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艺术
信仰「獨行俠」是一個屬靈警訊
2024-10-24
—— Brett McCracken

羅伯特·帕特南(Robert Putnam)的《獨自打保齡》(Bowling Alone)一書問世近 25 年,至今仍是解讀 21 世紀生活的經典之作。該書影響力非常廣泛,最近一部名爲《加入或死亡(Join or Die)的紀錄片進入觀眾視野,旨在向新一代讀者重申該書的觀點。這部片子將於 9 月 15 日作爲「真實生活電影俱樂部」(In Real Life Movie Club)系列的一部分在全美上映。如今,帕特南的論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我們面對的風險也更多——正如紀錄片標題所暗示的那樣。

帕特南當年指出了兩大趨勢:公民社區和組織成員數量下降,以及公眾信任度降低。而如今情況更是每況愈下。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是加劇這些趨勢的主要推手(稍後會詳細討論)。如今數字化生活方式已深深扎根,使得扭轉局面變得更加艱難。

《加入或死亡》由麗貝卡·戴維斯(Rebecca Davis)和皮特·戴維斯(Pete Davis)共同執導,後者還著有《專注:刷屏時代堅持歸屬的理由》(Dedicated: The Case for Commitment in an Age of Infinite Browsing)一書。影片一開始就點明主旨:「本片講述了爲什麼你應該加入一個社團……以及爲什麼美國的命運取決於此。」影片提供了許多數據,顯示過去幾十年來各種團體成員數量持續下降,這些團體包括正式組織(如家長教師協會、國際基瓦尼斯社、獅子會、保齡球聯盟、教會等)和非正式聚會(如晚宴、野餐等)。影片總結了帕特南的核心觀點:社交網絡具有價值——他稱之爲「社會資本」——而這正是俱樂部和類似組織所提供的。社會資本能夠產生信任和普遍互惠的規範。是健康民主社會的必要成分。

片中還邀請了一系列跨黨派的知名人士發表評論,如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格倫·勞里(Glenn Loury)、邁克·李(Mike Lee)、皮特·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和希拉里·克林頓等,充分證明了帕特南思想的廣泛影響力和現實意義。然而,這部影片的意義遠不止於政治層面,對宗教界也有重大啓示。「獨自打保齡」可能對民主的興衰產生嚴重的短期影響,但與之相對應的「信仰獨行俠」則可能帶來永恆的影響。

信仰獨行俠:我與上帝的「專屬關係」

《加入或死亡》這部紀錄片指出,教會成員數量的下降是當前社會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長期以來,教會一直是培養公民意識的重要場所。正如帕特南《獨自打保齡》一書的研究助理在片中所說:「宗教爲美國提供了至少一半的社會資本。」

影片強調,在教會裡學到的技能——比如主持會議、演講、組織人們解決社區問題——都能在其他公民團體中派上用場。隨著教會活力日暮西山,其負面影響會不可避免地波及整個公民社會。

然而,教會成員減少對公民生活的影響只是「離教」趨勢令人擔憂的一個方面。從屬靈健康角度來看,「有信仰無委身」的現象影響更爲深遠。

這無疑是美國當前宗教信仰的趨勢:人們認同某種信仰,卻不願承擔參與信仰群體帶來的不便;他們傾向於打造個人化的屬靈體驗,而不是委身於某個機構;他們想與耶穌保持個人關係,卻不願參與教會生活。

《紐約時報》今年早些時候的一篇文章中有段話,我覺得很能說明問題。文章提到 67 歲的凱倫·約翰遜(Karen Johnson),她在路德會教會長大,成年後還當過主日學老師,但現在已經不去教會了:

她仍然認爲自己是福音派基督徒,但不覺得去教會是與神交流的必要條件。『我和主之間有我們之間獨有的交通,』她說。約翰遜女士表示,她的這種『交通』包括經常禱告,還有收聽一些從右翼(有時是基督教)角度討論政治和世界大事的播客和YouTube頻道。

這就是我們在數字時代踐行信仰的方式。在智能手機、算法、一鍵購物的世界裡,我們希望一切都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快速無阻地滿足我們的需要。這就是爲什麼委身於地方教會這樣的事變得不合時宜,因爲參與地方教會生活絕不可能提供一種順暢絲滑的體驗。YouTube上有海量的屬靈內容時,何必還要去教會呢?網絡生活讓我們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相信,只接受自己喜歡的觀點,爲什麼還要屈從於一個宗教「體系」呢?特別是在這個體系中,我們可能並不完全認同所有教義或所有成員。

技術的角色

帕特南指出,技術和媒體對社區整體衰落產生了顯著影響,其中電視是「頭號罪魁禍首」(他在 90 年代就寫了《獨自打保齡》)。帕特南在影片中說:「電視看得越多,就越少出門與他人交往。現在我們是在看屏幕上的《老友記》(Friends),而不是去結交真正的朋友。」

