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神学
釋放聖經這頭猛獅
我們如何知道聖經是真的
2022-07-12
—— Michael Kruger

摘要

相信聖經是神的話語,這並不需要大量的歷史證據,雖然這些證據很有幫助。對聖經可信度最好的辯護就在聖經本身裡面。從初代教會開始,基督徒已經認識到聖經的權威是「自證」("self-authenticating")的,這意味著聖經本身就帶有某些證明其神聖來源的特質,這些最有力的特質之一,就是聖經的一致與和諧:聖經書卷不僅自身內部一致,與先前的啓示、聖經的整體故事也是一致的。


對教會健康(及個別信徒的屬靈景況)來說,有幾個特質比對聖經權威與默示的強力信念更爲重要。正如保羅提醒提摩太:「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提後3:15),當然耶穌自己也清楚證明了話語的核心地位:「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4:4;參申8:3)。

即便如此,有聖經正統教義是一回事,能爲這教義辯護和抵擋攻擊又是另一回事。如果被問及我們爲何相信聖經是神的話――在我們目前的文化時刻,這也許是有關聖經最常見的問題――基督徒必須有一些答案,然而這正是許多基督徒卡住的地方。因爲他們一直確信唯一受人尊敬的答案,就是有關聖經真實性歷史證據的一份近乎詳盡的清單,而且由於沒有研究(可能也不會研究)此類證據,他們往往不了了之,能做的就是將懷疑論者轉介到專家那裡,希望有最好的結果。

然而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記住,歷史證據不是我們知道聖經來自神的唯一途徑。事實上,歷史上的基督徒往往訴諸另一途徑,不僅更方便,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對一本自稱是神話語的書來說也更爲合適。基督徒認爲聖經是自證的,也就是說聖經有某些內在的特性或屬性表明它來自神(注1)。說穿了,我們可以從聖經本身知道它是神的話。

自證的聖經

儘管「自證的聖經」對現代人來說聽起來很奇怪,但在信仰早期的幾個世紀裡情況並非如此,在那時護教學是在充滿敵意的希臘羅馬世界生存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雖然最早期的基督徒使用各種論點來爲聖經默示辯護(諸如來自預言應驗的明證),但他們都渴望承認聖經是其自身最好的證據。例如,亞歷山大的革利免就將聖經視爲等於哲學上的「第一原理」,從而能夠驗證它自己(注2)。革利免認爲那些有信心的人在聖經中聽見「神的聲音」,可以作爲「不能被質疑的證明」(注3),並且他堅持認爲「主的聲音……是所有證明中最可靠的」(注4)。

革利免的自我驗證進路自然源自他的神學信念:聖經作爲神的聲音,是最終的權威。當涉及到證明最終權威的真理時,人們就不得不訴諸於最終權威。事實上,如果一個人試圖訴諸別的權威來證明一個終極權威,那麼這只會證明它不是真的終極權威。因此,顧名思義,終極權威一定是自我證實的,這就是爲什麼神發誓時,是「指著自己起誓」(來6:13)。

革利免並不孤單,俄利根更清楚地闡述了這種自我驗證的進路:

如果任何人思考先知的言論……可以肯定的是,在閱讀和勤奮研究的過程中,他的思維和情感會被神聖氣息觸碰,他會認識到自己正在讀的話不是人類的言論,而是神的語言。(注5)

在別處,俄利根堅稱舊約先知「足以在人和閱讀他們話語之人的心中產生信心」(注6)。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按照俄利根的說法,僅僅閱讀(或聆聽)聖經,就能讓人接觸到它的神聖特質;如果這個人有聖靈的幫助(就是俄利根所謂的「神聖氣息」),那麼它就會看見這些特質的真面目:神自己的話。

事實上,僅僅閱讀聖經、領會其神聖特質,就是外邦哲學家塔提安(Tatian)改信基督教的方式,在尋求「發現真理」的過程中,他描述了自己如何相信聖經是來自神的:

語言的質樸氣質、作者不矯揉造作的性格、未來事件預知的展現、律例的精良特質引導我相信這些(經文)……還有,我的靈魂受神教訓,我發現前一類(異教)著作帶來定罪,但這些(經文)結束世上的奴役。(注7)

