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灵论
神蹟的恩賜與終止論問題
2025-09-25
—— Thomas Schreiner

定義

聖靈的奇妙恩賜——包括使徒職分、預言、方言、醫治和神蹟,在教會早期起到了驗證耶穌信息的作用,但現在使徒根基已經奠定,聖經啓示的正典也已完成,超自然恩賜不再是今天教會機構運作正常和所預期的特徵。

摘要

聖靈的奇妙恩賜——包括使徒職分、預言、方言、醫治和神蹟,在教會早期起到了驗證耶穌信息的作用。這些恩賜與聖經正典有關,都是神啓示的恩賜。醫治和神蹟只是爲了證明使徒信息的權威,而預言和翻譯方言內容的恩賜則爲早期教會提供了所需要的啓示和指引。事實上,新約從未給我們任何理由認爲真預言會有錯誤,這就使它與聖經具有同等的權威性。現在,使徒根基已經奠定,並通過完整的聖經正典傳給了教會,超自然恩賜不再是今天教會機構運作正常和所預期的特徵,啓示不再需要預言。然而,這並不是說今天在宣教前線的事工中神不會按照祂的主權賜下神蹟奇事,也並非否認神仍在行神蹟奇事。


福音派對使徒時代的奇妙恩賜是否延續至今(稱爲延續論,continuationism)或是否已經終止(稱爲終止論,cessationism)存在爭議。五旬宗和靈恩派主張恩賜繼續存在,這樣的立場自 20 世紀初五旬節運動以來獲得了大力倡導,第二和第三波靈恩運動也進一步推動了這一立場。本文將論證奇妙恩賜已經終止,尤其是使徒、預言、醫治、神蹟等恩賜,其次是方言。

救贖歷史

奇妙恩賜之所以已經終止,是因爲它們在救贖歷史中已經發揮了特殊作用,證明了耶穌基督的傳道、受死和復活(徒 2:22;來 2:4)。使徒和與他們密切相關的人行了「神蹟奇事」,來證實他們所宣講的福音(徒 2:43,4:30,5:12,6:8,14:3,15:12;羅 15:19;林後 12:12)。我並不否認神可能會按照祂的主權選擇現今在宣教前線的事工中賜下神蹟奇事(也並不是說神在今天從不行神蹟),但這樣的情況並不普遍。在第一代基督徒中,基督的事工和使徒的話語得到驗證和確認至關重要。教會「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弗 2:20)。教會的根基已經一次永遠地奠定,因此不再有先知和使徒作爲權威的使者發揮功用。正如《猶大書》(第 3 節)所說,這是「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我們在《希伯來書》中讀到,「就在這末世藉著他兒子曉諭我們」(來 1:2)。最終、確定的話語已經宣揚開了,因此不需要使徒、先知和方言,也不需要神蹟奇事來證實這個信息。

聖經正典

我們可以換一種說法:聖經的正典現在已經封閉。作爲基督徒,我們在二十七卷新約聖經中已經有了神最終的權威話語。正典中不會再有新書卷,在歷史終結之前也不再會有新的啓示。我們等待著救贖歷史中的下一重大事件:耶穌基督降臨成就祂的國度。作爲基督徒,關於救贖和成聖我們所需要知道的一切都在聖經中,因此不需要使徒或先知來向我們宣告神的旨意。

這並不是說《哥林多前書》13 章 8-12 節教導隨著正典的結束,恩賜也將終止,只是從救贖歷史的角度提出論據。當我們研究《哥林多前書》13 章 8-12 節時,「完全的」顯然就是基督第二次降臨。延續論者指著這些經文,認爲恩賜將延續到基督再來。這種解讀當然可能是對的。但《哥林多前書》13 章 8-12 節並沒有聲明恩賜一直會持續到基督再來。沒有任何的直接教導說恩賜會消失,這並不應該另我們感到驚訝。關於恩賜消失的教導不適用於哥林多信徒或保羅,因爲他們生活在所有恩賜都活躍的時期。主在他們生活的時代和環境中對他們說話。同樣,我們相信聖經正典,但新約卻沒有明確提到這樣的正典,因爲對第一代基督徒來說這個概念毫無意義。

