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夏,我們帶孩子們去了拉古納海灘(Laguna Beach)。那裡懸崖峭壁,潮汐池星羅棋佈,是我們最喜歡的一個海灘。我們幫孩子們找螃蟹、海葵,還有其他的小生物。這時,我注意到旁邊的大多數人都在忙著一件事:拍照,拍攝者要麼是專業攝影師,要麼是「Instagram男友」。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有拍孕婦照的、訂婚照的、高中畢業照的,還有拍新生嬰兒照的。人們在沙灘、海浪、岩石間擺拍,還不忘更換不同服裝,爭取那黃金時刻的柔和光線。此刻,他們的腦子可能都已經想好了Instagram的文案。
我不是批評那些人在大好風光中記錄人生重要時刻。公開分享自己欣賞神創造的美好世界,這無可厚非。說實話,我自己也經常這麼做。就在這拉古納海灘的潮汐池邊,我也掏出了手機,拍了些照片,還發了幾張上去。
儘管如此,眼前的景象還是讓我感到幾分惆悵。我們身處如此美景,可大多數人花在欣賞大自然上的時間,卻遠少於擺拍或用手機記錄的時間。我們渴望別人看到我們站在美好之地,這種誘惑似乎高過我們真正體驗大自然的渴望。
可是,當我們一旦無法靜心體驗生活,就慢慢地消失了觀察世界的能力。現實不再那麼震撼,美麗也日漸暗淡,這些都淪爲了我們渺小人生的背景板。如果親身感受現實已不如在虛擬世界中「被看到」來得誘人,我們就失去了正確的視角,最終也會迷失人生方向。
「被看見」固然美好,但如果這是人生的主要目標,我們終會失望。要知道,我們並非這世界上最有趣、最美麗、最激動人心的造物。比起「被看見」,正確地觀察世界才更令人滿足:看見神創造的世界中的真、善、美,並因此更深入地認識祂。
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興起,大大加劇了大家想要「被看見」的慾望。在油管、抖音、Instagram等平台上,我們有數不清的方式來吸引他人的眼球:發表政治言論、評測產品、擺拍美照、高談闊論、跳舞、甚至對口型唱歌,不一而足。
其實,人癡迷於「被看見",這種渴望並不是始於社交媒體時代。它只是一場持續數百年之久的精神變革,藉著科技的進步而體現了出來。在這場變革中,人逐漸取代神,成爲衡量一切的標準;而「自我」也逐步展現出神一般的特質,取代了人們對神的集體敬拜。想深入了解這一觀點,不妨讀讀塔拉·伊莎貝拉·伯頓(Tara Isabella Burton)的《自我塑造》(Self-Made)或卡爾·楚門(Carl Trueman)的《現代自我的興起與勝利》( The Rise and Triumph of the Modern Self)。
不管我們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這種「向內看」的傾向、日益突出的個人主義、這個「快來看我」的世界,只能提供一種空虛的虛假超越感。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我們越是把生活重心放在「被看見」上,就越容易陷入痛苦。(對此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喬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的《焦慮的一代》或讓·特溫格(Jean Twenge)的《互聯網一代》iGen)
這個充斥著擺拍、表演、推銷自我的世界,不僅讓我們彼此疏離,還加深了我們的孤獨感。正如韓炳哲(Byung-Chul Han)在《敘事的危機》(The Crisis of Narration)中所說:「保持聯繫並不等同於真正的團結。」他接著寫道:
社交媒體上的「故事」,本質上不過是自我宣傳,其實反而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得更開。與真正的故事不同,社交媒體上的這些內容既沒有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激發不了共情……這些所謂的敘事並不是在講述故事,而是在做廣告。爭搶關注度並不能建立起真正的社區。
在這個追求「被看見」的世界裡,淡漠的人際關係只是我們面臨的諸多匱乏之一。除此之外,我們在其他方面也瀕臨破產:
