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凱斯·格林(Keith Green,美國福音歌手——譯註)的音樂。我喜歡那激烈而沉重的鋼琴。我喜歡那些字斟句酌的歌詞。我喜歡它的80年代早期風格。我喜歡它的耶穌子民(Jesus People)風格。我喜歡它的激情。
是我父親最初向我介紹了格林,經常是在我們從學校開車回家的路上。在我看來,格林作品的巔峰應該是《綿羊和山羊》("The Sheep and the Goats")。
在這首歌中,格林唱出了耶穌在馬太福音25章31-46節的比喻。在那段經文中,耶穌把對世界的最後審判描述爲牧羊人把公義的綿羊和不公義的山羊分開。牧羊人區分這兩組人的方法是查驗他們對「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所表現出的犧牲之愛(馬太福音25:40,45)。
格林的歌詞非常貼近經文的內容。然而,在這首歌的最後一句,格林對這段經文做了最後的評論:「我的朋友們,根據這段經文,綿羊和山羊之間唯一的區別是他們做了什麼和沒有做什麼。」
這些話震撼了我的童年世界,因爲它們點出了我的假冒爲善。在我年輕生命的那一時刻,我是一個認信的基督徒,但實際上我離耶穌很遠。我聲稱愛耶穌,但我並沒有像祂那樣的愛心。因此,這首歌讓我感受到我沒有愛的假冒爲善所帶來的令人不安的沉重感。
沒有什麼比假冒爲善更醜陋的了,不是嗎?尤其是基督徒的假冒爲善。沒有什麼比一個不愛別人的認信的基督徒更讓人沮喪、不誠實和迷失方向的了。
爲什麼基督徒的假冒爲善如此困擾我們?爲什麼認信的基督徒沒有愛的罪會讓人感到迷失方向、不和諧,以及(如果我們不小心)帶來幻滅?
最重要的是:爲什麼牧人恨惡沒有愛的假冒爲善?
從馬太福音第25章中似乎可以看出,犧牲的愛對基督徒來說是最合適的。這是好牧人將他的綿羊與山羊分開的基礎。
然而,我們並不只是從馬太福音這樣的經文中推斷出這種合適性。我們看到它在整個新約中得到了明確的闡述。在約翰福音第13章中,耶穌宣稱:「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5)。
耶穌說得再清楚不過了。我們愛別人(尤其是「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 的方式很重要。這很重要,因爲它使我們與眾不同。這很重要,因爲這種愛是牧人區分他的綿羊和山羊的方法。這很重要,因爲進入天父的國至關重要(馬太福音25:34)。
所有這些都提出了另一個問題:在什麼意義上這至關重要?如果我們不能掙得我們的救恩,那麼耶穌爲什麼在馬太福音25章中說這些?換句話說,綿羊和山羊的真正區別是什麼?
雖然我喜歡格林的歌,尤其是《綿羊和山羊》,但我認爲這首歌的最後一句話有誤導性。
公義的綿羊和不公義的山羊之間的唯一區別不是他們做了什麼或沒有做什麼。區別不僅僅在於外在的特徵。綿羊和山羊有不同的DNA。這種差別是細胞性的。它們是不同的物種。
是的,綿羊和山羊之間有外部差異。是的,我們能夠根據這些外部差異來區分兩者(「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但是我們必須小心,不要把症狀和原因混淆。我們必須小心,不要將果實與根基混淆。我們必須小心,不要把羊毛和DNA混爲一談。
新約聖經一貫明確地指出,我們愛別人的方式具有永恆的意義。沒有錯,義人將根據對他人真正的愛而得以與不義的人分開。然而,這種犧牲的愛並不是公義這一新本性的原因。它是接受新本性所結出來的必然果子。
犧牲的愛是區分綿羊和山羊的真正羊毛。擁有真正的羊毛並不能使你成爲一隻綿羊。但作爲一隻綿羊,你會擁有真正的羊毛。
因此,當基督把綿羊和山羊分開時,祂是根據必然的結果的存在而把他們分開的。是的,我們可以通過犧牲的愛的存在來識別真正的歸信。但我們絕不能相信我們的犧牲的愛會導致真正的歸信。犧牲的愛對於重生來說,就像真正的羊毛對於成爲一隻綿羊一樣。
彼得表達了這一現實,他要求信徒「從心裡彼此切實相愛」,因爲他們已經「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彼得前書1:22-23)。
愛別人的誡命是真實的。但它絕不是爲了讓我們憑自己的力量去遵守。彼得非常清楚地指出:犧牲的愛是不能朽壞的種子所必然結出的果子。
犧牲的愛不是罪之死的臭味,而是復活的新受造物的香氣。犧牲的愛不是叛逆之子沾滿污垢的抹布,而是浪子重獲新生的漂亮袍子。犧牲的愛不是不義山羊的膚淺禮節,而是真正綿羊的真實而持久的羊毛。
犧牲的愛不是從巴比倫的爛根上長出的凋零的花朵,而是不壞的種子所結出的美麗、永恆和必然的果子。
譯:Jeff;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The Real Difference Between Sheep and Go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