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動畫片Horton Hears A Who的中文譯名在大陸叫《霍頓與無名氏》,在台灣叫《荷頓奇遇記》,而香港的譯名最有特色,叫做《大象亞鈍救細界》(「細界」相當於「小人國」吧)。雖然還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但《霍頓與無名氏》的小人漫畫書我給兒子讀過很多遍——以前是給老大,現在是給老二。兩年前在新澤西,我跟妻子還曾帶兩個兒子去露天劇場看過以這個故事爲主線的音樂劇《蘇斯劇》(Suessical),所以這個故事我相當熟悉。《霍頓與無名氏》小人漫畫書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蘇斯博士(Dr. Suess)。蘇老師寫、畫的書風靡全球,在此之前已經有《戴帽子的貓》(The Cat in the Hat)等被好萊塢搬上銀幕,雖然據說電影沒有書那麼受歡迎。
電影《霍頓與無名氏》首映的時候,很多美國媒體報導有「維護生命」(pro-life)人士(簡稱「維生族」)藉電影的上映「抗議示威」,用其中一句台詞宣傳反對墮胎的理念。這件事引發了頗爲喧鬧的爭議,算得上是「小人國裡起風波」了。
這句台詞,也是蘇斯博士著名的經典語錄之一,就是「人就是人,再小也是人」(A person's a person, no matter how small)。「維生族」借用這句話爲其反對墮胎的理念「背書」,遭到支持墮胎的「維(護)選(擇權)族」(pro-choice人士)嗤之以鼻的反彈。美國一些文化自由派(liberal)精英也大以爲謬,指責「維生族」的做法是曲解人家蘇老師的意思,因爲蘇老師自己肯定並非保守派「維生族」。蘇老師的遺孀也對這種「強拉蘇斯博士來墊背」的行爲表示不滿。儘管「維生族」辯解說他們的言論自由應該得到保護,很多美國人仍然覺得他們的做法有些不近人情,因爲這畢竟是部兒童電影,觀眾絕大部分是不知「墮胎」爲何意的小朋友,「維生族」藉題發揮也應該考慮場合。
我不是liberal人士,也不是「維選族」。但是我、我們家領導和兩個兒子,都是蘇老師的粉絲。我們家的習慣,晚上把兒子送上床之前,要給兒子讀書,然後才是睡前禱告和「晚安、睡好、我愛你、我也愛你」的祝福。妙趣橫生的蘇氏漫畫曾經並繼續給我們家的大人和孩子帶來許多的笑聲和歡樂。兩年前我們家娃娃他媽曾經專門寫過一篇《我愛蘇斯博士》,誇讚這位美國家喻戶曉的兒童文學作家:
「(蘇斯博士)的書改變了一代人對兒童書籍的看法。他讓兒童文學變得如此生動、活潑,讓孩子們發現原來閱讀可以如此有趣……蘇斯博士的書的一大特點是無邊的想像力……另一個特點便是寓教於樂,將一些深刻的道理放在淺顯易懂的寓言故事中表現出來,讓人在會心一笑之後茅塞頓開……他所有的書都是琅琅上口之作,所有的故事都用押韻的句子講出來……蘇斯博士不愧爲語言大師,可以說是隨意駕馭詞彙,而且他自己編造了數不清的新詞彙——就像小孩子會自己編造詞彙一樣。他的書充滿了孩童的頑皮和稚趣……他爲剛剛學會識字的兒童寫的書(Beginner Books),用最少的單詞講出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讓小孩子易讀、愛讀。」
「寓教於樂」的確是蘇斯博士兒童漫畫書的一大特徵和優點。而且儘管蘇老師被人劃成左派、自由派人士,他的兒童漫畫書所傳遞的理念,卻並非沒有基督徒可以認同的信仰理念或普世價值。
就如在《霍頓與無名氏》的故事中,忠厚信實的霍頓爲了拯救住在一粒塵埃上的小人國「胡村」(Whoville)裡的人而受盡嘲笑。在世人眼裡,胡村居民根本就不存在。他們實在太渺小,渺小到一般人用肉眼根本看不見。「實證主義者」酸酸袋鼠教導霍頓:「如果一樣東西你看不見、摸不著,它就不存在」。但霍頓堅信胡村小人兒真的存在,「人就是人,不管他有多小」,就像基督徒唱的歌所說,「我知道他的確活著,不管人怎麼說」。縱使遭人嘲笑,霍頓仍然堅守自己不憑眼見的信仰。反過來,對胡村小人兒來說,霍頓是如此的巨無霸,以至他們也無法用肉眼看見。所以當胡村村長給小人兒們介紹霍頓的時候,他用的語言就像一個(正常尺碼的)大人跟另一個大人描述上帝的語言一樣。這個故事簡直就是一個高妙的喻道寓言,讓人不能不聯想起聖經所謂信仰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未見之事的確據」的話來。
撇開「維生」與「維選」之爭不談,「人就是人,再小也是人」確實也流露了一種尊重個體生命的價值觀。小是外在的物理特性,但人的生命是內在的本質。兒子個子長得小,特別是在班上那些多半長得很高大的美國人同學中間,有時會感覺自卑。我安慰他說,有很多偉大的人,個子都不高大。上帝造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你雖然個子不高大,但上帝給了你很多其它的恩賜與天賦(你聰明、好學、有同情心、有愛心、有禮貌、會跆拳道、會彈鋼琴、會吹巴松管……)。在爸爸媽媽和上帝的眼裡,你跟那些長得高大的孩子一樣寶貝。
「人就是人」,個體生命永遠有更高的價值。種族主義者說,那些人是劣等民族;民族主義者說,那些人是非我族類;「宗教主義」者說,那些人是異端邪教……而聖經說「上帝愛世人」。再貧窮、再落後、再愚昧、再迷信、再渺小、再卑微,也是人。白領是人,民工也是人;基督徒是人,穆斯林也是人;中國人是人,蘇丹人也是人;「再小也是人」。蘇斯博士筆下的「斯里奇」(Sneetches)鳥把肚子上有沒有星星作爲「親不親,路線分」的標準,而《黃油之戰》(The Butter Battle Book)中住在高牆兩側的人們就爲了吃麵包時黃油該塗在朝上的一面還是朝下的一面而勢不兩立,從而發動戰爭,從彈弓到飛機大炮、到導彈、最後升級到原子彈……讀起來我們會覺得好笑,但它們對我們所處的世界和人性深處的一些東西真是一種絕妙的諷刺。也正因爲如此,「人就是人,再小也是人」這句頗具理想主義色彩的話才如此令人感動。
蘇老師漫畫小人書的小人兒讀者多半並不知道「維生族」和維生素有啥不同,也不知道這主義那主義有多嚴重。但是友愛、寬容、接納、自信、忠誠、平等……,這一個個抽象的概念,就通過生動有趣的漫畫潛移默化地浸潤孩子的心田,幽默感和識字能力就在簡單輕鬆的文字中默默地培養孩子。這,就是蘇斯博士的作品的過人之處。就像路易斯(C. S. Lewis)的《納尼亞傳奇》等兒童文學作品,通篇沒有宗教的內容,卻是真正的基督教文學的上乘。
「人就是人,再小也是人」。孩子雖小,也需要讀好書。孩子的心田,更需要做父母的播種良善的理念。但這不是意識形態灌輸和說教,而是潛移默化的影響。我覺得蘇斯博士的書至少比一些莫名其妙的日本卡通好得多。我會繼續喜歡蘇老師的漫畫小人書,也會繼續把它們讀給兒子(老二)聽,直到兒子能夠自己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