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神学
舊約裡的上帝國度(三):先知的盼望
2019-01-21
—— Ben Dunson

當以色列北國和南國相繼被擄,上帝透過以色列君王來治理全地的盼望似乎已經化爲烏有。不過,先知們(被擄前、被擄中、被擄後)清楚說明,即使有被擄的情況,上帝仍然不會、也不曾放棄祂藉著一位君王來治理祂的百姓和祂的世界的企圖。

許多重要先知預言的經文顯明,在以色列設立一個永遠的、忠信的國度的盼望,取決於上帝未來的救贖大工。人心過於敗壞,以至於上帝無法藉著以色列那些墮落和有罪的君王來完成祂對世界的籌算。週期性復興和忠信的時期(例如約西亞的改革[王下23章] ),也不足以引進上帝在全地的統治。儘管以色列在地上是失敗的,但是上帝仍然沒有放棄祂藉著祂指派的人類君王來統治全地的計劃。

這個統治要如何顯明呢?以色列未能成爲外邦人的光,並將國度擴展到全地,上帝要扭轉這個失敗,哪些事情是必要的呢?首先,上帝要完成一個新的出埃及。然而,這個出埃及不僅僅是把以色列從地上的敵人手裡拯救出來而已。相反,上帝會引進新的創造,並更新祂對祂百姓的統管,然後在權能中降臨,拯救祂的百姓。如同以賽亞書35章1-4、8-10節所說的:

曠野和乾旱之地必然歡喜;沙漠也必快樂;又像玫瑰開花,必開花繁盛,樂上加樂,而且歡呼。利巴嫩的榮耀,並迦密與沙崙的華美,必賜給他。人必看見耶和華的榮耀,我們神的華美。你們要使軟弱的手堅壯,無力的膝穩固。對膽怯的人說:你們要剛強,不要懼怕。看哪,你們的神必來報仇,必來施行極大的報應;他必來拯救你們。……在那裡必有一條大道,稱爲聖路。污穢人不得經過,必專爲贖民行走;行路的人雖愚昧,也不至失迷。在那裡必沒有獅子,猛獸也不登這路;在那裡都遇不見,只有贖民在那裡行走。並且耶和華救贖的民必歸回,歌唱來到錫安;永樂必歸到他們的頭上;他們必得著歡喜快樂,憂愁嘆息盡都逃避。

先知說到上帝拯救祂百姓的方式是重新設立祂的國度:

報好信息給錫安的啊,你要登高山;報好信息給耶路撒冷的啊,你要極力揚聲。揚聲不要懼怕,對猶大的城邑說:看哪,你們的神!主耶和華必像大能者臨到;祂的膀臂必爲祂掌權。祂的賞賜在他那裡;祂的報應在祂面前。祂必像牧人牧養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懷中,慢慢引導那乳養小羊的。

——以賽亞書40:9-11


這不是說上帝單單因爲以色列地上君王的失敗就不再是君王,相反,當我們說上帝要以祂國度的權能降臨的意思,就是要突出上帝要在未來,以一個非常戲劇化的救贖行動來拯救祂剛愎任性的百姓。倘若上帝的國度要在地上彰顯,而倘若以色列要成爲外邦人的光(這要通過一個彌賽亞君王來完成:賽9:1-7,42:1-9),那麼,這只有當上主回到錫安山解救祂的百姓,並裝備他們將祂救恩的統治擴張到世界的地極時,才有辦法完成:

那報佳音,傳平安,報好信,傳救恩的,對錫安說:你的神作王了!這人的腳登山何等佳美!聽啊,你守望之人的聲音,他們揚起聲來,一同歌唱;因爲耶和華歸回錫安的時候,他們必親眼看見。耶路撒冷的荒場啊,要發起歡聲,一同歌唱;因爲耶和華安慰了祂的百姓,救贖了耶路撒冷。耶和華在萬國眼前露出聖臂;地極的人都看見我們神的救恩了。

——以賽亞書52:7-10


耶利米用上帝使牧人(王權的象徵)牧養祂百姓的圖像來表達這點,上帝要在一個新的出埃及的背景之下,將祂的百姓從他們被驅趕到的列國領回(耶23:3-4):

我要將我羊群中所餘剩的,從我趕他們到的各國內招聚出來,領他們歸回本圈;他們也必生養眾多。 我必設立照管他們的牧人,牧養他們。他們不再懼怕,不再驚惶,也不缺少一個;這是耶和華說的。

但以理這樣說到這個事實(但2:44):

當那列王在位的時候,天上的神必另立一國,永不敗壞,也不歸別國的人,卻要打碎滅絕那一切國,這國必存到永遠。

通過上帝要設立的末世國度,「耶和華必作全地的王。那日耶和華必爲獨一無二的,祂的名也是獨一無二的。」(亞14:9)上帝要通過一個未來的、敬虔的彌賽亞君王來統管全地,直到永遠(見詩篇89篇)。亞當的治理使命,必要藉著上帝戲劇性的救恩工作來完成。到那日,「認識耶和華榮耀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哈2:14)

