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生活
爲何你應當閱讀《關於基督教,每個青少年都應問(並得到回答)的 10 個問題》
2025-10-06
—— Angie Velasquez Thornton

我對麗貝卡·麥克勞林(Rebecca McLaughlin)的作品情有獨鐘。她那迷人而睿智的文風,無論是對信徒還是非信徒,年輕人還是長者,都同樣吸引著他們。就拿她那本備受讚譽的《直面基督教》(Confronting Christianity)的青少年版來說吧。原版是爲成熟讀者所寫,其中使用的一些例證並不適合青少年(比如納迪亞·穆拉德 [Nadia Murad] 被ISIS團伙強姦的事件)。而青少年版則大量引用了迪士尼、《納尼亞傳奇》《指環王》和《哈利·波特》中的例子。僅這一點,就讓我女兒們從開篇就被深深吸引。

平等對話

我們一家在餐桌旁一起閱讀了《關於基督教,每個青少年都應問(並得到回答)的 10 個問題》[10 Questions Every Teen Should Ask (and Answer) about Christianity ]。正如書名所示,這本書探討了關於我們信仰的 10 個問題,並幫助青少年學會自己回答這些問題。和許多孩子一樣,我們的孩子在公立學校上學,那裡沒有基督徒朋友。他們的信仰在課堂內外都受到考驗。我們希望能盡自己的一份力,讓他們能夠「爲心中的盼望給出答案」(彼前 3:15)。

作爲三個孩子的母親,麥克勞林深入青少年的世界,用他們能理解的語言與他們對話。但她並沒有居高臨下地說教。相反,她認真對待孩子的疑問,並期望他們能夠自己開動腦筋,思考她的論點。

探討身份認同

我們的孩子非常需要這樣的內容!在當前的文化背景下,他們比我們當年更早地面臨信仰的挑戰。例如,她的章節「誰在乎你是男孩還是女孩?」再及時不過了。雖然在《直面基督教》中她也討論了類似的話題,但麥克勞林認識到,對大多數成年人來說,爭論的核心是觀念;然而對青少年來說,這卻關係到他們對自己身份的理解,是他們極爲看重的事情!

性取向

在「爲什麼我們不能同意愛就是愛?」這一章中,麥克勞林坦率地討論了性取向問題。她的表達方式並非不當,而是你可能希望與青少年單獨討論的內容(也就是說,不要在家庭靈修時在年幼的弟弟妹妹面前讀這一章)。作者坦誠地分享了自己受到同性吸引的困擾。她幫助父母和青少年理解,每個人在性方面都是破碎的。她主張教會和家庭應爲那些與同性吸引作鬥爭的人提供庇護所,讓他們無需恐懼或評判,營造出充滿同情與治癒的環境。

探討我們也曾面對的同樣問題

我們的青少年確實面臨著他們這一代特有的問題,但也有一些問題與我們當年所面對的並無二致。我們如何能相信聖經?當我受傷時,神在哪裡?科學是否否定了基督教?是的,這些問題可能正是我們在信仰基督時也曾思考過的。不同的是,如今世界對基督教的態度已經改變。當我還是高中生,思考基督的宣稱時,基督徒被視爲社會中的善的力量。如今,這種看法已不復存在。至少在我的女兒們就經歷過對宗教顯而易見的蔑視。這更加堅定了我們的決心,要爲青少年裝備他們捍衛信仰所需的屬靈武器。

作爲女性學者與青少年對話

這裡還有一個額外的驚喜:雖然向一位擁有劍橋大學博士學位的女性學習,可能不會讓所有青少年覺得有什麼了不起,但我的孩子們卻深受啓發。我的大女兒經常聽到她所尊敬的男性的聲音,無論是在講台上講道的教會長老,還是在青年團契中教導的弟兄們。然而,當她發現女性也可以成爲學者和護教學的專家時,這讓她和妹妹們深受啓發,意識到她們同樣可以用自己的智慧來服侍神。

結語

麥克勞林在每一章的結尾都提供了要點總結。如果你能說服孩子自己閱讀這本書,那再好不過了!如果你像我一樣大聲朗讀給孩子聽,這些章節總結可以幫助分心的青少年(和家長)回憶起章節的核心內容。無論你是讀給孩子聽,還是他們自己閱讀,你都可以通過有聲書、電子書或平裝書的形式獲取這本書。選一種適合你和家人的版本,讓孩子讀這本書。你肯定不會後悔。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加拿大福音聯盟英文網站:Why You Should Read 10 Questions Every Teen Should Ask (and Answer) about Christianity.

Angie Velasquez Thornton(安吉·貝拉斯克斯·桑頓)道學碩士畢業於慕迪神學院(Moody Theological Seminary)。安吉與丈夫丹(Dan)在塞內加爾服事了十年,主要在跨世宣教機構(Crossworld)參與領導力發展事工。自 2017 年 8 月起,他們定居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與兩個女兒一同生活。安吉現任「SOLA」(即加拿大魁北克福音聯盟)婦女事工主任,負責培訓聖經教師。
標籤
養育
青少年
身份認同
同性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