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事工
解析非洲「屬神之人」現象
2025-03-15
—— Lawrence Musunte

在探討「屬神之人」這一現象時,也許我們應該先問:誰是「屬神之人」(Man of God)?從表面上看,「屬神之人」一詞描述的是一個被認爲是爲神全部擺上的人,也可以指一個生活方式看上去是效法基督的人。這個詞也是一個頭銜。如果你在非洲很多地方是一名福音傳道人,這個充滿敬意的稱號就會隨之而來。本質上,任何擁有屬靈權柄的人都可能被稱爲「屬神之人」。

因此,我們首先要承認,並非所有被稱爲「屬神之人」的人所傳講的福音都是假的。問題不在於語義本身。相反,我們必須更加關注圍繞「屬神之人」發展起來的教導,或者說我所稱的「教父主義」(Paparism)邪教。從定義上來說,「教父主義」是一種宗教式的邪教運動,其根源在西非;其最終目的是在情感上、經濟上和性方面剝削那些容易輕信的跟隨者。它讓人們的心從上帝這個天父身上轉移,轉而完全依附於「屬神之人「。恐懼、內疚、操控和羞辱都是他們用來鉗制信徒的手段。面對這些「屬神之人」,或稱「教父」(Papas),沒有人敢有絲毫違抗。

但是,爲什麼人們還會不斷回去?爲什麼他們的事工看似如此成功?接下來我將給出七個答案,闡述這些「教父」用來控制那些迫切尋求幫助者的七個核心教義。

他們的教義

第一、「屬神之人」作爲屬靈父親

在這種體系中,跟隨者們視他們的屬靈父親爲「保護傘」,而這些跟隨者通常被稱爲「屬靈兒女」。按照這種教義,離開「屬神之人」就等同於離開教會。一旦離開屬靈父親,你就失去了屬靈的「保護傘」,因此會遭受疾病、邪靈侵擾以及其他各種不幸,比如婚姻問題或經濟困境。而且,離開這個「保護傘」本身就被認定是一種叛逆的表現。

這些「屬神之人」常常借用聖經中「要孝敬父母」的教導來宣揚他們的理念。他們在講台上經常會說:「如果我是你們的父親,那麼我應得的尊重在哪裡?」有趣的是,這句話原本是上帝質問以色列人的話(瑪 1:6)。然而在許多教會裡,這種尊重已經成了這些「教父」們理所應當的特權。在非洲的文化語境下,對尊重和孝敬的呼籲特別容易得到響應。這種要求往往會進一步延伸到經濟層面,跟隨者們被要求在經濟上支持「屬神之人」,以至於忽視了對自己家人的責任。某種程度上,「屬神之人」不僅取代了信徒親生父親的重要地位,他還不需要對任何人負責

這些人用類似邪教的方式向跟隨者們灌輸一種觀念:屬靈父親與屬靈兒女之間的關係比與親生父母的關係更加重要。雖然「屬神之人」不會明確地說出來,但他們實際上在跟隨者的生活中逐漸取代了上帝的位置,因爲他們的講道內容往往更多地是關於自己,而不是關於耶穌。

第二、打破「世代咒詛」與「邪惡祭壇」

「屬神之人」充分利用人們的迷信心理,宣稱你祖先留下的「邪惡祭壇」正在影響著你的生活。他們把你生活中的一切不順都歸咎於這些所謂的「邪惡祭壇」,並聲稱你必須與這些代代相傳的「詛咒」對抗。既然祭壇需要祭品,「屬神之人」就要求信徒奉獻金錢。在屬神之人的蠱惑下,信徒們傾其所有地奉獻,甚至超出自己的經濟能力。然而說到底,這不過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斂財騙局。

第三、專屬祭司制度

「教父主義」實際上是一種邪惡危險的教義,它否定了信徒皆祭司的真理。我們珍視「君尊的祭司」這一理念(彼前 2:9)。但在他們的基督教實踐中,許多人卻緊緊抓住「一人爲祭司」的觀念。事實上,在我們與上帝之間只有一位中保(提前 2:5),而這位中保絕不是所謂的「屬神之人」。

第四、標新立異的"新啓示"

