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生活
有「共鳴」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2019-07-02
—— Abigail Dodd

「和她聊天很快樂——總是有那麼多共鳴。「

「我好喜歡她的Instagram帳號。很有趣也有很多共鳴點。「

「她是我最喜歡的老師——聽她講故事很有心靈相連的感覺!」

稱一位女性有「共鳴」(relatable)往往是對她的高度讚賞。「尋求共鳴」背後的意思很明顯:與交流對象建立起情感的連接點。也就是說在某些日常掙扎與尷尬處境中將自己與交流對象等同起來。有共鳴意味著對方不是讓自己覺得高高在上俯視眾人,也意味著看對方是平常的(而非超人)、也是真誠的。

在這個數字化時代,我們的感官充斥著精心篩選與修飾過的信息,倍感壓抑。這讓追尋共鳴成爲了一種宣泄。就好像是將那些完美圖片的帷幕打開,讓人看藏在背後的日常瑣事:髒衣服要洗、糟糕的日子要扛、班要去上。我們都知道自己是某個笑話的笑點,但我們不喜歡去講這個笑話,在這一點上我們都一樣。

從好的方面來講,尋求心靈的相連是一種誠實的謙卑,目的是對他人放下身段,提供一個建立關係的起點。從壞的方面來看,那是一種渴望,渴望他人承認與自己有同樣的罪,以給自己一個開脫的藉口,這是一種狡辯和操控。

尋求共鳴的危險

「哦,你也會衝你孩子大喊大叫的?那我放心了。哈哈,我們都一樣。」

「什麼?飯點到了,你卻倒一杯酒享受生活,叫其他家人自己去找吃的?我也會啊!天天給整家人忙吃的煩都煩死了。哈哈哈哈,和你太有共鳴了!」

「怎麼,你已經連續四晚在Netflix上掃劇欲罷不能了?我也是,太像了!」

很不幸,這種尋求心靈相通的方式並不會將遮羞布掀到足夠開,使人們切實體驗到互相的罪,或者使他們相互陪伴走上悔改與和解的道路。

而且通常分享糟糕經歷時,分享內容也是精心加工與篩選過的。人們會誇大幽默的成分而規避罪的後果。因爲分享自降身價的故事,目的終究是讓人們增加對自己的喜歡,而非減少。

這就是尋求共鳴的危險:我們會只去接近(其實會有所保留地)像我們那樣會搞砸事情、或者困在罪中的人們。但是當人們真對我們犯下罪,或我們對他們犯下罪時,我們就不願與他們有真實的關係。

這就是真實的生活。

在基督裡建立相互關係

但作爲寄託希望於神的「分別爲聖者」,女性基督徒相連的方式則不同。我們會有日常的誘惑與考驗需要坦白與分享,並且我們的坦率透明能夠幫助到他人。但只有當這種坦率將我們共同引向我們的救主時,這樣的幫助才會發生。我們絕非只是爲了感慨大家都有這樣、那樣尋常無奇的罪而開懷一笑,而是爲了一起加入不尋常的聖潔之中。這種聖潔來自於那位救我們脫離罪的聖子(加拉太書1:4;提多書2:11-4)。在根本上,我們藉著對神獨生子的信靠,彼此相連於神的家庭中。

我們最深層忠誠的對象,不是表面膚淺的姐妹情,也非共有的罪,而是我們的天父。是祂從罪中釋放我們,用血的代價贖買我們,使我們在基督中相連成爲姊妹。當然,信主的女性也會開懷一笑,但笑的不是帶來死亡的罪。我們笑將要到來的事物,我們笑已經到來的事物,我們笑我們自己,我們笑時懷著清醒的良心。

保羅與教會建立連接有獨到的方式。他在書信中會開門見山地坦白自己的過去,稱自己爲罪人中的罪魁(提摩太前書1:15)。但他並沒有因此而害怕去呼召別人捨棄他們自己,像他那樣地去效法基督(哥林多前書11:1)。許多人傾向於認爲謙卑會向他人暴露自己的缺點。但使徒保羅提供了一幅不同的圖景:謙卑就是離開自己罪的道路,踏上耶穌的聖潔的道路。謙卑是我們對自己無力救贖自己的承認。並且那是對神在我們生命中真實而偉大工作的讚美,使得我們能像保羅那樣對初信者們說:「你們要效法我,正如我效法基督一樣。

當我思考對我生命影響最深長的人物時,發現對我產生影響的並非他們的詼諧幽默和擅講故事,不管那幽默多麼能讓人放下提防,那故事多麼能讓人產生共鳴。其實在許多情況下,他們的經歷與我的毫無交集。比如當彭柯麗(Bestie ten Boom)身陷集中營卻仍心懷滿足時,當伊麗莎白·艾略特(Elisabeth Elliot)一邊承受著喪夫之痛,一邊牧養著謀殺丈夫的人們時,甚至當約翰·派博(John Piper)放棄電視時,我很難與他們找到共鳴點。就算身邊的那些深深影響著我的人,比如母親長期有求必應地辛勤幫人照顧孩子,或是一位親密朋友對帶有絲毫八卦內容的交談都會退避三舍,他們也很難在我心中引起相連感。恰恰是那些不尋常的,無法立即在其中找到共鳴的事,促使我放下對典型、相通、與平凡的渴望,去更大地渴求聖潔,渴求那位成就非凡生活的神。

那些人通過他們的非常之處,召喚我靠近基督:那位給與我們終極關懷的大祭司。祂與我們相連的方式是偉大無比的:祂成爲我們中的一位,爲我們指出一條道路,脫離共有的習以爲常的罪,進入祂非凡喜樂的聖潔。姊妹們,讓我們跟隨祂。


譯:Alex Liu;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When Being 『Relatable』 Does Damage

Abigail Dodd(阿比蓋爾·道茲)擁有伯利恆大學和神學院(Bethlehem College and Seminary)神學碩士。她是雙子城伯利恆浸信會的成員,她的丈夫是這間教會的長老。他們育有五個孩子。阿比蓋爾還是渴慕神(Desiring God)網站的撰稿人之一。
標籤
女性
謙卑
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