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神学
爲要得著基督,被呼召去受苦和喜樂
2018-09-07
—— John Piper

腓立比書3:1-14

弟兄們,我還有話說,你們要靠主喜樂。我把這話再寫給你們,於我並不爲難,於你們卻是妥當。應當防備犬類,防備作惡的,防備妄自行割的。因爲真受割禮的,乃是我們這以神的靈敬拜、在基督耶穌裡誇口、不靠著肉體的。其實,我也可以靠肉體;若是別人想他可以靠肉體,我更可以靠著了。我第八天受割禮;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憫支派的人,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就律法說,我是法利賽人;就熱心說,我是逼迫教會的;就律法上的義說,我是無可指摘的。只是我先前以爲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爲至寶。我爲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爲要得著基督;並且得以在他裡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義,乃是有信基督的義,就是因信神而來的義,使我認識基督,曉得他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或者我也得以從死裡復活。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所以得著我的:或作所要我得的)。弟兄們,我不是以爲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

聖經應許說神的子民會有苦難

這幾週我講的主題,是爲苦難做好預備。這不單是我的個人感受,認爲現今的世代邪惡,走義路要付出代價,而是因爲聖經明說,上帝的百姓一定會遭受苦難。

比如,使徒行傳14:22,保羅告誡那些年輕的教會說:「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耶穌也曾說:「他們若逼迫了我,也要逼迫你們」(約15:20)。還有,彼得也說過:「親愛的弟兄啊,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不要以爲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彼前4:12)。換句話說,我們不應該把苦難當成奇怪的事情;它乃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甚至,保羅很清楚地指出(提後3:12),「不但如此,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裡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

因此,我認定聖經中的這個真理:我們越是認真和懇切地要成爲世上的鹽和光,要爲主贏得未得之民,要揭發黑暗勢力和惡行,要鬆開罪惡與撒但加在人身上的捆綁,就越會遭受苦難。因此我們要做好準備,也因此,幾個星期以來,我正努力根據一些經文,傳講這方面的信息,來幫助大家更好地預備自己。

這些講道信息要探討的,就是上帝在我們的苦難當中,要成就他所設計的四個目的。第一個就是道德方面或者說屬靈層面的目的:在苦難中我們會更加全面地把盼望放在神的身上,並且更少地把信心放在這個世界的事物之上。第二個目的,就是在親密關係的這個層面上:當我們去分享基督的苦難時,就得以更好地認識基督。而這正是我們今天要來關注的。

爲著與基督更加親密這個目的

藉著教導我們、指示我們知道,苦難的目的是要讓我們與基督建立更深的關係,上帝幫助我們做好準備,去面對和承受苦難。當你去分享基督的痛苦時,就會更好地認識他了。一般來講,那些深沉甜美地表達基督的寶貴的人,都跟基督一同經受過深重的苦難。

傑瑞•布里奇斯,生命中的苦難

在《信靠上帝,即使生活傷害了你》(Trusting God, Even When Life Hurts)一書中,傑瑞•布里奇斯對苦難以及通過苦難加深我們跟上帝的關係,有深刻的認識,對我們很有幫助。他剛滿14歲的時候,意外地聽到母親在隔壁房間喊叫,而當他跑過來,母親已經生命垂危了。而且,傑瑞自己身體也不能適應正常的運動,幾年前他的愛妻又得癌症去世了。他一直在福音機構導航會(Navigators),服事上帝,可這樣的服事並沒有讓他免除那些人間疾苦。他之能夠用深邃的筆調來書寫苦難,正因爲他真切地和基督一起走過苦難的深谷。

賀雷修斯•伯納,生命中的苦難

大概一百年前,賀雷修斯•伯納,一位蘇格蘭牧師和讚美詩作者,寫過一本小書《哭泣的夜晚》(Night of Weeping)又名《當上帝的兒女受苦》(When God's Children Suffer)。他說寫作的目的是,「爲要服事眾聖徒……使他們得以承受各樣的重擔,纏裹他們的傷口,並且至少擦乾一些眼淚。」作者寫出這樣一本和緩、深刻而充滿智慧的書,一點不奇怪。

因爲作者一直在試煉中尋求益處,他最怕的是,這些患難會叫人心腸更加剛硬。他試著在每一樣痛苦中更親近神,更認識神——他坦承直到現在,自己對上帝仍然認識太淺。

布里奇斯和伯納告訴我們,苦難帶領我們深觸上帝之心。上帝往往會向那些遭受苦難的兒女特別啓示出他的榮耀。

約伯,司提反和彼得的話語

歷經苦難後,約伯最後對上帝說,「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伯42:5)。約伯是敬虔和正直的人,蒙神喜悅,但是,在平穩安逸中認識到的上帝,和在經歷極大苦難後所認識的上帝,區別就在於「風聞」與「親眼看見」。

司提反因信仰被捕,遭受當權者審判,他藉機爲自己申述,講了一篇道,那些宗教領袖聽後異常憤怒,咬牙切齒。要把他拖出城外,用石頭打死他,就在這時,路加記著說,「但司提反被聖靈充滿,定睛望天,看見神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神的右邊」(徒7:55)。真的,那些跟基督一同受苦的人,會經歷某些特殊啓示和奇妙的親密關係。