當然,「被看見」(比如說獲得點讚,享有高瀏覽量,得到他人的認可和肯定,有自我展示的機會等等)——能讓多巴胺飆升。這些確實能帶來短暫的快感,暫時填補我們內心的空虛。但從長遠來看,這種滿足感終究是空洞的,無法真正充實我們的生活。
基督教告訴我們要超越自我,將目光放在真正幸福和人生意義的源泉上:基督和祂的國度。這樣,我們才能看清現實的本來面目,不會被黨派敘事或個人議程牽著鼻子走。這種觀察方式才能真正讓人滿足,可惜我們正在逐漸失去這種能力。
德國天主教哲學家約瑟夫·皮珀(Josef Pieper)在 1990 年就指出:「人類的觀察能力正在衰退。」這裡的「觀察」指的是「感知真實世界的屬靈能力」。皮珀認爲,我們的觀察能力退化,是因爲「可看的東西太多了」。損害我們觀察能力的,不僅是花花綠綠的世界,也包括太多的鏡子。我們不僅被過於廣闊的視野所蒙蔽,也被過於專注於自我的狹隘視野所蒙蔽。過度刺激和自戀都妨礙了我們正確地觀察世界。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重獲真實且富有生命力的視野?我們該如何培養更強烈的渴望去欣賞神創造的美,而不是讓別人看到我們在欣賞美?我們該如何重新以好奇、著迷、驚歎、敬拜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讓神的榮耀不僅僅吸引我們,還能改變我們(林後 3:18)?
首先,我們要在無窮無盡的信息狂流中創造出一個空間,真正地去觀察、去傾聽。別再刷屏,別再發帖,安靜下來,花點時間去真正感受現實。這需要我們去尋找一個不受干擾的空間,享受靜默時刻,這恰恰是硅谷最不希望我們做的事。要克制隨時掏出手機記錄生活的衝動。直接去體驗生活吧。與其對你聽到、看到或遇到的事情發表評論,不如好好思考一下這些經歷。靜默比瘋狂表達更容易帶來頓悟。法國哲學家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說得好:
問題不在於讓人表達自己,而在於給他一些獨處和安靜的空間,讓他最終可能找到值得說的話。壓抑,不是讓人不表達,而是強迫人來表達。沒什麼可說的,有權保持沉默,這是多麼讓人解脫的一件事,因爲只有這樣,才有機會想出那些罕見的、越來越稀少的、值得一說的東西。
我們需要重新發現靜默(而不是不斷表達)的益處,隱藏起來、不廣爲人知(而不是公開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好事。當我們開始不求關注,不再不停地表演,不再爭搶別人的注意力時,觀察的慾望自然會增長,渴望被看見的想法會慢慢減少。我們與基督的親密關係往往會因此加深(參見約翰·斯塔克(John Starke)的《雷聲的隱密處》[The Secret Place of Thunder])。
我的意思是完全不要分享度假照片,再也不要在美景前自拍嗎?不是的。我只是想提出一種更有意義、更能榮耀神的生活方式:把觀察放在「被看見」之前,把認識聖潔的神置於善變的大眾關注之上。
具體來說——我也是在說自己——這意味著要克制衝動,不要一遇到美麗風景就立即發佈動態更新;這意味著每當腦子裡冒出新奇觀點時,不要馬上在社交媒體上廣而告之。這意味著我們應該去更多地方,讀更多書籍,進行更多「不公開」的交流:不發佈、不表演,只是單純地與身邊的人一起體驗,或者與我們想分享這些經歷的人(比如遠方的親人)通過發送照片、視頻通話,甚至是寄明信片來分享。
作爲基督徒,我們應該樹立榜樣,抵制社交媒體的技術壟斷。我們越是想被「刷屏大眾」看到, 就越會受到技術壟斷的操縱。相反,我們應該以敬畏神,真誠地關注神的世界,盡心盡力地探索它,因爲世界彰顯了祂的榮耀(詩 19:1)。我們應如此沉醉於日落、瀑布、潮汐池美景,而根本就忘了拍照,或者即使拍照的話,也是爲了記住在某一時刻親眼目睹這種美的經歷。
這樣做不僅能向身邊的人展示一種更好的生活方式,還能增進我們作爲受造的智慧,讓我們對造物主的榮耀油生敬拜之心。
譯:變奏曲;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Seeing Reality Is Better than 『Being S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