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這段經文在每一集關於「如何找到人生目的」的派博播客節目中都會出現,這裡列出幾個相關的重點,以此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這段具有豐富、多重用途的經文。
第一、這段經文塑造了年輕時的派博
《以賽亞書》43:6-7 在派博第一次閱讀約拿單·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題爲《論神創造世界的目的》[1](」Concerning the End for Which God Created the World」,後以《神爲自己榮耀的熱情》」God’s Passion for His Glory」 再版 [2])的論文時,就深深地印刻在他心裡。
1972 年,他在德國第一次讀到這篇論文,就被「神在宇宙中以祂自己爲中心的旨意」徹底地震撼。尤其是讀到《以賽亞書》43:6–7 和《以弗所書》1:11–12 這兩段經文。他說,「從那時起,我開始在聖經各處看見這一主題。」[3]神創造萬物的終極計劃——就是在祂的創造中榮耀自己——「如同一條金線,從《創世記》一直貫穿到《啓示錄》。」因此,關於我們爲何存在的意義不再模糊。「這是榮耀而清晰的。我們是爲了讚美祂的榮耀而存在——這就是宇宙的意義。」[4]
在 1968 年至 1972 年間,派博的整個世界觀「被徹底摧毀,又重新建立,這一切都來自他對神那至高主權之目的的認識——神要在這世界中得著榮耀」。這是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雖然歸功於愛德華茲的著作,但起初卻是由丹尼爾·富勒教授(Daniel Fuller)在神學院中開設關於《以賽亞書》43:6–7 的課程和他所寫論文點燃的。
派博從童年時就知道,他應當爲神的榮耀而活(林前 10:31)。「但我從前尚未明白的是,這不僅是我對神的責任,更是神爲祂自己所定的設計。神創造宇宙的目的,是要在祂創造、護理和救贖的一切工作中榮耀祂自己。」[5]神爲自己的榮耀而活。「我從小所接受的責任,最終被擴展爲一種全新的宇宙觀。」[6]
第二、這段經文何等簡潔有力
我們爲何存在?《以賽亞書》43:6–7 提供了一個「榮耀地清晰」的答案,[7]並且「可能是聖經中對這個問題最簡單、最直接的回答。」[8]「人類內心最深的渴望,就是認識並享受上帝的榮耀。我們正是爲此而造。」[9]你可以使用這段經文作爲傳福音的破冰工具。它能夠幫助你從一開始就以正確的方式稱述福音。[10]
第三、罪的自我毀滅性
若人悖逆在《以賽亞書》43:6–7 中神美好的設計,並將生命中心放在自己——或任何神以外的其他事物上,就會破壞神爲你生命所設計的美麗藍圖。輕視神榮耀的罪惡如病毒般感染並毒害了所有人類和萬物。我們都能感受到這種惡果。「全世界充滿功能失調、混亂和痛苦,因爲整個世界都在悖逆之中,不願將神的榮耀置於萬物之上。」[11]
第四、神的計劃如何取代我們虛妄的慾望
這段經文展示了「神在耶穌裡賜給我們的身份,是何等奇妙、令人滿足和意義重大」,遠勝那些引人沉溺的虛榮誘惑——閃爍的輕浮、情感偶像,以及對個人魅力和性吸引力的迷戀。面對這些虛浮的吸引,神能使《以賽亞書》43:1–7「在我們的靈裡、個人生命中,甚至在性層面帶來全然、深刻的滿足」。[12]
第五、我們的敬拜在神榮耀自己之計劃中的核心地位
神創造我們是爲要敬拜祂。敬拜是我們受造目的的核心。神尋求我們的敬拜——「不是因爲祂有缺乏,而是因爲敬拜滿足了我們受造的本質需要。」敬拜正是祂在我們裡面、並爲我們所設計之目的的成全。[13]
第六、神完全絕對的主權
神要在祂一切作爲中榮耀祂自己,這揭示了祂「完全自由和掌權」的本質,這是「改革宗神學的中心命題」。神「不受任何外在力量的決定性約束或控制。祂能勝過一切攔阻祂旨意達成的障礙,成就祂所喜悅的每一件事。」[14]
*****
[1] Jonathan Edwards, Ethical Writings, ed. Paul Ramsey and John E. Smith, vol. 8, The Works of Jonathan Edwards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9), 403–536.
[2] John Piper and Jonathan Edwards, God’s Passion for His Glory: Living the Vision of Jonathan Edwards (Wheaton, IL: Crossway, 1998).
[3] 改編自發表於 2013 年 10 月 11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192 問:「How Did Your Vision for Missions Develop?」
[4] 改編自發表於 2022 年 2 月 23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1748 問:「God’s Providence in the Ministry of Crossway Books.」
[5] 改編自發表於 2018 年 8 月 6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1233 問:「What’s the Point of My Life?」
[6] 改編自發表於 2021 年 11 月 5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1701 問:「Does God Command Our Praise for His Sake or Ours?」
[7] 改編自發表於 2022 年 2 月 23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1748 問:「God’s Providence in the Ministry of Crossway Books.」
[8] 改編自發表於 2019 年 4 月 12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1329 問:「How Does God Answer Today’s Skeptics?」
[9] 改編自發表於 2019 年 12月 11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1406 問:「What’s the Deepest Desire of My Heart?」
[10] 改編自發表於 2020 年 8 月 10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1510 問:「How Do I Lead Someone to Christ?」
[11] 改編自發表於 2022 年 10 月 12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1847 問:「Becoming Unshakable in a World of Pain.」
[12] 改編自發表於 2018 年 1 月 10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1144 問:「What’s Wrong with Dressing Immodestly for Attention?」
[13] 改編自發表於 2017 年 10 月 25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1111 問:「Is God a Megalomaniac?」
[14] 改編自發表於 2014 年 5 月 14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341 問:「What Is Calvinism?」
譯:CP/SG;校:JFX。原文刊載於《派博牧師答疑》(Ask Pastor John)一書英文版 87-88 頁:「On Isaiah 4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