從使徒職分和預言的論證

上文指出,教會「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弗 2:20)。在新約中沒有使徒繼任者,因此使徒的恩賜已經終止。使徒雅各在《使徒行傳》12 章 2 節中被處死後,他的使徒身份並沒有被人取代。保羅是耶穌基督「末了」的使徒(林前 15:8),自保羅之後就沒有使徒了。第一代教會需要使徒爲耶穌基督作見證,因爲基督教運動剛剛興起。現在根基已經奠定,使徒時代已經結束。如上所述(猶 3;來 1:2),我們擁有一次交付給我們的真道。

教會建立在使徒和先知之上,這一點很有啓發性。保羅在《以弗所書》2 章 20 節中提到的先知顯然是新約先知(見弗 3:5)。使徒和先知都爲教會奠定了根基,既然根基已經建立,現在就不再有說神權威話語的先知了。我們以聖經正典爲最終和唯一的權威。

新約預言無錯誤

有些人不認同預言終止的觀點,聲稱新約預言今天仍然存在(關於預言性質的進一步討論,請參閱《預言》一文)。他們認爲,新約先知的話中摻雜了錯誤,因此預言的恩賜今天仍然存在,但它並不具有內在的權威性也並非毫無錯謬。這裡要提到兩個支持預言存在錯誤這一觀點的論據。首先,那些認爲先知可能出錯的人說,應該鼓勵基督徒查驗預言是否有誤,他們自己並不要判斷先知本身的真實性。其次,亞迦布就是先知犯錯的一個例子,他說猶太人會把保羅捆綁起來交給羅馬人(徒 21:11),但事實並非如此。相反,猶太人試圖殺死保羅,羅馬人從他們手中救了保羅(徒 21:31-36)。然而,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懷疑聲稱預言摻雜了錯誤的說法是錯誤的,因此沒有理由認爲預言的恩賜在今天仍然存在。

第一,那些說新約預言不同於舊約預言之人負有舉證的責任。我們在《申命記》第 18 章中看到,真先知的標誌是他們的預言會應驗。如果他們的預言包含錯誤,他們就會被當作假先知遭到棄絕。耶利米說,假先知預言「託我的名說假預言」,「是虛假的異象和占卜」(耶 14:14)。以西結指責先知「見虛假異象,用謊詐占卜」(結 13:9)。因此,很明顯,舊約先知的預言是毫無錯謬,無可指摘的,而最自然的結論是,新約預言也如此。

第二,那些支持新約預言在領受或傳播過程中摻雜了錯誤的人說,在《帖撒羅尼迦前書》5 章 19-20 節和《哥林多前書》14 章 29 節中,說要查驗預言,而非查驗先知。根據這種解讀,先知即便犯錯,也不應遭棄絕歸爲假先知。預言經篩選,預言中的錯誤遭棄絕,而非棄絕先知本身。這種試圖區分新約與舊約預言的做法並不具有說服力,因爲無論是在舊約還是在新約,確定一個人是否是真先知的唯一方法就是評估他們的預言。舊約和新約標準一致。保羅告訴教會要查驗預言,因爲教會要通過查驗預言來區分真假先知。

第三,耶穌警告說,「你們要防備假先知。他們到你們這裡來,外面披著羊皮,裡面卻是殘暴的狼」(太 7:15)。祂警告我們「有好些假先知起來,迷惑多人」(太 24:11)。彼得告誡教會要警惕「假先知」和「假教師」(彼後 2:1)。約翰告訴我們不要信「一切的靈」,卻「總要試驗那些靈是出於神的不是」(約壹 4:1)。教會必須分辨真假,這個至關重要,因爲正如約翰告訴我們的那樣,世界上有許多假先知。如果新約先知會犯錯,那麼辨別誰是假先知就變得不可能了。

