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论
基督所行的神蹟
2025-09-28
—— Vern Poythress

定義

基督的神蹟是基督在神性中擁有的上帝大能,這在聖經中有權威可信的見證,它標誌著來自神國的救恩降臨了。

摘要

現代西方社會通常認爲,神蹟的真實性與現代科學方法矛盾。然而,這是現代自然主義預設的影響,而它並不一定與科學本身矛盾。基督的神蹟是基督施行神的大能,神子在祂道成肉身中就充分運用了這能力。聖經爲這些神蹟作了見證,而聖經具有歷史準確性和神的權威性這一事實應該讓我們不要草率地因爲神蹟與當前自然主義預設矛盾就拒絕神蹟。這些神蹟是神更偉大救贖計劃的一部分,並且它們見證了神的國——在神國中神將最終爲祂的子民實現最激動人心的救恩——已經在基督裡降臨了,祂既是神子,也是所應許的彌賽亞。


基督真的施行了福音書中所記載的神蹟嗎?我們從中能學到什麼?它們的意義何在?

神蹟的真實性

首先,讓我們思考一下四部福音書中記載的神蹟是否真實發生過這個問題。西方世界對聖經中的神蹟頗爲懷疑。這種懷疑存在於學術界、精英文化以及更廣泛的文化中。但這懷疑主要在西方文化中。一些其它文化中的人則對此毫不懷疑,因爲他們已經相信有一個屬靈的世界。

懷疑的文化狹隘性

這一懷疑的文化狹隘性表明,這裡需要考量的一個問題是,西方文化前沿的什麼(問題)帶來了這個困難。至少部分問題在於唯物主義或自然主義世界觀的影響。這種世界觀認爲,宇宙是一個沒有位格的系統,其基本特徵是運動中的物質和能量。這個系統容不下一個有位格的神。這個系統也容不下有侷限的靈體,如天使、魔鬼或亡靈。因此,也就容不下奇蹟。這裡容不下上帝——作爲一位有位格的神,不按祂常規治理世界的方式而是用祂自己的方式行事。這裡也容不下有侷限的靈體——能打破自然界的正常規律。「自然」是沒有位格的,不可能有例外情況。

這種世界觀因其傳播廣泛而影響深遠,但人們很少分析它是否有任何實際證據支撐,還是它僅僅是一種文化偏見。人們普遍認爲,自然科學的成功支持了唯物主義世界觀。然而,這些成功最初誕生於早期近代歐洲背景下,而當時歐洲或多或少還保留著基督教世界觀。在早期,人們認爲科學本身是研究神治理世界的智慧。它關注的是規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科學定律」。唯有藉著哲學上的信念——一種無神論信仰,人們才得出這個結論:沒有例外,沒有奇蹟。

神的力量

思考基督神蹟的一個方面是拒絕接受現代西方唯物主義觀點。另一方面,我們必須積極地思考我們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中。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實際上是神創造和維護的世界。這些規律是祂忠信地治理世界的規律。但祂也會製造例外,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奇蹟」。

基督的神性

接下來,我們必須搞清楚基督是誰。根據聖經,祂是永恆的神子(約 1:1),祂取了人性,來到世間拯救我們。祂真的是神聖的神子,抑或只是一個特別敬虔的人,兩者有著天壤之別。如果神真的是神,神子真的是神子,那麼,在拯救世界的決定性行動中沒有任何神蹟,我們才應該感到驚訝。人們之所以對神蹟的真實性抱有偏見,是因爲他們對基督的真實身份抱有偏見。

聖經的歷史可靠性證據

我們還可以求助於聖經的歷史可靠性。有學者在他們的著作中指出與其它古代記錄可以交叉覈對之處,屢次驗證了聖經的歷史可靠性。

聖經所記錄的文本具有神聖的權威性

我們可以訴諸聖經的神聖權威來支持神蹟。新約聖經不僅只是一些人類作者的作品,如果是這樣的話,雖然他們自己可能盡量努力忠實地記錄,但仍然可能會時不時地記載失實。它是耶穌基督發命撰寫的神聖著作。基督將祂的聖靈差遣給祂的使徒和其他人(如馬可和路加),他們靠著聖靈的能力忠實地將祂的話語傳給我們(提後 3:16;彼後 1:21)。

聖經之外的奇蹟

最後,我們可以查看聖經之外的神蹟報導。當然,這些神蹟並不具備聖經本身所具有的神聖權威之無誤性。但它們可以進一步證明,我們生活在一個由神治理的具有位格的世界裡,這個世界也有天使和魔鬼之靈。

基督神蹟的意義

基督神蹟的意義何在?這個問題實際上比神蹟是否發生這個問題更深刻、有更多層面。它們爲什麼會發生?神在做什麼?

