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数码
在社交媒體上發表批評之前
2025-09-16
—— John Piper , Tony Reinke

社交媒體上的怒火往往一觸即發,迅速蔓延成憤怒辱罵的烈焰。即便是自稱爲基督徒的人,也可能在不加思索的情況下,爲這場怒火火上澆油。我們應當做得更好。

以下是在發佈內容之前,可以先問自己的七個問題:

第一,這是真的嗎?

只發布真實的信息,最好是顯而易見的事實。若能從聖經中得到印證,那是最可靠的。務必避免傳播謊言。

第二,時機合宜嗎?

即使你所說真實,約伯的朋友提醒我們,「若時機判斷失當,真理也可能被不義地使用」。愚昧人會錯用箴言(箴 26:7、9)。

第三,能夠造就人嗎?

「我所發的內容,是爲了幫助我所回應或所談論的人更認識神、更信靠神、更愛人、更少犯罪、更追求聖潔嗎?」(弗 4:29)這依然爲在必要時提出糾正性批評留下了空間。

第四,是否適合這個聽眾?

對於那些將聽到你說這番話的人,社交媒體是一個合適的場合嗎(弗 4:29)?社交平台往往缺乏進行艱難對話所需的語境,這類對話最好在私下、一對一的場合中說出。「事實上,我最不喜歡人們使用推特(Twitter)的方式之一,就是把很多本該私下對一個人說的話,公開發給一萬人看。很多內容其實是對個人說的,卻變成一場面向觀眾的表演。我實在無法理解這一做法。」

第五,是否旨在促進將來的合一?

如果你在網上批評他人,這是針對一個錯誤陳述的澄清?還是單純的人身攻擊?你的語氣是否輕蔑、否定?還是你懷著真誠盼望信徒之間和睦的心來表達批評?(弗 4:1–3)

第六,是否帶著怒氣?

我們太容易被激怒以罪性的憤怒回應,所以我們一旦想以憤怒表達就要格外謹慎(雅 1:19–20)。「要慢慢地動怒,慢慢地開口,因爲極有可能,真的極有可能,你的怒氣並不是公義的,我的也不是,它不會帶來你所期待的良善果效。」

第七,能尊榮基督嗎?

「人們能從你的發言中看出,你內心深處因耶穌的美善、價值和偉大而充滿喜樂與滿足嗎?這正是我們存在的目的——彰顯耶穌基督是世上至高的珍寶。他們能嚐出你心中對基督的珍愛嗎?」[1]

*****

[1] 改編自發表於 2021 年 1 月 29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1581 問:「Before You Tweet Criticism: Six Considerations.」


譯:CP/SG;校:JFX。原文刊載於《派博牧師答疑》(Ask Pastor John)一書英文版 282-283 頁:「Before you criticize on social media.」

John Piper(約翰·派博)是「渴慕神」網站(DesiringGod.org)的創始人及導師,伯利恆學院和神學院(Bethlehem College & Seminary)校長。他在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伯利恆浸信會(Bethlehem Baptist Church)擔任牧師三十三年,著有五十多部書籍,包括《渴慕神 : 論禁食禱告》、《十點十分的盛宴》、《思想的境界:讓頭腦被靈性的激情點燃》等。
Tony Reinke(託尼·瑞科)是渴慕神的資深撰稿人,著作有《手機改變你的12種方式》(暫譯,2017年出版),《約翰·牛頓論基督徒生活》(暫譯,2015年出版)和《點燃!基督徒讀書指南》(暫譯,2011年出版)的作者。他是「Ask Pastor John」播客的主持,與妻子和三個孩子住在明尼阿波利斯-聖保羅都會區。
標籤
社交媒體
怒氣
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