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天,海倫娜·克施納(Helena Kerschner)的「去變性」故事引起了轟動。海倫娜詳細介紹了什麼誘使她想要尋求變性,以及她最後如何想要回轉自己原先的性別。她開始的時候對自己的身體感到不自在,並陷入了飲食紊亂。她變得與朋友和家人疏遠了。在谷歌上點擊幾下,她就進入了一個準備歡迎和接受變性人的網上社區。最後,她認識到,質疑自己的性別認同會使她在社交網絡中的地位得到更大提升。於是她改變了自己的穿著,開始束縛自己的胸部,18歲時,她開始服用大劑量的睾丸激素。
當她這樣做的時候,她從社工、心理學家和朋友那裡聽到的說法是,變性最終會使她不再抑鬱。然而,海倫娜現在寫道,真正的結果是「更加糟糕地與真實脫離,完全不知道是什麼令我如此悲傷、恐懼和難過。」
作爲父母,我們有多少孩子能說出與海倫娜相似的不安全感和掙扎?現在想像一下,如果你的女兒感受到這些東西,然後有人向她承諾,變性會讓她離開孤獨感,以此換取歸屬感。你能感到這一說法的吸引力嗎?在人生的這個階段、在歷史的這個時期,我們的孩子是特別脆弱的。我們能爲他們做什麼?
性別意識和性問題在當今青少年當中無處不在。無論是通過社交媒體、課堂教學,還是朋友的敘事,都是與同一謬論交戰的前線: 你身份的核心是你的性別認同,你可以創造你自己。
美國基督徒父母的問題不是要不要,而是如何與我們的孩子談論變性意識形態。本文想要給出三種具體的方法,幫助父母們反駁那些可能影響孩子理解性別的邪惡想法。
目前的性別意識形態通過放大和利用大多數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掙扎(而且令人欣慰的是,他們後來往往會忘記這些掙扎),進入孩子們的心靈。
作爲父母,我們可以幫助我們的孩子認真對待任何焦慮、抑鬱、孤獨或自我傷害的跡象。這一代人正以驚人的速度經歷著各種心理健康問題,他們需要我們的關注、時間和干預——但不是虛假的承諾——即如果他們能變成另一個性別,他們所有的痛苦就會消失。
我們的孩子還需要得到我們的保證:他們在青春期的不安全感、身體不適和社交尷尬的經歷對世界各地的大多數孩子來說都是正常的。父母應該經常說:「你不是唯一有這種經歷的人。我記得我也有類似的感覺。這就是15歲的必經之路,會好起來的,我保證。」
與你的孩子分享自己曾經脆弱的故事,關於你的朋友嘲笑你,或你的父母不停地爭吵,或你有點喜歡的男孩喜歡你最好的朋友,或你如何看著鏡子希望看到另一個自己等等。
如果我們認爲某個問題永遠不會改變,我們往往就會失去希望。兒童和青少年的視野往往非常短淺,孩子們需要幫助,讓他們看到神會在看似死衚衕的地方開出一條新路。
最後,孩子們需要知道,如果他們感到不喜歡自己的性別(性別恐懼症),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感受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會自行消散,不舒服的感覺會逐漸消失。我們會漸漸成長,感受到被造爲女性或男性的自在。如果因此想要變性,這就像田徑跑不快就砍斷自己的腳一樣傻。
性別意識形態(重塑性別以符合自己的期待)沒有什麼實質內容。它建立在虛空的樓閣之上,認爲可以把「性別」從生理特徵上剝離出來,任何人都可以「成爲」自己想要的性別,只需要做一個決定就好了。真的是這樣嗎?
