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種關於人類社會如何健康興盛的新觀點進入了教會:關顧自我。「關顧自我」(self-care)是現在討論個人和精神健康時最常用的術語之一,對不同的人來說有不同的意義。它可以用來指某個基本需求,如睡眠和運動;也可以指參與一個新的派對,或者前往叢林參加爲期三天的禱告退修會。
從表面上看,「關顧自我」似乎理所當然,我們當然需要照顧自己。但是,如果關顧自我的文化信息沒有被聖經中的彼此關顧原則重塑,這一文化就會對我們個人價值觀和教會文化產生負面影響。將對自己的關顧置於對他人關顧之上的教會將收穫淺薄的成員關係、誤解成聖,並且在福音事工上很容易自滿。
當我們不再爲自己而活,而是因爲有一顆得了重生的心去關顧他人時,福音之美就會得到彰顯(林後5:11-21)。畢竟,屬靈成長始於內心,但它通過有意表達對他人的關懷而體現出來(西3:1-4:6)。
這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當然,教會應當鼓勵大家優先關顧自己的屬靈健康,但同時也要謹慎,以免我們忽視了地方教會在實踐新約中「彼此」「互相」命令時能夠帶來的美好和歸屬感。
沒有彼此關顧的自我關顧很少能產生深刻而敞開的關係,它反而會促進孤立和自我保護。如果這種傾向沒有得到解決,教會就會成爲一個充滿一個個個體而非弟兄姊妹的地方。教會領袖必須有一個持之以恆的委身:發展整個基督的身體,而不僅僅是部分肢體。全人的成長發生在教會整個身體的成長當中。
屬於地方教會將意味著要有彼此之間密切的關係。教會成員不僅應當委身於主日聚會,還應當委身於參與彼此的生活(來10:24-25)。這需要主動、敞開和願意受傷,以彼此關顧爲目標向對方的生命邁進(羅12:3-13)。彼此關懷的動力來自聖經(西1:28-29;帖前5:14),因爲它是靈性成長的需要。教會共同體通過互相幫助理解和應用神的話語來促進成長(西3:16)。彼此之間的投入、鼓勵和訓誡有助於他們共同成聖。
高舉關顧自我會導致教會更多關注個人成長的標誌,而不是集體成長的標誌。雖然屬靈的成長確實發生在個人心中,但我們不能忘記,這種變化是在社群共同體中發生的,其他人的反饋促使我們不是僅僅按照自我設定的準則生活。
我們文化中對自我關顧的癡迷會無意中使個人成長成爲每段友誼的目標。今天很多人受到的試探時避免建立那些會花費他們時間和精力的關係,其他人則追求與對自己有幫助的人建立關係,僅僅向和自己相似的人敞開。
當然,和自己相似的人的確可以在基督徒成聖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在教會中,我們需要建立基於相同聖經原則的同輩關係。但從長遠來看,這些既給予又接受關顧的普通友誼是我們成長和變化中最有意義的部分。
忽視彼此關顧的試探不僅影響我們與教會中人的關係,也影響我們與教會外之人的關係。
傳福音往往讓人覺得要求很高,令人望而生畏。過分強調自我關顧可能會阻礙傳福音的努力,因爲這對很多基督徒來說感覺要求太高,成爲重擔。但是,當一個基督信徒帶著福音的盼望與失落的世界互動時,他或她的屬靈成長和健康會得到幫助。逃避傳福音(或只是想讓它變得更容易)不會導致教會內外的興盛。相比之下,忠心地傳福音會帶來喜樂。
我們的門訓之旅必須是全面的。不要讓對自我關顧的過度關注使你的教會偏離方向。在你的教會中培養各種關係,既能發展自我,又能建立基督的身體。
譯:DeepL;校:SMH。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In an Age of Self-Care, Prioritize the Church's Mutual 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