這些教父背景解釋了改教家爲何同樣委身於聖經自我驗證的進路。意料之中的是,加爾文一馬當先(注8),在他之後是威廉·惠特克(William Whitaker)(注9)和約翰·歐文(John Owen)(注10),後來的改革宗思想家也緊隨其後,包括弗朗西斯.特雷丁(Francis Turretin)(注11)、約拿單·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注12)和巴文克(Herman Bavinck)(注13)。

聖經的一致與和諧

所以,若聖經帶有神聖的特質或屬性,表明它來自神,那麼這些特質究竟是什麼?一般而言,神學家指出了三點:(a) 聖經的美與卓越、(b) 聖經的能力與功效、(c) 聖經的一致與和諧。事實上,《威斯敏斯特信條》在討論聖經如何「足以證明聖經本身」就是上帝的話時(WCF1.5),就指出了這三點。

即便如此,毫無疑問的是:第三個特質(聖經的一致與和諧),在驗證書卷上扮演了最主要的角色,無論是在早期基督教還是在現代都是如此。說聖經擁有一致與和諧,就是確認任何聖經書卷 (a) 自身內部都是一致的(即沒有內部矛盾)、(b) 與先前的啓示一致(即它是正統的)、(c) 與聖經整體的故事一致,讓我們簡單分析一下其中的每個方面。

本身的一致

早期基督徒認識到神的書卷(因爲來自上帝)不能自相矛盾,畢竟神不能說謊(多1:2)。遊斯丁(Justin Martyr)肯定這基本的原則:「我完全相信沒有經文與另一處(經文)相矛盾」(注14),愛任紐(Irenaeus)贊同道:「神所賜給我們的所有經文,我們應當認定它們完全一致」(注15),提阿非羅也不例外:「所有的先知都和諧地說話,且彼此之間看法一致」(注16),特土良(Tertullian)相當直接:「我現在可以在這表明立場,堅稱一部作品不應該被認定……它沒有表現出一致性」(注17)。

正常情況下,因爲人類是易出錯的不可靠生物,所以在一本書裡發現這般明顯的內部一致,就可以被看作是這本書神聖來源的證據,不僅僅是單一書卷如此(例如路加福音),而當聖經被視爲完整整體時更是如此。人類怎麼可能橫跨66卷不同的書(由近40個不同的作者、歷時數千年、在不同的大陸上寫成的)達成絕對的一致?只有一位神聖的作者能夠做到。

與先前的啓示一致

我們也可以就任一卷書教導的教義來探討一致性的主題,該教義是否忠於前幾個階段神啓示的真理呢?在舊約當中,一位先知的話是藉由與先前的啓示比較來檢驗的(申18:20),新約中我們看到庇哩亞人把保羅的教導與聖經相比較(徒17:10-12)。當我們談到一卷書教義的一致性時,我們只是在主張一卷書必須是正統的,才能確保是來自於神的。

然而,人們可能想知道新約正典完成以前,基督徒是否有正統的標準,是否有斷定正統的辦法?當然有!比如說,早期基督徒藉由把書卷跟舊約比較來檢驗它們,這對使徒來說是教義的基礎,對耶穌自己來說也是一樣。但早期基督徒也透過與「信仰準則」比較來檢驗書卷的正統性,信仰準則基本上是對使徒教訓的簡短總結,讓基督徒簡潔明瞭地陳述他們的信仰內容精華――可算是早期的信仰告白。信仰準則不應被看作是新的啓示,或聖經以外的教導,但在基本上是聖經本身故事情節的總結。憑藉舊約和信仰準則,基督徒就能夠準確清楚地評定一卷書是否是正統的。

當然,我們應該記住,雖然所有的聖經書卷都是正統的,但不是所有正統的書卷都是聖經。一卷書可以是正統的,卻又不是正典的一部份。由於這個原因,正統性只是諸多標準中的最後防線。換句話說,正是因爲一卷書缺乏正統性(和異端的積極存在),才讓基督徒得知它一定不是來自上帝。一個很好的例子是,我們最早的正典清單(被稱爲穆拉多利殘篇)拒絕了僞造保羅寫給老底嘉人的書信,理由是其中包含「馬吉安異端」(Marcionite heresy),「毒藥與蜂蜜混合是不應當的」。