儘管先知前後一致地論到上帝會以至高的主權來引進祂末世的國度,他們也說到這是要藉著一位君王式的彌賽亞人物來完成。先知書以各種方式來描寫這位彌賽亞,有兩段經文特別突出,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耶穌基督的職任,即以賽亞書52章13節到53章12節,以及但以理書第7章。

以賽亞書52章13節到53章12節,說到一位將要來的耶和華的僕人:

我的僕人行事必有智慧,必被高舉上升,且成爲至高。」(賽52:13)這是高升爲君王的語言,在兩節經文之後,加強了這個觀點:「君王要向他閉口」(賽52:15)。不過,弔詭的是,上帝僕人的高升會通過祂的受苦來完成(賽53:3-5):

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他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他。 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爲他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哪知他爲我們的過犯受害,爲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以色列的犯罪失敗需要救贖:「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賽53:6)上帝君王式僕人的受苦和死亡,是設立末世國度所必須的。事實上,這是建立國度的唯一途徑。

在但以理書第7章,那位將要來的上帝百姓的君王式拯救者,似乎不太像以賽亞書中所描繪的這位受苦的僕人,這是很令人吃驚的。請看但以理書第七章13-14節:

我在夜間的異象中觀看,見有一位像人子的,駕著天雲而來,被領到亙古常在者面前,得了權柄、榮耀、國度,使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事奉祂。祂的權柄是永遠的,不能廢去;祂的國必不敗壞。

這兩節經文精彩地濃縮了但以理關於末世「人子」的異象,祂要打敗所有上帝和祂百姓的仇敵。藉著人子,上帝會建立祂對萬國的權柄,這個權柄是永遠的,是不能廢去的。這權柄原本是亞當要履行的使命。藉著君王式的人子,以色列會在萬民之上建立上帝的國度(見但7:22)。

那麼,上帝這個最終的救贖性統治,如何能說是藉著一位受苦的僕人(賽52-53),以及一個凱旋的天上拯救者(但7)而被引進的呢?這國度是哪個國度呢?答案是,兩者都是:勝利會藉著上帝受苦的君王降臨。對許多猶太人來說,這是難以接受的,因爲他們只期待一位勝利的君王,卻不明白祂是如何得勝的(例如,見約6:15)。然而,這恰恰是耶穌所理解的、祂自己的君王召命:祂是天上的人子,要駕著天雲來審判世界,但這只有在祂爲祂百姓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之後才會完成。這個似乎是矛盾的現實,是我們必須在未來的帖子裡回頭來討論的重大主題。

儘管以色列最終的確從地上的巴比倫歸回(巴比倫後來被波斯人統治),但是在以斯拉和尼希米的歸回報導裡,與先知的盼望,即一個更新的以色列會被一個公義的大衛君王所治理,還有一大段距離。波斯王古列差遣以色列人回到耶路撒冷,重建他們的聖殿(代下36:22-23),他們也的確重建了聖殿(以斯拉記1-6章),但是以色列人所建的聖殿,其榮耀和在大衛王之下的王國時期的聖殿比起來,實在是天壤之別。這也許可以從新的聖殿建成時,要獻殿時,百姓中的長老在哭泣可以清楚看出來,因爲這個殿的榮耀比起先前的殿的榮耀,實在差得太遠(拉3:12-13)。這個新聖殿甚至沒有約櫃(這是上帝與祂救贖的百姓同在的象徵),而約櫃很有可能已經在猶大被巴比倫擊敗後就遺失了,或者已經被摧毀了。先知的盼望期待未來有一天,上帝會在權能中降臨,一勞永逸地建立祂末世的國度。四福音就是在這樣的期盼中開啓的,這在西面的話中令人難忘地被捕捉到:

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話,釋放僕人安然去世;因爲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

西面和亞拿,還有「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路2:38),都知道一位君王有一天會降臨,祂會拯救並釋放上帝的百姓。

要理解耶穌的教導和講道,尤其是祂對上帝國度「近了」的宣告(太3:2),舊約聖經對上帝國度的教導是一個必要的背景。聽耶穌講道的猶太人知道上帝是君王。他們知道祂一直是君王。但他們所不知道的(除了那些得到特殊啓示的人之外),是以色列的先知們所宣告的、上帝那最後的、末世的、救贖性的統治,已經藉著耶穌自己和祂的職任突破進入到這個世界了。我們因此必須轉向福音書,來明白耶穌關於上帝國度的本質說了什麼。

進一步閱讀,請參考:

  • 芮德博(Herman Ridderbos),《國度的降臨》(暫譯;The Coming of the Kingdom ; Philipsburg: P & R, 1962),3-17頁。
  • Jeremy Treat,The Crucified King: Atonement and Kingdom in Biblical and Systematic Theology,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14), pp. 53-86.
  • Christopher M. Morgan and Robert A. Peterson eds., The Kingdom of God , (Wheaton: Crossway, 2012), pp. 49-94.


譯:駱鴻銘;校:改革宗出版社。原文刊載於林格尼爾福音事工網站:The Kingdom of God in the Old Testament: The Prophetic Hope

Ben Dunson(本·鄧森)博士是佛羅里達州桑福德市改革宗聖經大學(Reformation Bible College)的新約教授。
標籤
舊約
上帝的國度
改革宗出版社
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