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手機已成爲我們的日常,尤其是在選舉年,隨手點開手機上顯示的信息時,兩個現象格外引人深思:
第一,大家似乎越來越不在意邏輯連貫性,也不會爲明顯的前後矛盾而困擾。在我今年早些時候寫的一篇關於元現代主義(metamodernism)的文章中,我把這種現象視作當代文化的一個令人憂慮的徵兆:「當有人指出元現代主義者的觀點不合邏輯時,他們絲毫不覺得羞愧,對自己立場中存在的矛盾無動於衷。」如今的網絡生活雖然充滿認知失調,但我們卻已經不再感到不舒服——人們已經學會與這種認知失調共處。這或許就是互聯網時代的生存之道。
第二,一個新的特質在這個「刷屏時代」脫穎而出,成爲最能抓住我們注意力、最能促使我們行動(點擊、觀看、收聽、購買)的關鍵因素——那就是「共鳴」(又稱氛圍感,vibes)。
現在,「共鳴」已然成爲一種通行貨幣,每分鐘都在全球數不清的屏幕上被傳遞、被接收。在這個注重共鳴的世界裡:表情包勝過正經文字,審美價值超越邏輯論證, 引發共鳴比追求正確更重要。感性思維壓倒理性事實,情緒勝過意義。這種共鳴是流動的、主觀的,它超越了批評的範疇,也難以用固定的概念來界定。你無法精確描述它,無法完全複製它,更無法否定它的存在。
說到傳遞共鳴感,其實我們能掌控的並不多。你當然可以試著對目標受眾營造某種特定的氛圍,但共鳴感最動人之處恰恰在於它的真實——這種東西是強求不來的。我們或許能夠察覺氛圍的變遷,卻無法人爲地製造它。
正因如此,想通過A/B測試、焦點小組或市場調研等技術手段來刻意營造所謂「完美氛圍」,這種做法從一開始就注定失敗。只有那些自然而然、發自內心、機緣巧合產生的共鳴才能真正打動人。如果營銷活動處處彰顯「共鳴」,這種策略本身就值得打個問號。就像那些總愛強調自己「很潮」的人一樣,當你不得不刻意強調自己多麼能引起共鳴時(如同你不斷說自己「很接地氣」),恐怕你共鳴的那些東西已經不太對勁了。
從接收方的角度來看,在當今社會,共鳴感已然成爲引導消費者行爲的核心力量:我們越來越依靠主觀感受、直覺、本能反應來決定要不要關注、要不要點讚、要不要買單。在這個受算法支配的時代,消費者的行爲無時無刻不被監控,我們對共鳴的敏銳感知反而成了一種強有力的自我保護武器。也許我們已經喪失了驗證事實的能力,但我們仍然保留著「氛圍鑑定」的本能。
不過,共鳴勝過一切,這通常不是件好事。但這就是我們所處的現實。在這個被氛圍感主宰的世界裡,基督教的智慧提醒我們:首先要理解互聯網的架構本身是如何一步步將我們帶到今天這個境地的。
互聯網剛剛興起時,大家曾滿懷期待,認爲其開源、民主的特性必將造福人類。然而現實卻給了我們當頭一棒——互聯網非但沒有帶來啓蒙,反而把我們帶入了一個信息混亂的「後真相」時代。如今,海量信息不分晝夜、從四面八方湧來,大多消息未經過驗證,其中專家與外行、事實與觀點、真人與AI的界限也日漸模糊。這導致我們對屏幕上看到的一切都開始抱持懷疑態度。信息過載反而讓事事可疑。
互聯網「事事皆有、處處可及、時時在線」的特點,也解釋了爲什麼我們逐漸適應了這種不連貫性。我們每天都面對互不相關的碎片信息、自相矛盾的觀點、針鋒相對的意見,以及瞬息萬變的輿論風向。比如 2019 年朱西·斯莫萊特(Jussie Smollett)造假案,或是今年轟動一時的凱特王妃照片事件(KateGate)就是典型案例。
韓炳哲(Byung-Chul Han)一針見血地指出,正是這種「信息洪流」導致了我們當前的「敘事危機」。我們失去了宏觀視角,在碎片化信息的汪洋中浮沉,漸漸地不再計較互相矛盾的信息,有的時候甚至都注意不到這種矛盾。這其實並不奇怪。當我們耳濡目染的都是一些前後不一致的信息時,我們自然也不再把這種不一致視爲異常現象。
安東·巴爾巴-凱(Antón Barba-Kay)認爲,數字媒體根本不在乎內容是否前後連貫完整,這直接導致了我們無法再用「你前後說法不一致」來質疑內容。這就解釋了爲什麼如今的政客即便「今天一套,明天又一套」,他們所受的打擊也遠不如 2004 年約翰·克里(John Kerry)競選時那般嚴重。正如巴爾巴-凱所說,唐納·川普的政治智慧就在於他深諳「在網絡媒體環境中,邏輯一致性根本不重要」。
實際上,政客頻繁改變立場、觀點多變反而可能成爲他們的優勢。這種策略之所以奏效,是因爲它恰恰符合了互聯網的特點——用戶清楚他們能找到想要的內容,同時可以輕鬆忽略不喜歡的信息。假如我特別關注X議題,只要我能找到某位候選人在某個時間點支持過我的觀點,我就能心安理得地支持他(即便他在其他場合表示反對X議題,或支持與X議題完全對立的Y議題)。在互聯網時代,這種前後矛盾反而成了競選優勢。
現在,與其保持立場始終如一,不如營造出打動人心的氛圍感。政客對此心知肚明,也因此不再費心去詳細闡述政策主張。這一點在現代電視總統辯論中表現得尤爲明顯:如果辯論真能撼動選民的投票意向,決定性因素往往不是政策內容,而是某種令人共鳴或反感的氛圍。
面對鋪天蓋地的信息流,我們的大腦不堪重負。「氛圍感」的興起,某種程度上正是我們對這種認知壓力的一種自然應對。即便不去質疑信息的真實性,光是這海量的信息就已經超出了我們的處理極限。在這種情況下,憑直覺行事(就像羊群效應一樣)成了我們應對心智疲憊的自救機制。我們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核實每一個說法,理清所有的矛盾。比起完全理解或認同某事,判斷自己對它是否「能引起共鳴」要容易得多。正如文學大師T.S.艾略特(T.S.Eliot)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當我們對事物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時,總是傾向於用情感替代思考。」
