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兩個調查結果告訴我們,在基督教學校接受教育會如何對學生今後的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社會學院最近對24-42歲成年人的生活質量進行了調查,這些人曾經在以下六種學校類型中接受過教育:公立學校、私立世俗學校、天主教學校,福音派基督教學校,基督教在家教育,還有隸屬於基督教古典學校聯盟ACCS的古典教育學校,並通過研究受訪者以下七個方面的生活來進行研究:大學教育和職業規劃、人生觀、對基督信仰的委身、基督徒生活方式,對「傳統和保守」生活方式(即認識上帝、教會的權威、科學和信仰的關係、聖經無誤,不接受少數性取向LGBT生活方式)的看法、獨立思維和影響力(即志願參與、領導非教會組織,採取行動並相信能夠對社會有所影響)。在利用計算機模型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後的結果表明,基督教學校對他們的影響遠超於家庭因素、人類學因素以及其他因素。
如果以促進基督徒生活形成爲目標的話,研究結果表明,那些進入神學上保守的基督教學校(其中包括在家教育、福音派私立學校、或是基督教古典學校)的學生更容易達成目標。關於「對基督教信仰的委身」(也就是一人參與教會生活的活躍程度,以及對教會其他人產生的正面影響)這一要素,基督教古典教育學校排名最高,緊隨其後的是福音派學校和在家教育。
數據表明,將近90%從基督教古典教育學校畢業的學生一個月會去3次教會,相比之下,大約70%在家教育和福音派私立學校的學生會這樣做。大約有70%的基督教古典教育學校的畢業生會自己閱讀聖經,這一情況在福音派學校有53%,在家教育有55%。基督教古典教育學校畢業的學生也更容易選擇與他們信仰呼召相關的職業工作。
另一個新研究來自基督教智庫組織Cardus,他們發現就讀於基督教私立學院或大學對畢業生也有長遠影響。從這些學校中畢業的學生裡,有將近60%每個月至少有一次會參與基督教事工,這比公立/私立非基督教學校的調查結果高出兩倍。大約有65%從基督教院校畢業的學生已婚並從未離婚。這比另外兩類院校畢業生的情況高出16%。
在被問到是否同意將關注環境、參與政治、在職場或其他地方捍衛公義作爲自己的道德責任時,來自私立教育機構(包括基督教和非基督教)的畢業生會更加同意這個觀點。同樣,關於當被問及有一份帶有特別使命的工作有多重要時,有三分之二從基督教院校畢業的學生認爲「直接幫助他人」重要或極其重要。所佔比率比另外兩類院校學生的高出十個百分點。
那些進入福音派基督教學校、基督教在家教育、基督教古典教育學校,以及基督教大學的學生,他們的家長更可能比一般人對信仰更感興趣。如果考慮到父母宗教信仰的強度和他們所屬宗派這兩個變量,那麼什麼水平的家庭信仰活動能影響青少年持守信仰到三十歲的比率?
這個問題在家庭研究所的研究員,萊曼·斯通(Lyman Stone)的研究中也有所涉及。萊曼發現一個孩子的家庭有越多的信仰生活,這個孩子就越有可能成爲基督徒、越有可能留在教會生活中,或者越有可能處在原來家庭所參加的宗派中。
「雖然影響的範圍各不相同也並不是很大,但主要數據結果仍然是具有統計顯著性的」,萊曼在一篇刊登在《今日基督教》上的文章裡如此說到。「這不僅在統計學上有顯著意義,在屬靈層面也很有價值:家庭信仰生活的確對孩子有重大影響。」
萊曼接著說,「那些在一起禱告、敬拜神的家庭會更加持續不斷地一起禱告、敬拜神。將基督教信仰成功傳遞給下一代的關鍵並不是通過更多的青少年營會,或者更新潮的牧師,而是聖靈透過父母的養育所成就的工作,父母要花時間與他們的孩子分享自己的信仰。」
箴言22:6如此說到,「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雖然這是一個對可能性的描述而不是一個承諾,但這些新的研究證實了這種可能性得到實現的機率很大。鼓勵年輕人培養屬靈習慣,可以幫助他們將來維持一生與耶穌的關係。
譯:璐竹,校: JFX。 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New Surveys Find That Religious Schooling Has a Lifelong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