作爲基督徒父母,我們對性別有一個更合乎聖經的理解。我們的信仰告訴我們,神把身體和靈魂結合在一起,成爲一個完整的生命。當「性別認同」把一個「人」與他或她的生理身體切割開來時,基督教則堅持認爲一個人的身體具有意義和目的,是你如何彰顯上帝形像的一個組成部分(創1:27)。人類的生理性別(男性或女性)是神有意設計的,以顯示上帝的形像。我們應該對我們的孩子反覆強調這一現實。
這裡還有很多可以講的,但這些都是爲了引領我們走向榮耀的奧祕: 耶穌是我們的新郎,我們是他所愛的新婦。神如此設計我們的身體,不僅在生物學上有意義,而且在神學上也有意義。正確地理解性別時,我們的男性和女性身份都在向我們訴說著福音。
在這個背景下,我們可以用適合年齡的方式,將神對性別的設計融入到日常對話中。我們可以問這樣的問題:
這些簡單的對話可以打開歡慶性別差異的大門,並不意味著某個性別有更大或更小的價值。它們提供了一個機會,可以反駁變性活動家的暗示:某個孩子的身體是錯誤的。如果一個女孩喜歡爬樹,一個男孩喜歡跳舞,這並不意味著這個女孩應該變成一個男孩,反之亦然。它只是意味著你是一個爬樹的女孩,而你是一個愛跳舞的男孩。正如南希·皮爾西(Nancy Pearcey)建議的那樣,拒絕刻板印象,而不是拒絕你的身體。
當你的孩子接近青春期時,跟他們談論浪漫、慾望、婚姻和性,以及作爲性的自然目的的生育問題。如果你不這樣做,谷歌、抖音、老師和朋友將在塑造你孩子的觀念方面發揮主導作用。以下是幾個對話的例子:
讓我們的孩子(也許還有我們自己)深入思考這些事情很重要,因爲今天的性別意識形態提供了一個替代的福音。我們的孩子感受到自墮落以來所有人的渴望——對復活和關係的渴望。相信並接受一個新的名字、一個新的身份、一個新的身體,一個新的和愛的社區。變性意識形態向我們的孩子提供了這個「好消息」,但它不能兌現。
箴言3:3以這種方式把慈愛和誠實聯繫起來:「不可使慈愛、誠實離開你」。這是對今天的一個重要提醒,因爲Z世代的人不善於聽取真理,除非真理以慈愛爲框架。在他們與朋友的交談中,同情心通常意味著無條件的肯定:「你是你。」同理心是盛行的美德,正如院子裡流行的標語所宣稱的,「善良就是一切。」
作爲一個青少年的父親,我(喬希)有很長一段時間錯過了這一點。在與孩子們的對話中,我試圖先把真理框起來,然後用同情心來調味。但一位青年牧師朋友幫助我看到,對於這一代人來說,如果真理聽起來不那麼親切,就不會有真實感。現在,我學會了從慈愛開始,然後是神的真理如何帶來更大的慈愛。下面是一些例子:
我試圖分享一個清晰的想法,然後靜靜地退後一步(青少年需要時間來思考問題)。然後,我再尋找另一個入口,繼續談話或提出更多問題。
雖然我們基督徒父母應該尋找機會與我們的孩子展開關於性別的對話,但我們也需要知道還有誰在聽他們說話。海倫娜·克施納是其中之一,他們揭露了支持變性的影響者在網上是多麼的誘人和咄咄逼人,尤其是對青少年而言。
在早些時候對羅德·德雷赫(Rod Dreher)的採訪中,克施納提出一個觀點:當孩子想去別人家過夜時,父母會問很多問題。是在哪裡?誰家、還有誰等等。但孩子可能和父母坐在同一個房間裡,和一個陌生人在網上聊天,那個陌生人建議你的孩子使用青春期阻斷劑和性激素,而父母卻對此完全不知情。海倫娜提出了一個問題,你知道你的孩子在哪裡嗎?
也許這才是與你的孩子就性別問題進行定期對話的真正意義所在。了解他們的思想在哪裡,他們的盔甲上有什麼裂縫使他們容易受到性別意識形態的影響,這一點至關重要。但更積極的是,你要給你的孩子一個願景,讓他們的最深層次身份扎根在按著上帝的形像被創造這一強大而美麗的現實之上,無論他們是男性還是女性。
譯:DeepL;校:SMH。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How to Talk with Your Kids About Transgender Ide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