與聖經的整體敘事一致

基督徒相信(依然相信),聖經不僅是由66卷不同的書組成(都有不同的敘事),而且本質上是一本統一的書,有一個支配性的救贖故事。當早期基督徒評估一卷書是否該被接受爲正典時,他們關注的不只是符合教義與否,同時也關注它是否完成了舊約的故事。舊約就像一本沒有最後一章的書、一場沒有最後一幕的戲,基督徒都忙著尋找其真正的結局。

若干新約書卷清楚地表明了這種救贖歷史的連結,例如考慮這樣一個事實:新約正典的第一卷書馬太福音始於家譜。對大多數西方人來說,這沒有什麼意義――事實上家譜常被忽略。但對一個猶太人來講,這可能意義重大。這是馬太發出的信號,即耶穌的故事完成了舊約從亞伯拉罕開始的故事。換句話說,馬太不只是講耶穌的故事,他是根據以色列的故事講耶穌的故事,耶穌是舊約敘事的高潮。

當我們想起在耶穌的日子裡,舊約的最後一卷書本來是《歷代志》(書卷的順序跟我們現在的聖經不一樣),這事實就得到了證實,而《歷代志》就始於家譜。因此,舊約的最後一卷書和新約的第一卷書,開篇都聚焦於大衛的家譜!這使穆迪·史密斯(Moody Smith)宣稱:「馬太明確指出,耶穌體現了(大衛)王朝的恢復,從而體現了以色列的歷史和救贖的歷史。因此,耶穌延續了聖經的敘事。」(注18)

當新約著作與僞造作品比較的時候(特別是僞造的福音書),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新約書卷的救贖歷史特徵。多數僞造的福音書所明顯缺乏的,是與以色列舊約敘事的明確關聯。事實上,一些僞福音書(如多馬福音)根本連敘事都算不上,只不過是耶穌的語錄。像這樣的福音書被拒絕,正是因爲我們不能合理地認爲它們是舊約敘事的相稱後續。

把聖經當作統一的敘事來讀也爲讀者提供了機會,可以把聖經各部分之間聯繫起來。例如值得注意的是,耶穌概括了出埃及記的故事,他作爲一個新摩西,就像第一個摩西一樣,差點在出生時被殺掉(太2:13-15;出2:1-2)、在山上頒佈律法(太5:1;出19:1-25)、從天上帶來糧食(約6:32;出16:4)、有權力掌管海(可4:35-41;出14:21)、爲百姓的罪提供逾越節的羔羊(約1:29;出12:1-7),這種聯繫使我們對所有經卷究竟有多麼明顯的統一驚歎不已。這同樣使我們認識到,沒有人能夠精心安排如此巨大的聯繫網絡,如同我們在聖經裡發現的那般微妙、深奧、令人大開眼界。

於是,在許多方面,所有的聖經書卷(視爲整體閱讀時),給人的集體印象講述著它們的神聖來源。這提醒我們,關於這一點,聖經有一種協同的特質――所有的書卷一起閱讀時你會發現一些東西,是你個別閱讀它們時未必會發現。這就像理髮店四重唱(barbershop quartet)的「第五個音」,只有當所有的聲音合在一起時才會聽見。

自證的聖經帶來影響

我們已經闡明,聖經顯著的一致與和諧是聖經證明其神聖來源的主要特質之一。當然,還有其他的特質是我們在這裡沒有探索的。這一事實對我們的事工、一般的信徒有些什麼影響呢?

