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們應當如此。但這「應當」不是出於沉重的責任或冷漠的義務。飯前禱告不必等到我們有感動才做。「很多人認爲,若是心靈深處的習慣能自然地激發身體的行動,那就是一件屬靈而有生命力的事。這種想法沒錯,確實如此。這很美妙,也的確能帶來生命的活力。這種禱告讓人感到自由。但在我們所處的真實世界,往往反過來也成立。」
因此,「身體的習慣,比如飯前禱告——有時因對神和祂良善的自然喜悅而充滿活力,有時只有 50%的熱情,有時只有 10%,有時我們只是出於習慣而機械照做——這些習慣也應當爲了我們的靈魂、爲了屬靈的自發性、爲了那份喜樂而堅持保留。」
飯前禱告是一種生命的模式,不應隨我們的感受而波動。它爲我們真正擁有充滿感動、溫度的禱告預留了空間,也建立了習慣。「我們保持這份生活規律,不僅是爲了在情感充盈時表達愛意,更是在情感冷淡時提醒自己,並在熱情歸來時繼續持守。」飯前禱告正是如此實踐。
飯前禱告也是順服神命令的一種操練:「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神」(弗 5:20)。「還有什麼時刻比神正白白賜下我們生命所需之物時,更適合在生活中操練順服呢?」
對於訓練那些正在觀察和聆聽的孩子來說,這樣的操練更具力量。因此,考慮到飯前禱告在世界各地、跨越世代的基督徒生命中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它對我們自身生活的影響,我們怎能不在飯前禱告呢?[1]
那麼,我們該即興禱告,還是背誦禱告呢?「可以靈活變化。如果孩子們總聽父母飯前背誦一套固定的禱告,他們很可能會以爲這就是我們向神禱告的唯一方式——至少在用餐時如此。當然,我也不想貶低那些背誦、經過深思熟慮的禱告,因爲它們同樣蘊含祝福。」派博就爲家人寫了三篇飯前禱告詞:分別用於早餐,午餐和晚餐。[2]
*****
[1] 改編自發表於 2013 年 7 月 2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124 問: 「Mealtime Prayers: Necessary or Optional?」
[2] 改編自發表於 2013 年 7 月 5 日的「派博牧師答疑」第 126 問:「Mealtime Prayers: Impromptu or Memorized?」
譯:CP/SG;校:JFX。原文刊載於《派博牧師答疑》(Ask Pastor John)一書英文版 262 頁:「Should we pray before meals even when we』re not feeling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