第四,在新約中,我們沒有真先知犯錯的可信例子。當亞迦布在《使徒行傳》第 11 章預言將有饑荒時,他的預言成真了。同樣,亞迦布在《使徒行傳》21 章 11 節中預言保羅將遭捆綁並被交付給羅馬人時,他的預言也沒有錯。那些認爲新約預言有誤的人說,事件的結果並不像亞迦布預言的那樣,因爲是把保羅從猶太人手中解救出來,而不是他們把他交出。但當保羅向耶路撒冷的猶太人講述他在羅馬的遭遇時,他使用的正是亞迦布在預言(徒 21:11)中使用的「交」這個詞(徒 28:17,paradothēn from paradidōmi)。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路加相信亞迦布並沒有弄錯。

亞迦布在拿保羅的腰帶綁住他的手腳時,使用了先知的象徵手法,這也是古代先知的典型手法,從而也證明了他是一位先知。亞迦布作爲先知的真實性還可以從他使用的預言句式中得到證明,他宣佈:「聖靈(這樣)」。tade 這個詞翻譯爲「這樣」,在古代先知的權威話語中使用了數百次。路加用這個詞來強調亞迦布是靠聖靈在說話,就像古代先知一樣。

對於那些認爲新約中的預言毫無錯謬之人來說,最難理解的經文也許是《使徒行傳》21 章 4 節和 21 章 12-13 節。保羅的朋友「被聖靈感動」告訴他不要去耶路撒冷,因爲有人預言他會在那裡受苦,但保羅堅持要去耶路撒冷,並聲稱是聖靈引導他做出這個決定(徒 19:21-22)。那些認爲新約預言摻雜了錯誤的人說,我們這裡有一個預言有誤的明顯例子。這種解釋當然是可能的。但對證據的另一種解讀更有說服力,這種解讀支持新約預言是無誤的這一觀點。

《使徒行傳》21 章 4 節中的預言是正確的(保羅會受苦),但從預言中得出的推論(保羅不應該去耶路撒冷)卻是錯誤的。從預言中得出的推論並不是預言本身的一部分。因此,保羅將在耶路撒冷受苦的預言是準確的,是聖靈啓示的;人們從預言中得出的結論:保羅不應該去耶路撒冷——是錯誤的。這個結論並非來自聖靈。路加的目的並不是要在這裡精確地說明預言的性質,他假定他的讀者明白預言是不會出錯的。我們必須認識到,這個故事的目的並不是要思考預言的本質。我們不能對故事的敘述提出過高的要求。

總結

奇妙恩賜已經終止,因爲它們證明了耶穌基督的傳道、死亡和復活。教會的根基已經奠定,現在保存在聖經、舊約和新約的正典中。我們並不期待任何新的啓示。關於方言的恩賜,我們在這裡說得不多,但新約的證據表明,方言的恩賜是說一種外語,而不是狂喜的唸叨。我們沒有證據表明今天還有人會得到這種恩賜,而且翻譯出來的方言似乎等同於預言(林前 14:1-5)。我們有確鑿證據表明,使徒和預言的恩賜已經終結,因此終止論的立場更爲可信。

進一步閱讀

編注:本文爲「簡明神學」系列專文之一,本文所表達的所有觀點均爲作者本人的觀點,本文基於知識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相同方式共享(Attribution-ShareAlike, CC BY-SA 4.0)協議免費提供給公眾,允許用戶以其它媒體/格式和改編/翻譯其中內容,但需要附上原文鏈接、指出自己所做的修改,並採用同樣的知識共享許可協議。


譯:DeepL;校:Jenny。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The Miraculous Gifts and the Question of Cessationism.

Thomas Schreiner(史瑞納博士)自1997年起任教於美南浸信會神學院(South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目前爲新約聖經詮釋哈里遜教席與聖經神學教授(James Buchanan Harrison Professor of New Testament Interpretation and Professor of Biblical Theology),著有多本聖經神學作品與新約聖經書卷註釋。
標籤
福音
聖經
三位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