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經歷常常讓人難以再投入到曾經深愛、珍視的事物中。關係破裂帶來的不信任和創傷,甚至可能讓人徹底放棄信仰。對年輕人來說,這尤其真實。
最近播出的紀錄片《閃亮快樂的人們》(Shiny Happy People)第二季揭露了「青少年狂熱事工」(Teen Mania)及其「榮譽學院」(Honor Academy),並探討了它們對更廣泛福音派運動的影響。正如片中所記錄的,有些曾參與其中的人最終離開了正統信仰,轉而在別處尋找答案。但也有一些前學生堅持認爲,正是青少年狂熱事工讓他們真實地經歷了神。
不過,還有第三類人(比如我),他們看到,任何以青少年爲對象的基督教事工,都可能帶來積極與消極並存的經歷。這些年來,我學會了透過青少年狂熱事工的種種混亂與負面經歷,仍然仰望基督。
在青少年狂熱事工的那段時光讓我年少的心靈習慣了不加質疑地接受權威。在「榮譽學院」,成年人要求我們無條件順從領袖(因爲「我們的話就是我們的契約」)。不論是帶領者要求我們挖一個淺墳並躺進去「體會死亡」,還是在寒冷的夜晚站在泥塘裡,或是爲了表示我們愛耶穌而背誦經文、喊口號,我們都必須服從。拒絕就意味著你不信任領導。
完成了一年的課程後,我離開了學院。當時我真心相信,我們經歷的一切都是好的,而聖經中的神也因這些事得到了榮耀。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對基督教的理解徹底破碎了。我努力想爲那些經歷辯護:雖然耶穌的名被高舉,但健全的神學卻遭到拋棄。我試圖告訴自己,領袖們只是出於好意卻走偏了。畢竟我們都是人,都會犯錯。我也覺得自己不該去挑明其中的問題。
最終,我明白了:我不必假裝青少年狂熱事工裡的一切都沒問題。當錯誤和不合乎聖經的價值觀被灌輸時,我們必須勇敢地承認:「這是錯的。」
也許你也曾有類似的經歷:在某個教會或機構中受過傷害。那些自稱奉基督之名的人,給人帶來的卻是痛苦和傷痕。或許至今,你仍帶著那份傷痛。
我無法給你一份「走出痛苦的五個步驟」的清單,但我可以分享三條真理——正是它們讓我在傷痕中,仍然目光轉向耶穌。
第一,神使萬事互相效力(哪怕我們希望情況完全不同)。
在青少年狂熱事工期間,我的一些同伴參加了一間本地的 Acts29 植堂教會。正是在那間教會裡,我第一次聽見因信稱義的福音,真理真正觸動了我的心。主在艱難的處境中帶出美好的事,雖然傷口並沒有立刻痊癒。
我們很容易質疑:爲什麼神會讓某些人經歷這些創傷?痛苦是真實的,也是這個破碎世界中令人遺憾的現實。當我試圖理解「神啊,爲什麼是我?」時,我逐漸學會安息在聖經所啓示的「神必成就」上:祂要叫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 8:28)。
第二,醫治需要時間。
依靠神的應許固然重要,但這並不是祂所賜下的唯一資源。如果我說自己每天醒來都堅定相信神正在使這些經歷讓我得到益處,那就是在說謊。光是告訴自己「耶穌在作工」還不夠,我需要別人用他們的言語和行動來見證這一點。
我們需要聽見這樣的真理:神沒有丟棄我們,也不會讓我們永遠停留在痛苦裡。我正在慢慢學會相信這一點,儘管我離真正「到達」還很遙遠。
經過多年的心理治療,領受神通過藥物賜下的普遍恩典,福音團體的弟兄姐妹幫助我直面問題,不躲避痛苦,直到屬靈創傷得到修復,我漸漸開始相信:神並不是一個與我爲敵、只想不斷擊打我罪惡的神;祂是愛我的父,祂的笑臉向我發光,對我說:「好,你這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太 25:21)。
第三,喜樂終將來到。
當我讀福音書裡的故事時,看見耶穌立刻醫治了許多人的疾病,讓他們再一次堅定起來(有些例子甚至就是讓身體「站立得穩」)。我渴望現在就能如此。但救贖的故事一直都伴隨著渴望與等待。
爲什麼神讓有些人經歷更深的苦難,而另一些人卻似乎一切安好?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耶穌曾走過一條無人願走的道路,爲的是拯救一群不配神愛的百姓。
所以,即便我們傷痕累累,恩典臨到之時,就可以完全投入在神的懷抱中。不是因爲我們已經看到世上一切錯誤都被徹底糾正,而是因爲我們確信:既然神能使萬事互相效力爲我們的益處,祂必定會在今生帶來一些醫治,並在來生帶來完全的醫治。
在那之前,我們安息在這位神的美意裡,祂連麻雀都顧念,更何況我們(太 10:31)。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Flawed Youth Ministry Wasn』t the End of My Fa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