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寫了這篇《如果你二十多歲的生活和你想像的不一樣……》後,我收到不少讀者來信;他們的生活都沒有像原先想像的那樣。各種年紀的人都認同「我們不曉得怎樣好好承受苦楚」、「我們對人生該何去何從有錯覺」這樣的說法,還有很多人說他們不確定如何以榮耀神的方式走前面的路和如何接受這些失意。
在那篇文章裡我說過我們要爲破碎的夢想而哀痛,但未提到是什麼形式。「爲夢想而哀痛」這回事聽來有點肉麻,令人聯想到眾人圍成一圈哭泣療傷。我們對哀痛不太自在——除非這件事情屬於「重大災難」,否則我們會將哀痛看成是不符合美國文化,甚至是不符合基督教文化的東西。當別人公開分享他們的憂愁,我們很容易會給他們貼上沒有喜樂、只懂抱怨,或是軟弱的弱者之類的標籤。雖然敬虔的憂愁與自憐自艾只是一線之差,聖經的教導是,哀痛是人生經歷的一部分(傳3:4, 林後6:10)。
那麼,我們應學習怎樣抱著希望去爲破碎的夢想而哀痛?
以下各種對痛苦的反應,有哪些讓你感覺很熟悉?一種是否認,也就是把負面情況塗上一層不現實的樂觀,或是將精力投入解決別人的問題,而逃避自己本身的問題。轉移注意力也是常見的方法,我們會把日程表排得滿滿的,使自己總是在活動,就不會有閒暇細想。無論是嚴重的上癮或是無傷大雅的喜好,我們都渴求幫助我們逃離痛苦的東西。我們也喜歡解決問題、做研究、詳細計劃,藉狂熱工作去忘掉困境對自己的影響。有些人則會跳進痛苦之中,讓自己浸泡在自憐自艾中。
如果我們能誠實地承認這些就是對灰心、失望的反應,那麼我們需要更好的辦法去應付期望破滅。
用「哀痛」這個字來形容我們正在經歷的事或許有點太過,我也不是在建議夏天要穿黑色麻布。無疑悲傷有不同程度,與各種失意相對應。哀痛並不是當得不到心儀的工作就要在家後園建一道哭牆。但當我們面臨夢想幻滅時,應該預期會有一段傷心時間。視乎失望的嚴重程度,這哀痛或會影響一生。
我們也要明白,各人哀痛的方式都不同。適合你的,不一定會適合我,我們要小心避免要求大家都一樣。
前一篇文章討論了我們當中有多少人對二十多歲的日子的期望並不現實、我們年少時以爲我們能免於活在一個被罪與死亡咒詛的世界。當我們了解到人墮落的後果,對人生的期望也會改變(約16:33)。這不代表我們要尋找苦難,也不是說我們就該預料所有夢想都會幻滅,但當困難來臨、當人際關係和工作不順遂,我們不應驚訝。
我們必須小心,不要叫靈魂太舒服,以致無法承受任何痛楚。我們也不可忘記這世界不是我們真正的家(林後5:1-9)。
如果我們要好好地哀痛,我們就要向自己、向神坦誠。在這些時候,禱告彷佛是最不願意做的事;我們在憂傷時不曉得如何與神相處。聖經的美好一面是,我們從中會看到在疑惑痛苦裡的人,又叫我們在無言時得到話語。這些人並非在看到苦難的目的後去念一些完美的見證;相反,他們是誠實的受苦者,像我們一樣(詩42, 62, 哀3, 林後12:1-10)。
令人讚歎的是,耶穌明白了解我們生命裡正在經歷的事。當我們承認自己需要幫助,祂會在我們的絕望裡出現,賜予我們足夠的恩典(來4:14-16)。
面對破碎世界的我們,顯然需要外在的幫助;除了自己計劃人生的能力以外,還需要一些更確實的希望。我們要不住堅持,從基督那裡看到希望,祂就是我們所面對的重要難題的答案。
這希望不會消除人生中的困難,但當我們相信神的應許,有一天所有錯的事都會被歸正。我們會與神同住,再也沒有痛苦與死亡(彼前1:3-9, 帖前4:13, 啓21:1-4),我們的看法會大大改變。
我們的本性並非要過孤立生活。我們在夢想破碎時需要別人與我們同行。我不是建議大家用揚聲器廣播自己的問題,但至少應讓一些可靠的朋友知道我們生活裡的難處。在我其中一段最困難的日子,一位朋友問我:「神在這境況會怎麼辦?」當我發呆望著他,他就幫助我思索各種可能性。那只不過是個很簡單的問題,但卻再次提醒我,神預備偉大禮物之一就是人:與我們同哭、我們灰心時給予勉勵、在絕望時助我們看到希望(羅12:15, 帖前5:14, 來10:24)的人。
希望我所寫的一切不像一份行動清單,讓你以爲擁有這六點、按著這些文字就能有效率地清理破碎夢想的爛攤子。我盼望神會使用這些反思作爲起點、希望的提醒、一點微光指明在期望破滅後仍然有人生。
譯:Thomas Kwan;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Life After Crushed Expec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