如果帕特南現在重寫這本書,我想他會把數字技術——特別是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影響——作爲整體分析的核心。

安東·巴爾巴-凱(Antón Barba-Kay)在其 2023 年出版的《我們編織的網絡》(A Web of Our Making)一書中,深入剖析了數字塑造的本質。他認爲,網絡生活培養了我們一種幾乎無責任的交往方式,強調便利、效率、「個人自主」、規避不適——我們可以「隨時抽身、退出或置身事外」。在網上,個人喜好和舒適是至高無上的標準,這導致我們「傾向於尋找、交談、接觸那些與我們觀點相同的人」。

我們生活在一個「獨自刷屏」的世界裡。在這裡,我們只聽那些與自己觀點一致的聲音,屏蔽那些不合己意的觀點。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每個人都越來越習慣於用「刷屏、關注、取關」這種極度主觀的方式來處理一切,包括人際關係和宗教信仰。一個人人獨自刷屏的世界,久而久之會自然而然地演變成一個信仰獨行俠的世界。然而,這種現象對我們整體的屬靈健康構成了巨大威脅。

被信息流塑造的信仰

「無教會的基督教」之所以危險,因爲到頭來,你只對自己負責,全憑個人喜好和一時興起。你的信仰逐漸變成了你的臉書信息流的翻版——就像一個監獄,裡面全是算法根據你混亂的慾望反射出來的東西;它也像一個自戀者的迴音室,因爲太專注於迎合自己,反而完全不可靠,根本無法成爲獨立於你之外的真理來源。

沒有教會群體中其他人的監督——那些和你一樣愛耶穌,但在其他方面與你很不同,而且常常讓你感到不自在的人——我們很容易接受一種由某個高度網絡化的「圈子」塑造的信仰版本。而網上的「圈子」與線下的社區很不一樣。我們加入網上圈子,主要是想聽到別人贊同我們的觀點,認可我們的偏見。但我們參與實際的社區和機構,卻是爲了塑造我們的喜好,挑戰我們的偏見。

數字生活扭曲了我們對社區的理解,巴爾巴·凱(Barba-Kay)指出了核心問題:「在網上,我們很容易犯一個錯誤,就是把人類社區看作是實現我們慾望的平台。因爲恰恰是在家庭、朋友圈、鄰里、教會、俱樂部和其他組織中,我們的慾望才首先變得有共同點、能被人理解,並且有了更高的追求。」

真實生活的社區之所以能正面塑造我們,恰恰是因爲它不會事事順著我們的意。地方教會之所以對我們的屬靈健康至關重要,正是因爲它常常讓人覺得尷尬、不舒服、不方便,而且代價不小。巴爾巴·凱說,在強大的社區裡,我們必須必須「面對分歧,無法逃避。大家關心的問題可能一樣,但看法不同,我們必須想辦法化解這些分歧」,我們經常被迫要「與那些我們不喜歡、甚至認爲大錯特錯的人打交道,還得學會和那些我們可能看不起的人達成共識。」

逆流而上的選擇

如今,網上的「社群」已經變成了一種無縫、順暢、對用戶極其友好的體驗。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選擇加入真實的社區反而成了一種逆流而上的做法。但是,如果我們想要真正成長,想要發現那些能徹底改變我們、遠超個人層面的真理,我們就必須抵制「信仰獨行俠」的誘惑。「只有我和耶穌」的單打獨鬥式信仰往往朝三暮四、脆弱不堪,更別提它經常偏離正統教義了。雖然由地方教會塑造的信仰也不是十全十美,但通常來說,它更持久、更穩固。它能把我們從消費者說了算的幻覺中拉出來,引導我們進入以聖經爲根基的群體智慧中。

共同信仰是通向豐盛屬靈生命的道路。相比之下,信仰獨行俠往往會很快在靈性上衰退。我們要彼此提醒這個真理,也時刻警醒自己,要知道,「要麼加入,要麼消亡」這個選擇不僅關乎民主社會的未來,更關乎信仰能否興旺發達。


譯:變奏曲;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Believing Alone』 Is a Spiritual—Not Just Civic—Problem

Brett McCracken(布雷特·麥卡拉根)是福音聯盟高級編輯,著作包括Uncomfortable: The Awkward and Essential Challenge of Christian CommunityGray Matters: Navigating the Space Between Legalism and LibertyHipster Christianity: When Church and Cool Collide。布雷特和妻子琪拉居於加州聖安娜市,二人都是薩瑟蘭教會(Southlands Church)的成員,布雷特在教會擔任長老。
標籤
教會
社交媒體
消費主義
個人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