彼得也是用類似的方式來描述的,「們若爲基督的名受辱罵,便是有福的;因爲神榮耀的靈常住在你們身上」(彼前4:14)。換言之,上帝的靈和榮耀,會特別臨到那些爲他的名受苦的兒女,與他們同在。

對該段經文所作的三個觀察

所以我今天會集中分析苦難中的這個親密關係。聖徒遭受苦難的目的之一,就是跟上帝的關係會變得越來越「非正式」,越來越少虛僞和距離,更加個人化、真實和親密,更加貼近與深沉。

在這段經文(腓3:5-11)中,我希望大家都能至少看到三件事:

  1. 首先,保羅翻轉了自己的價值觀,預備好去面對苦難;
  2. 其次,保羅爲順服基督而甘願付出代價,這代價就是經歷苦難和承受虧損;
  3. 第三,保羅在這一切當中的目標,就是要得著基督:去認識他,並且得以在他裡面,享受一種更加親密和真實的相交——遠勝過他跟摯友巴拿巴與西拉之間的團契。.

1. 保羅爲患難而做的準備

在第5、6節,保羅列出了成爲基督徒之前,他擁有的那些特權和榮譽。他點明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和引以爲豪的血統,他乃是純正的亞伯拉罕的後裔,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光這一點就足以帶給他很大的益處,使他有很大的優越感和自信心。他可是上帝的選民以色列人啊。然後,他又提到三件事,是成爲基督徒之前,最能夠顯明他身份和地位的,最讓他心中沾沾自喜的(從第5節的末尾處開始):「就律法說,我是法利賽人; 就熱心說,我是逼迫教會的;就律法上的義說,我是無可指摘的。」

保羅在遇見基督之前的那些價值

這些曾經的生活,曾賦予保羅人生意義和價值,是他的收穫,他的命運,他的喜樂所在。每個人都有值得自豪之處——而保羅屬於法利賽人,那可是精英階層,律法的維護者;而且他比其他法利賽人更熱心,帶頭去逼迫他認爲的上帝的敵人,就是耶穌的教會,並且在遵行律法上,他完全無可指摘。他在同類人中出類拔萃,贏得讚賞,甚至敢在神面前自誇——至少他自己認爲——因爲他在遵守律法上無可指摘。

後來,他在去大馬士革的路上遇見了基督,永生神的兒子。基督告訴他,日後他將遭受許多苦難(徒9:16)。從此,保羅開始爲此做準備。

保羅把他先前的諸般價值當做是有損的

在第7節,保羅告訴我們,他是如何預備的,「是我先前以爲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面對自己先前在宗教界的上層地位(作爲法利賽人);面對自己遵守律法的激情以及因此享有的那種道德優越感與自豪感,保羅又是如何來預備自己去面對苦難呢?他的辦法是,把自己的世界,自己的價值觀徹底顛覆:「我先前以爲與我有益的 (無論是什麼,正如第5-6節列舉的那些方面),我現在…… 都當作有損的。」

成爲基督徒之前,保羅有一本分類賬,上面有兩大欄目:左邊寫著:收益,右邊寫著:虧損。收益欄中是第5節和第6節列出的從人而來的榮耀。虧損欄中,則是那可怕的前景——耶穌真的是彌賽亞,並且贏得了人心,猶太人都去信從他。然而,當他在去往大馬士革的路上遇見又真又活的基督時,他就拿起了一根粗大的紅色鉛筆,把原先的收益欄改成虧損欄,虧損欄改寫上「收益」兩個大字,下面只填了一個名字:基督。

不僅如此,對比今世生命價值與耶穌的偉大之後,保羅進一步跨越在5、6兩節列出的那些事物,甚至願意拋棄一切,唯獨把基督放在首位。正如第8節所說:「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爲至寶。」他開始只把那些先前以爲有益的事物當做有損的,但末了時卻說,要將「萬事」都當作有損的,爲了得著基督。

正常的基督徒信仰

這就是保羅眼中基督徒的意義。有人可能以爲,保羅只是一個特例,但請大家注意17節他所說的話,這話帶著使徒權柄,「弟兄們,你們要一同效法我。」可見,這不是保羅的特例,而是基督徒的一般要求。

保羅在這裡告訴我們,要把耶穌的教導活出來。比如耶穌說過,「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人遇見了就把他藏起來,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太13:44)。成爲基督徒,就意味著找到了基督,發現他(這位天國的君王)真是一個藏寶箱,裡面充滿著神聖的喜樂,於是甘心樂意地要得著他,把世上一切其它事物都當做有損的。「那人就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

路加福音14:33還有一段耶穌的話,「這樣,你們無論什麼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門徒。」換句話說,成爲耶穌的門徒,就意味著在一切所得上,寫上「虧損」兩個紅色大字——也包括世上所有的其它事物。

在實際生活的層面這意味著什麼呢?