神對歷史的偉大計劃

神蹟發生在神爲整個歷史,特別是爲祂救贖世界的歷史所制定的總體計劃之中。基督和祂的降臨是救贖的中心。祂所完成的工作——首先是祂的受難、死亡和復活——是神整個救贖計劃的重要根基。舊約預言了基督降臨和神國來到。在福音書中,我們看到這真的發生了。在新約其餘部分,我們看到了隨之而來的結果,包括《使徒行傳》中的歷史事件,以及新約書信中的解釋、勸勉和警告。使徒的書信向新約中的神子民展示了基督救贖的意義,以及基督的救贖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

作爲彌賽亞的耶穌

基督所行的神蹟證明並證實了關於基督自身的一些真理。這些神蹟表明,祂實現了舊約中預言彌賽亞降臨的應許,彌賽亞是大衛一脈的偉大君王,將永遠統治世界(賽 9:6-7)。

耶穌是具有神性的神子

神蹟彰顯了基督的神聖能力。誠然,舊約中的一些先知,如摩西和以利亞,曾行過神蹟。但從上下文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些先知並非靠自己的能力和大能行神蹟。他們只是神的僕人。與此相反,反對耶穌的宗教人士之所以反感耶穌,是因爲祂所行的顯示出祂不僅只是一個先知。祂擁有屬於自身的權威。在醫治癱瘓病人時,祂聲稱自己有赦罪的權柄,而這權柄只屬於神(太 9:1-8)。祂平息風浪後,門徒們互相問道:「這是怎樣的人?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太 8:27)。祂在水上行走之後,「在船上的人都拜他,說:『你真是神的兒子了!』」(太 14:33)

耶穌所行的神蹟顯示了神聖的能力。神顯現在其中。神顯出祂的國即將到來。父神在聖子身上做工:「住在我裡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約 14:10)

神蹟是救贖的標誌

神國的降臨還有它的另一面。神顯現不僅只是爲了啓示祂是誰。祂顯現是爲了實現祂一直在舊約中應許的救恩。

福音書中「神的國」這個表述的重點並不是神統治整個世界和整個歷史(詩 103:19)這一事實,儘管這確實是事實。它關注的是神在實現最激動人心的最終救贖過程中新施行的神聖能力。有父神在祂裡面的耶穌,是救主。神蹟是天國的神蹟。因此,它們也是救恩的神蹟。這並不意味著每一個得耶穌醫治的人都永遠得救了。得救的信心會降臨到一些人身上,但不一定會降臨到所有身體得到醫治之人身上。身體痊癒是件好事。但它本身並不是終極的。得到醫治的人最終仍會有肉體的死亡。

因此,耶穌傳道中的醫治案例所指向的更多。它們是超越了自身的徵兆。(《約翰福音》的特色是用「徵兆」[英文是 sign,和合本譯爲「神蹟」]這個詞來描述耶穌的神蹟,從而指向它的深層含義)。神蹟讓人從身體疾病中獲得解救。或者,它們描繪了人從惡魔的權勢下得到了解救。這兩種解救本身都是真實的。但它們也象徵著整個救恩結構是一個整體。耶穌來不僅僅是爲了在不同人的生命中成就一些暫時之事,而是要帶來持續和永久的救贖。這救贖的核心包括從靈性的死亡中得解救——從罪中得解救,從罪咎中得解脫,從撒但王國的權勢中得解放。耶穌通過祂的受難、死亡和復活將這些拯救推向高潮。祂的復活意味著我們永久地脫離了罪和定罪。這也保證了我們身體的復活。將來,我們將完全擺脫身體上的各樣疾病和痛苦,甚至擺脫死亡本身。耶穌所行的神蹟預示著這兩個階段的解救,首先是祂從死裡復活,最後是我們的身體復活,這是藉著祂復活的能力與祂聯合。

讓我們以《馬太福音》8 章 5-13 節中記載的百夫長僕人得醫治爲例。耶穌醫治了這僕人「甚是疼苦」的癱瘓(8:5)。從癱瘓的身體疾病中得解脫,預示著最終從所有身體疾病中得解脫,這將隨著身體復活而到來。身體上的癱瘓也是罪人靈性「癱瘓」的一個恰當比喻,罪使我們無法遵行神的旨意。耶穌用自己的死承擔了我們的罪,並在復活時進入新的生命,賦予我們從罪和罪咎中得解脫的力量(羅 4:25)。我們不再在肉身受罪,而要在復活的身體中進入完全沒有痛苦的新生命(啓 21:4)。我們不再受罪的折磨,而是進入神兒女榮耀的自由中(羅 8:21、23)。

同樣,耶穌在世時所行的許多神蹟都是微景觀、預表或預示了祂最終成就的兩階段救恩:首先是祂的死和復活;然後是祂再來,包括建立新天新地(啓 21:1)。

進一步閱讀

編注:本文爲「簡明神學」系列專文之一,本文所表達的所有觀點均爲作者本人的觀點,本文基於知識共享(Creative Commons)的署名-相同方式共享(Attribution-ShareAlike, CC BY-SA 4.0)協議免費提供給公眾,允許用戶以其它媒體/格式和改編/翻譯其中內容,但需要附上原文鏈接、指出自己所做的修改,並採用同樣的知識共享許可協議。


譯:DeepL;校:Jenny。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The Miracles of Christ.

Vern Poythress(溥偉恩)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斯坦林博施大學 [Stellenbosch] 獲得神學博士學位。在威斯敏斯特神學院任教三十九年,是新約釋經學教授,也是《威斯敏斯特神學雜誌》(Westminster Theological Journal)的編輯。
標籤
福音
聖經
三位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