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沒有哪個搖滾樂隊能像「誰」(The Who)那樣,把一個簡單的問題唱得如此令人難忘和貼切:「你是誰?誰,誰,誰,誰?你是誰?」也許沒有哪個問題能更快地觸及基督論的奧祕:童貞女馬利亞所生的是誰?在山上講道的是誰?在花園裡祈禱的是誰?死在了十字架上的是誰?
回答這些問題中的每一個都把我們帶入有關耶穌基督的位格和本質的深刻領域。但還有一個問題產生了很多困惑:究竟是誰行了我們在福音書中看到的耶穌所行的神蹟?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一直很混亂,因爲人們常常問的並不是「誰」行了神蹟,而是「如何」(即,耶穌作爲一個完全的人如何行出神蹟?),問題的提出方式決定了所得到的答案會從哪個方向來回應。
許多現代神學家強調基督的人性,對基督的兩種本質感到困惑,認爲它們是一種競爭關係。因爲兩種本性不能在一個人身上佔據相同的「空間」,基督與我們罪人「一樣」,這意味著祂始終或大部分時間裡必須放棄對其神性屬性的權利。那麼,祂是如何行神蹟的呢?
聖經描寫了各種行神蹟的人。除了耶穌之外,所有這些人都完完全全是人。比方說,當以利亞或保羅行神蹟時,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有神性;當路司得的人在看到保羅的神蹟之後去崇拜巴拿巴和保羅時,使徒們懇求眾人記住他們不過是人(徒14:15)。是聖靈使這些神蹟得以發生,它們是聖靈能力的見證,而不是保羅或其他人的能力見證。
在許多現代神學家看來,耶穌的神蹟和保羅的沒有什麼不同,祂也是靠著聖靈的力量行神蹟。因此,這些神蹟並不指向祂本人——因爲耶穌依靠的是聖靈,祂與我們一樣是完全的人。像我們一樣,祂必須依靠自己以外的神性資源。因此,人類如何行神蹟的問題和耶穌行神蹟就沒有了本質不同,這樣的解釋迴避了耶穌作爲神兒子的身份。
但這種解釋完全圍繞著聖靈和基督的人性,一個重要的基督論範疇被忽視了:是位格而不是本性在行事。是的,耶穌基督有兩個完整的本性,一個是神性,一個是人性。是的,祂總是按照這兩個本性行事。不過,在福音書中,我們面對的是耶穌的位格,自迦克敦(公元451年)以來,基督論一直強調他是統一的一位——三位一體的第二位。道成肉身的奇妙之處在於,這一位成爲我們的一切,同時又不停止成爲自己的一切。因此,當我們在福音書中看到耶穌行神蹟時,我們的第一個問題應該是:這是誰?
從表面上看,馬太福音第14章中耶穌在水上行走似乎肯定了祂是作爲一個被聖靈賦予能力的人而在行神蹟。在馬太的敘述中,耶穌剛剛餵飽了五千人。然後祂的門徒們上了加利利海上的一艘船。然而,耶穌沒有和他們一起上船,而是退到一座山上去禱告。到了凌晨3點到6點之間,門徒的船已經離岸很遠。海浪翻騰,當他們看到一個鬼魂在海上向他們走來時,恐懼更加強烈了。
當然,那不是鬼魂,那是耶穌基督。門徒們的恐懼呼喊得到了耶穌的回應:「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馬太福音14:27)然後彼得要求耶穌也幫助他在水上行走,以確認自己和耶穌的關係。接下來的情節似乎在彼得和耶穌之間建立了一個對應關係:當彼得憑著信心時,他也在水面上超自然地行走;當他恐懼時,就開始下沉。當耶穌向彼得伸出他的手時,顯然證實了這一點:「你這小信的人哪,爲什麼疑惑呢?」(馬太福音14:31)
人們可能會推測,因爲經文中出現了一個普通人彼得,他能夠做耶穌能做的事情,前提是他得憑著信心行走。因此,耶穌和彼得之間的差異並不在於耶穌是完全具有神性的聖子,而在於他在人性中完全依靠聖靈。因此,這段情節並沒有揭示耶穌基督的主宰地位;相反,它指出了國度的開創,以及耶穌爲依靠自己以外的神性資源提供的模式。通過這種解讀,在比較和對比彼得和耶穌的行爲方式的過程中,耶穌的位格被忽略了。
這段經文中的三個線索指出了對這個神蹟的不同理解。
首先,當耶穌向祂恐懼的門徒透露「是我」(馬太福音14:27;希臘文ego eimi)時,並不是叫他們認識到祂作爲「拿撒勒人耶穌」的人性特徵。相反,祂是在使用耶和華在出埃及記3:14中揭示的名字(「我是」,ego eimi)。祂命令祂的門徒振作起來、不要害怕,因爲祂——那個在水上行走的人——就是雅威。
第二條線索來自第一條線索。耶穌正在回應舊約中的預言主題。除了耶和華,誰能「步行在海浪之上」(約伯記9:8)?通過這一點和祂對神聖名字的個人連結,耶穌明確了這一神蹟的主體:三位一體中的第二位道成肉身,雖然用人的肉身掩蓋了他屬天的榮耀,但並沒有放棄或掩蓋祂的神性屬性。最初創造大海的造物主現在通過祂自己的力量掌握著大海。
第三條線索是在門徒們對這一啓示的反應中找到的。最初我們看到彼得稱呼這位在水上行走的道成肉身者爲「主」。但後來,在耶穌上了船、風停了之後,他們就敬拜祂:「你真是神的兒子了。」(太14:33)很明顯,對門徒來說,這個神蹟帶有神性的明確標誌(參見詩107:23-32)。門徒們沒有驚歎於耶穌對另一位格的完全依賴,也沒有把讚美歸於聖靈的力量。相反,他們的目光被吸引到神的兒子道成肉身、值得讚美上。對他們來說,「是誰」解釋了「如何」,把他們帶入敬拜。
因爲神的兒子道成肉身是一個位格具有兩種本性,我們應該看到福音書中反映每種本性的情節。即使是在耶穌在海面上對神性的深刻啓示中,祂也是用人的腳在水上行走、用人的手臂拯救彼得免於沉沒、用人的聲音向門徒保證他的神性。耶穌始終是一個位格,按照祂的兩種本性行事。
許多現代神學家試圖通過分割基督來理解道成肉身的奧祕,把祂的一個本性分離出來,詢問一個特定的行動是如何做到的。這不僅導致了基督論的問題,也導致了嚴重的三位一體論問題。因爲這暗示耶穌的神蹟脫離了祂的神性,這就是分割三位一體的工作,在聖父、聖子和聖靈之間分割出獨立的行爲。然而,經典的三位一體神學將上帝的本性合一(申命記6:4)與位格的同在(約翰福音14:11)結合起來,認爲三位一體的每項工作都是不分割的。當上帝行動時,每個位格都在行動。說聖靈在耶穌的神蹟中行動並沒有錯,祂確實在行動;如果說三位一體中的第二位沒有行動,那是錯誤的。
迦克敦信經這一古老信條教導我們,要「宣認同一位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是神性完全人性亦完全者」。 如果跟隨迦克敦的教導,我們的許多基督論難題都能得到解決,就是首先回答誰是耶穌。祂是「同一位子」,祂的神蹟使我們像那些第一批門徒一樣,敬拜道成了肉身這一奧祕。
譯:DeepL;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How Did Jesus Do Miracles—His Divine Nature or the Holy Spi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