛指的「靈感」。下一篇文章將詳細介紹這一點。
譯:DeepL;校:變奏曲。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作者博客:What Expressive Individualism Does to S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