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頭,規矩與舉止合宜

哥林多前書11:2-16教導我們,在實踐中應保留敬虔的規矩,並教導我們思想自己的規矩,看看它們傳遞的是什麼信息。

一次洗禮還是有兩次洗?

這段經文提出了幾個問題,比如爲什麼在受洗和受聖靈洗之間有一個時間差?

鐘馬田:信徒或非信徒並不是羅馬書七章的重點

對於羅馬書七章,鐘馬田認爲,保羅說的是他信主前的經歷還是信主後的經歷並不重要,而是爲要讓我們看到靠律法得救贖完全無望。

羅馬書七章講的就是基督徒

對於羅馬書七章,約翰·派博的觀點是,保羅在這裡描述了他的基督徒經歷,即使是成爲基督徒後,我們仍然需要與罪爭戰。

羅馬書七章並不是在描述你的基督徒經歷

這是「難解經文」特別議題三篇文章中的第一篇,探討保羅書信中長期以來未能解決經文——羅馬書7:13-25。史瑞納教授認爲這是保羅信主前的經歷,因爲他看羅馬書7:13-25所描繪的是徹底的失敗,這不是我們作爲基督徒的故事。

是誰寫下了申命記34章中的摩西之死?

就申命記34章摩西之死的作者身份問題,理查德·麥克唐納列舉所有的可能性。結論是,我們最終無法確定作者是誰。

難解的經文:出埃及記1章和約書亞記2章容許基督徒說謊嗎?

有沒有一些情況,讓說謊在道德上是可以被允許的?我們是否有義務在每種情況下都說實話呢,不管結果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