廣告主和政客們對此心知肚明——他們深諳我們心力疲憊,也清楚地知道想要抓住我們的注意力越來越難,而我們也早已不願意去讀完(或看完)任何內容。因此,他們把重心放在製造快速印象上,訴諸情感而非理性:精心設計在信息流中脫穎而出的圖片,讓人多停留哪怕一秒;用充滿情感的標題直接傳達核心信息;投放那些令人過目難忘的醒目文字或畫面。
「標題黨」這個詞已經過時了。現在的廣告主只求在受眾心裡留下印象,因爲他們知道,日積月累的印象最終可能轉化爲消費行爲。網絡廣告的成功指標已經從「觸及率」和「點擊率」轉向了「印象度」。而要留下深刻印象,靠的不是內容或論據,而是氛圍感。
網絡約會就是最好的例證。這完全是一個被印象和氛圍感主導的世界。單身男女篩選潛在伴侶的速度,快得就像刷短視頻一樣。很自然地,左滑還是右滑完全取決於對方資料給人的第一印象。現在的人們不會再花時間去深入了解約會對象的價值觀和信念。全憑感覺走——對方的個人資料是讓你怦然心動,還是讓你「瞬間倒胃口」(「the ick」)?
「瞬間倒胃口」這個新俚語的流行正是氛圍時代的證明。在約會中什麼會引發「瞬間倒胃口」?其實很難說清楚,它就是一種感覺、一種想要立即逃離的本能衝動。這種「瞬間倒胃口」的反應在約會世界之外也有類似表現。比如當我們平時喜歡的人在社交媒體上做了或說了我們不喜歡的事(例如,朋友在Instagram上點讚了一條我們覺得可惡的政治帖子),我們的「瞬間倒胃口」反應足以讓我們取消關注,甚至直接拉黑。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就拿最近一段熱議視頻來說,大學生娜伊瑪(Naima)與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就墮胎問題展開辯論。當柯克要求娜伊瑪給「胎兒」下定義時,她顯得有些手足無措。但她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巧妙地轉向了氛圍,說柯克的笑容「讓人毛骨悚然」——這一招反而贏得了觀眾的熱烈掌聲。這個短暫的片段很能說明問題,展現了「瞬間倒胃口」效應的話語力量。當我們的論點難以立足時,就會轉而評判對方給人的觀感:外表、語氣、智商、年齡(「OK,老古董」)。在這個被氛圍感主導的世界裡,這種巧妙轉移話題的策略正變得越來越有效。
在「氛圍感」主導的時代,如何保持智慧
作爲基督徒,在這個被「氛圍感」和「網感」主宰的世界裡,我們該如何明智地生活?
首先,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氛圍感」和第一印象往往具有極強的欺騙性。我們要學會審視自己的直覺判斷,常常問問自己:這些瞬時的感受是否準確?這讓人想起那句耳熟能詳的勸戒「不要以貌取人」——不要被表象所迷惑(正如《撒母耳記上》和《箴言》31:30 所警示的那樣)。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需要刻意放慢腳步,審視自己的判斷。比如在點擊某條信息之前,先停下來問問自己:「爲什麼要點它?」在直覺反應和實際行動之間,給自己留一點思考的空間。這看似微小的習慣,卻往往是受騙與明智抉擇的分水嶺。在當今這個充斥著各種刺激、讓人應接不暇的時代,智慧能幫助我們在快速瀏覽信息時,準確判斷「該點進去看看還是不該點」。
想想《箴言》26 是如何建議我們應對愚人的(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愚人無處不在)。乍一看,這些建議似乎自相矛盾。第 4 節說,「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恐怕你與他一樣。」緊接著第 5 節又說,「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免得他自以爲有智慧。」那麼到底應該聽哪一句呢?當有人在社交媒體上顯擺一看就是很愚蠢的事情時,我們是說出來還是不說出來呢?
其實,《箴言》這兩節經文並非矛盾,而是在闡明智慧的深層內涵——智慧教我們看重細節,也講究場合。真正的智慧會根據具體情況作出恰如其分的回應。它不是僵化的教條,而是靈活多變的洞見。智慧體現在人對上帝真理的整體把握,不僅反映在我們的言語(包括說什麼和不說什麼)和行爲中,在這個被「氛圍感」支配的時代,更體現在我們的直覺判斷中。
那麼,在這個「氛圍感」盛行的時代,我們要如何忠於真理?關鍵是要用滋養智慧的方式來充實自己的靈命,要與那些看重品格、能幫助你培養智慧習慣的人爲伴。展望未來,我們在這個被「氛圍感」主導的世界中履行門徒使命、面對各種屬靈挑戰時,或許還需要更多具體的應對策略。但無論如何,聖經的智慧永遠是我們最堅實的根基,這是我們必須堅守的起點。
譯:變奏曲;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How the Internet Made Vibes More Important than Argu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