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生活
有的時候哭是好事
2019-10-18
—— Sarah Phillips

我是個愛哭的人。一天過後,看到新聞裡的悲慘事情,或只是望著我兒子真誠地嘗試與另一個孩子交朋友,我的眼淚都會奪眶而出。甚至大自然紀錄片裡的音樂也會令我流淚。然而,在別人面前哭泣,我通常感到不太舒服,而且我留意到朋友們潸然淚下時也會表達歉意。

爲什麼我們羞於流淚?基督徒該如何回應呢?我們應當什麼時候哭泣?上帝是如何看待我們的眼淚呢?

眼淚顯露軟弱

在西方文化中,我們常認爲哭泣是尷尬的,且應該避免。「大女孩不哭」,我們許多人被這樣告知。我從小就爲自己的眼淚感到羞恥,並疑惑自己是出了什麼問題。我擔心別人會認爲我軟弱和無能。

通常來說,我們覺得哭泣有問題是因爲它暴露了我們,它向他人顯露我們內心深處的感受。這迫使我們變得脆弱和誠實,並需要謙卑,因我們承認自己實際上是軟弱又不足的。

然而,作爲基督徒,我們不需要從擁有一切或證明生活很好來找到自己的身份。福音已把我們從這些事情中釋放了。我們的價值和公義已經在基督裡得到了完全,他應許在我們軟弱時使用我們。我們的救恩正是仰賴於承認自己的軟弱和無助,從而領受寬恕和拯救。

眼淚暴露我們的軟弱,但承認軟弱正是我們當行的。保羅說我們甚至可以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後 12:9)基督的能力在我們軟弱的眼淚中得以彰顯,有違常理,多麼奇妙。

眼淚承認破碎

我們的文化對哭泣如此不舒服的另一個原因也許是它指向了世界的破碎。人們常常願意相信生活是美好的,沒必要哭泣。社交媒體上傳播的觀念和熱詞告訴我們永遠要看到光明的一面。

但事實是,關係破裂、人們生病、受傷、甚至死亡。我們遭受失望、拒絕和各樣的損失。當然就會有眼淚。

作爲神的子民,我們不必害怕承認這個世界滿是痛苦和悲傷,因爲這並不會威脅我們的目標或價值。我們能面對破碎和流淚,知道救贖和復興將會到來。當討論基督徒的死亡時,保羅確信「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我們若信耶穌死而復活了,那已經在耶穌裡睡了的人,神也必將他們與耶穌一同帶來。」(帖前4:13-14)

不同於那些不認識耶穌的人,基督徒因著復活有真實的盼望。我們不用假裝生活總是棒棒的,因爲我們知道它終究會是美好的。主已應許,有一天他要擦去我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啓21:4-5)

眼淚塑造耶穌

當然,耶穌也會哭泣。這不是因爲他有罪人的軟弱,而因他也是人。他的眼淚是我們深刻的榜樣。騎著驢駒進入耶路撒冷,他爲這座城裡無知的人們拒絕他是彌賽亞而哀哭。(路19)我們會常常想起耶穌面對永恆的人們,爲失喪的靈魂哭泣嗎?

最著名的莫過於耶穌在拉撒路墳墓前哭了——這是一個有力的提醒,死亡不是它所意味的那樣。我們不應該粉飾死亡,避開這個話題,或假裝它是自然和吉利的。死亡是耶穌來打敗過的敵人。他爲死亡哀慟,我們亦當如此。

爲罪哭泣

有時候,爲我們的罪哀哭是合宜的。畢竟,是我們的罪將耶穌釘上了十字架。聖經記載了無數的例子,神的子民爲他們的罪哭泣。大衛犯罪後,寫下 「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詩51:17)彼得不認主後,當他認識到自己所行的就「痛哭」。(太26:75)

我們的罪應當使我們憂傷。它把我們與神分離,並導致死亡。但感謝主,我們不必永遠哭泣,因「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1:19)哈利路亞!

在群體中哭泣

有時候,哭是好的。當我們與弟兄姐妹一起敬拜,並允許聖經的真理穿透我們的心靈和情感,在教會裡哭泣甚至是件好事。

記得在我父親去世兩週後,我勉強去到教會。第一首讚美詩開始時,我淚如泉湧。坐在前排的朋友轉過身來,摟著我,與我一同哭泣。有人提出找個安靜的地方說說話,還有人說她會照看我的孩子。沒有人對我的眼淚反應過度,或表現不安。我的朋友聚精會神地傾聽,不著急去「修復」我的眼淚。

最重要的是,這些朋友們提出爲我禱告。當我完全擡不起頭時,他們爲我代禱。希伯來書4:16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爲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 除了關心和傾聽,我們可以與那些哭泣的人一同來到神的寶座前,他是我們偉大的安慰者,他的作爲超出我們的所求所想。

當我們哭泣時,我們也可以有基督裡的盼望彼此安慰,知道有一天他會把我們眼淚變爲喜樂的頌歌。


譯:Tianhua;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It’s Good to Cry Sometimes

Sarah Phillips(莎拉·菲利普斯)是一位全職媽媽,與先生和兩個兒子居住在英國牛津。她對姊妹事工充滿熱情,並在thoughtsonhowhelovesus.com撰寫有關基督徒生活的文章。
標籤
苦難
盼望
悲傷
死亡和臨終
天國獎賞
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