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我的家鄉阿拉巴馬州爆出一樁令人髮指的虐童案。案件涉及兒童、地窖和性販賣。具體細節我無法詳述,因爲那些新聞報導我根本不敢點開。我害怕直面這些無助孩童遭受的苦難,那樣深重的罪惡會壓垮我的靈魂。
直面極端的惡行,足以摧毀一個人的信仰。上週英國保守黨領袖凱米·巴德諾克(Kemi Badenoch)在接受深度訪談時坦言,她讀了奧地利男子約瑟夫·弗萊茨勒(Josef Fritzl)的恐怖罪行後,離棄了基督教信仰。弗萊茨勒把自己的女兒囚禁了整整 24 年,把她當作性奴隸。巴德諾克這樣說:
我根本停不下來,一直讀這個故事。當我還讀到她的自述,說她每天都在禱告,盼望獲救。而我想到自己,當時禱告的全是一些愚蠢的小事,卻都得到了回應。我禱告成績好一點、頭發長得快一點,甚至還禱告公交車準時到站,好讓我不要誤事。可爲什麼這些禱告都被應允了,而那個女人的禱告卻沒有?那一刻,就像有人突然吹滅了我心中的蠟燭。
巴德諾克其實在問一個古老的問題:「既然神是良善的,祂怎能容許苦難存在?」而當問題涉及孩子時,這個疑問顯得格外尖銳。孩子軟弱無助,毫無自我保護的能力。耶穌非常喜愛小孩子,總是歡迎他們到他身邊。那爲什麼一位滿有憐憫的神,卻沒有保護他們、拯救他們脫離邪惡呢?
聖經一再提出類似的呼喊:「耶和華啊,惡人誇勝要到幾時呢?要到幾時呢?」(詩 94:3)聖經早已預見上帝的全能與世間不公之間的強烈反差。
但事實上,我們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恰恰印證了神學家所說的「普遍恩典」。雖然罪和死亡已經深深侵蝕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但情況本可能更加糟糕。至少在我們共同認知裡:父親強姦女兒是不可饒恕的罪行,婦女將兒童賣給人口販子必須受到法律嚴懲。即使罪人良心殘缺,我們依然認定孩子理當(也必須!)得到保護,免受摧殘。
C. S. 路易斯在信主前,曾這樣描述自己:
那時我不相信上帝的存在,理由是:這個宇宙看上去非常殘酷、極不公正。可是,這個公正與不公正的概念來自何處?一個沒有直線概念的人不會說一條線彎曲。我稱這個宇宙不公正時,在拿它和什麼作比較?
如果我們僅是機遇與時間的產物,或許進化本能會驅使我們保護自己的後代,但當別人虐待他們的孩子時,我們不會生出那種道德上的深切厭惡。人之所以能作出道德判斷,是因爲我們是照著公義的上帝形像被造的。
諷刺的是,許多因爲「惡的問題」而拒絕基督信仰的人,卻也反對神會把人定罪下地獄的信念。他們要公義,但其實只是想要一個「適可即止的公義」。
然而,神的公義從不打折扣。祂絕不會對罪視而不見。我們知道這一點,因爲祂寧願讓聖子受苦、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也不讓我們的罪逍遙法外。同時,神絕不會對傷害孩子的人視而不見。耶穌曾發出最嚴厲的警告(太 18:5–6):「凡爲我的名接納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納我。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沉在深海裡。」
神雖然沒有完全揭示祂容許不公的苦難存在的原因,但祂應許必將審判惡人,匡扶正義。以賽亞預言即將到來的救主說(賽 11:4):「卻要以公義審判貧窮人,以正直判斷地上的謙卑人,以口中的杖擊打世界,以嘴裡的氣殺戮惡人。」
爲什麼審判是必要的?因爲唯有剷除惡人,孩子才能得享平安。幾節之後,聖經描繪了這樣的圖景(賽 11:6、8–9):
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必與山羊羔同臥……吃奶的孩子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斷奶的嬰兒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在我聖山的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因爲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
以賽亞描繪了新的國度,這裡沒有掠食者(無論人還是獸),這正是基督再來時要建立的國度。
或許有人說,基督徒對終極公義的盼望只是自我安慰。但C. S. 路易斯在《銀椅》(Silver Chair)中藉納尼亞居民沼澤怪普德格倫(Puddleglum)之口道破真相。當邪惡女巫企圖讓地下國民遺忘地上的納尼亞時,普德格倫反駁道:
假定我們只是夢見,或者說捏造出了那一切——樹木啊,草地啊,太陽啊,月亮啊,星星啊,還有阿斯蘭本身。假定這都是我們夢見的。那麼我能說的一切就是,既然那樣,那捏造出來的東西似乎比真正的東西重要得多。假定你這個王國的黑洞就是惟一世界的話。咳,那我可覺得是一個挺可憐的世界。想起這點來倒也有趣。要是你說得對,我們只是些小娃娃,湊起來玩遊戲。但四個小娃娃玩的遊戲能成爲一個遊戲世界,把你那真正的世界打得落花流水。
我們雖無法證明這盼望,但是我們可以追問:如果邪惡注定永遠無法阻擋,爲什麼我們會覺得它如此令人厭惡?爲什麼那些只認識破碎世界的人,會渴望一個完整的世界?
當惡人將孩童囚禁地窖,會告訴他們「自由不存在」。他們企圖掐滅盼望的燭火,因爲絕望之人最易操控。但當這些孩子歷經 4 年、12 年甚至 24 年終於獲救時,他們就會看到陽光、青草、愛與公義——那些他們一直渴望爲真的事。
所以,當我們聽到那些壓得人喘不過氣的罪惡時,必須拒絕「世界本就如此」的謊言。我們要做那盼望的號角:怒斥殘暴、呼喚公義、仰望那應許中的拯救。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When Evil Comes for Children, Where Is the 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