當人們開始質疑基督的完備性時,就會到處尋找各種儀式和聖經之外的「啓示」來填補這種不足。然而就像腓力所說:「主啊,將父顯給我們看,我們就知足了。」(約 14:8)這些所謂的「新啓示」,或者他們稱之爲「新話語」的東西,實際上是在否定上帝和祂話語的完備性。不足爲奇的是,每當「屬神之人」找不到聖經經文來支撐他們的謊言時,「新啓示」就會適時出現。

第五、「汲取恩膏」

「汲取恩膏」的教義與中世紀出售贖罪券的做法如出一轍。在這種教義下,上帝的恩典成了拍賣品,價高者得。他們聲稱要想得到上帝的祝福,就必須「種下種子」。換句話說,你必須用金錢來換取祝福,而「屬神之人」則樂意充當這筆交易的中間人。

在非洲,「種下種子」這種做法已經氾濫成災,因爲非洲的傳統文化中本就存在著通過獻祭來安撫祖先巫醫的觀念。所謂的「種子」,通常就是奉獻金錢給「屬神之人」。正如他們經常說的那樣:「你不看重恩膏,它就不會在你身上發揮作用。」

第六、製造恐懼與內疚

「屬神之人」通過散佈某些言論,讓那些輕信的跟隨者淪爲受害者。他們利用恐懼、內疚和迷信來恐嚇信徒。比如他們會說:「你若不小心冒犯了我,就會因受到懲罰而死。」這已經不是簡單的錯誤教導了,而是赤裸裸的精神控制術。這種恐嚇讓信徒們非常害怕離開「屬神之人」。這些操控性的教導就是要擊垮上帝的子民,使他們變成任人宰割的獵物。一旦這些信徒被徹底馴服,「屬神之人」就會在情感上、性方面或經濟上肆意剝削他們。

第七、養成屬靈上癮症

「屬神之人」經常召集跟隨者參加通宵聚會、火熱禱告等活動。但這些聚會並非出於讓信徒真誠敬拜上帝的願望,反而變成了一場場沒完沒了的馬拉松式集會。他們利用人們對屬靈體驗的依賴心理,強迫信徒們經歷數小時的喧囂與折磨,直至精疲力竭。最終,這種疲憊不僅沒有帶來什麼屬靈的提升,反而讓信徒們放鬆了戒備。這時候,他們就會毫無抵抗地接受「屬神之人」提出的任何要求或灌輸的任何教導。

危險的屬靈依賴

在前文中,我已經提到了許多原因,但在總結時,我想把這一切歸結爲一個核心問題:屬靈依賴。跟隨者相信,離開了「屬神之人」就無法在屬靈上有任何成長;他們認定上帝的眷顧必須通過「教父」來實現,自己的安全也完全依賴於「教父」的庇護。信徒即便看到「屬神之人」身上存在諸多醜聞、罪惡、剝削和過份的行爲,仍然執著地要與他們建立聯繫——因爲他們幻想這樣做能得到庇護,至少能讓自己感到更安全。「屬神之人」通過不斷煽動恐懼、激起迷信和製造內疚來操控人心。最終的結果是,跟隨者們幾乎難以掙脫這種精神控制。

要從福音的角度應對這種現象,我們必須首先深入理解他們所傳播的教義內容。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效地對抗這些錯誤的教導、被扭曲的真理和各種操控手段。因此,我們的應對策略應該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我們要以極大的耐心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傳講上帝話語中的真理;第二,我們必須勇於揭露錯誤的教導,在必要時也要揭露那些假教師的真面目。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非洲福音聯盟英文網站:Interrogating the Man of God Phenomenon in Africa

Lawrence Musunte(勞倫斯·穆森特)出生於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盧本巴希(Lubumbashi),在贊比亞銅帶省的奇利拉邦布韋(Chililabombwe)長大。作爲傳道人、護教家,他特別關注受性別暴力和抑鬱症影響的人群,尤其是那些因童年創傷、虐待或教會過度管控而導致這些問題的人。勞倫斯在南非開普敦的喬治·懷特腓學院(George Whitefield College)獲得神學學士學位。他與妻子艾琳育有兩個孩子。
標籤
非洲
邪教
屬神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