那麼,這在實際生活的層面上,意義何在呢?我認爲這裡有四層意思:

  1. 這意味著,當我被呼召,要在基督與世上的事物中間作出抉擇,我會選擇基督。
  2. 這意味著,我會以一種更貼近基督的方式,對待世界,以便更多得著基督,並且,藉著使用世上的物品,更好地享受基督。
  3. 這意味著,我對待世上事物的方式,要顯出它們並不被我看重,基督才是我的至寶。
  4. 這意味著,即使失去某些甚至全部世上的東西,我也不會失去我的寶藏、喜樂和生命,因爲基督才是我的一切。.

誠然,這就是保羅靈魂深處所思所想(第8節):「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爲至寶。」基督就是一切,其它都是有損的。

爲什麼這個方式可以讓人預備好受苦呢?

現在,讓我們先退回到之前討論的主題。我還是談這第一個要點:我說,這正是保羅預備迎接苦難的方法。爲什麼這麼說呢?爲什麼說基督徒在生命中除基督以外,都要寫上「虧損」二字,是預備面對苦難的方式呢?

答案在於對苦難的認識:當世界提供給我們享受的東西(比如名譽、尊榮、工作、錢財、配偶、性生活、孩子、朋友、健康、力量、視力、聽力、成就等等,無論是好是壞)被拿走(或藉著暴力、環境,或出於自己的選擇),我們會痛苦。但是,假如我們已經跟從了保羅的榜樣,遵循了耶穌的教導,並且把萬事都當做有損的,爲了得著基督那超越萬有的價值,我們就已經準備好面對苦難了。

如果,在成爲基督徒時,除耶穌之外,你已在這世上一切事物上,寫下紅色大字「虧損」,那麼,當基督呼召你放下其中某些事物時,就不會讓你覺得奇怪,或以爲是出乎意料之事了。儘管,可能有巨大的痛苦悲傷,有眼淚,正如耶穌在客西馬尼園所遭遇的,但是我們會有所準備。我們會知道,基督的價值要遠遠超過世上萬物,並且,當喪失一些事物的同時,我們會更多得著基督。

2. 保羅在苦難方面的經歷

因此,第8節後半部分,保羅從預備受苦,轉到了真實的受苦。「……我爲他(爲著基督) 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爲要得著基督。」我們下個星期再仔細分析這一點:保羅已經歷到那麼多真實的損失(他本來可以正常享受的),這世界提供的利益和安逸,以致於他能夠誠懇地說,他不僅僅是「看」萬事爲損失;而是實在的遭受著那些損失的人。他已經藉著顛倒自己的價值觀,做好了預備,現在呢,他正在經受考驗和試煉。看看他是否真的看基督爲至寶。

3. 保羅在患難中的目標(以及上帝的目的)

所以,最後我要再次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保羅在患難中的目標,以及上帝在其中的目的上面。爲什麼上帝要這樣命定,並且保羅也願意接受,就因爲做基督徒就意味著要受虧損。

在這些經文中,保羅已經反覆給我們答案,以免我們迷失其中的要點。他並不是被動承受虧損,而是懷有明確目標,就是要得著基督。

  • 第7節:「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
  • 第8節前半句:「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爲至寶。」
  • 第8節中間:「我爲他已經丟棄萬事。」
  • 第8節後半句:「看作糞土,爲要得著基督……」
  • 第9節:「……並且得以在他裡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義,乃是有信基督的義,就是因信神而來的義……」
  • 第10節前半句:(依然把他的目標設定爲願意去接受萬事之虧損)「……使我認識基督。」
  • 第10節後半句至第11節(列出了認識基督所意味著的四個具體的方面):

1. 「……曉得他復活的大能」;並且

2. 「曉得和他一同受苦」;

3. 「效法他的死」;

4. 「或者我也得以從死裡復活。」

換言之,那讓保羅有能力承受損失的,就是他的確信:雖然失去許多可貴的東西,卻能獲得更寶貴的耶穌基督。

這種「獲得(得著)」在兩個地方被稱作「認識」——第8節前半句:「……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爲至寶。」第10節:「使我認識基督。」這就是苦難中的親密關係。我們願意認識他嗎?我們想跟他建立更加個人的關係、交往更深、更真實地面對他,並且和他更加親密,以致於看萬事爲有損的,爲要得著這最大的財寶嗎?

如果願意,我們就算是預備好接受患難了。如果不願意,或是還沒預備好,那麼苦難可能出乎意料地降臨,而我們會起來對抗,甚至背叛神。甚願慈悲憐憫的主打開我們的眼睛,看見在「認識基督」當中所蘊含的,那極重無比的價值!

John Piper(約翰·派博)是「渴慕神」網站(DesiringGod.org)的創始人及導師,伯利恆學院和神學院(Bethlehem College & Seminary)校長。他在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里斯市的伯利恆浸信會(Bethlehem Baptist Church)擔任牧師三十三年,著有五十多部書籍,包括《渴慕神 : 論禁食禱告》、《十點十分的盛宴》、《思想的境界:讓頭腦被靈性的激情點燃》等。
標籤
釋經講道
苦難
耶穌基督
腓立比書
渴慕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