首先,它提醒我們,每個信徒都可以知道聖經是神的話,無須成爲聖經考古學、古代抄本或其他種類的歷史證據的專家。這並不是說這些議題不重要(它們在各自方面都很有幫助),只不過這些對一個人知道聖經是來自上帝沒有必要。遺憾的是,很多信徒深信它們是必要的,這讓他們個人對神話語的真理存有疑慮,而不得不依賴曾經研究過這些問題的專家。但如果聖經確實具有這些內在特質,那麼在聖靈的幫助下,所有的基督徒都可以知道它是神所默示的。記住,連外邦哲學家塔提安,也是藉由閱讀聖經開始相信它的真理。

第二,關於說服聖經真理懷疑論者的最佳方法,聖經自我驗證的本質應當重塑我們的想法。如果聖經具有這些內在的特質,那麼表明這些特質的最好方式,就是忠實地教導它和傳講它,或是邀請非信徒來讀它。我們必須釋放聖經,讓它做它被設計好要去做的事:強有力地展現神的榮耀。因此,我們最好認真聽從司布真著名的忠告:

假設一些人都認爲他們必須保護一頭獅子、完全成熟的萬獸之王!他當下正在籠子裡,現在出場的是所有爲他而戰的軍隊士兵。嗯…我應該建議他們……他們應該欣然退後,然後打開門讓獅子出來!我相信這將是保護獅子的最佳途徑,因爲獅子會照顧好自己;爲福音最好的「辯護」就是放福音出來。(注19)

註釋

  1. 對於自我驗證更全面的討論,見邁克爾·克魯格的《正典重審:確定新約書卷的來源與權威》(Canon Revisited: Establishing the Origins and Authority of the New Testament Books) (Wheaton, IL: Crossway, 2012), 88–122. 
  2. 見查理斯·希爾(Charles E. Hill)於「超越一切論證之上的真理」的討論,收錄於D.A. 卡森等人編著,《基督教聖經持久不變的權威》(The Enduring Authority of the Christian Scriptures)ed. D.A. Carson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16), 43–88. 
  3. Strom. 2.2. 
  4. Strom. 7.16. Cf. Strom. 2.4.1: "[We] believe God through his voice."
  5. Princ. 4.1.6. 
  6. Cels. 2.1. 
  7. Or. Graec. 29. 
  8. 約翰·加爾文:《基督教要義》(Library of Christian Classics), 2 vols., ed. John T. McNeill, trans. Ford Lewis Battles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60), 1.7.4–5. 
  9. 威廉·惠特克,《關於聖經的爭論》(Disputations on Holy Scripture)(Grand Rapids: Soli Deo Gloria, 2000). 
  10. 約翰·歐文,「神聖的原創:聖經的權威、自證之光及其能力」("The Divine Original: Authority, Self-Evidencing Light, and Power of the Scriptures"),收錄於威廉.古德(William H. Goold)《約翰歐文選集》(The Works of John Owen)第16卷《教會與聖經》(The Church and the Bible) (Edinburgh: Banner of Truth, 1988), 297–421.
  11. 弗朗西斯·特雷丁,《辯道學要義》(Institutes of Elenctic Theology),與詹姆士·丹尼遜(James T. Dennison Jr.)合著, vol. 1 (Phillipsburg, NJ: P&R, 1992), 89. 
  12. 愛德華滋對此主題完整的討論見約翰·派博(John Piper),《獨特的榮耀:基督教聖經如何彰顯其完全的真實》(A Peculiar Glory: How the Christian Scriptures Reveal Their Complete Truthfulness )(Wheaton, IL: Crossway, 2016). 
  13. 巴文克,《改革宗教義學》(Reformed Dogmatics)ed. John Bolt, trans. John Vriend, vol. 1, Prolegomena (Grand Rapids: Baker, 2003), 452.
  14. Dial. 65.1. 
  15. Haer. 2.28. 
  16. Autol. 3.17. 
  17. Marc. 4.2. 
  18. D.M. 史密斯(D.M. Smith),《福音何時成了聖經?》(When Did the Gospels Become Scripture?) JBL 119 (2000): 3–20, at 7. 
  19. 《基督和祂的同工》(Christ and His Co-Workers,系一篇講道,都市會幕教會,倫敦,1886年6月10日)。


譯:楊忠道;校:JFX。原文刊載於「渴慕神」事工網站:Unleash the Lion of Scripture――How We Can Know the Bible is True.

Michael Kruger(邁克爾·克魯格)是改革宗神學院在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校區的校長和新約教授。他也是新約教授。著有多本書籍。
標籤
聖經
渴慕神
護教學
聖經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