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注:教會從古至今都受到跨國/跨文化宣教士的鼓勵,因此我們想藉著「緬懷偉大宣教士」這一系列,幫助大家留意市面上那些經典的宣教士傳記,讓這些人物和他們的故事繼續激勵我們。
從古至今,旅行、冒險、探索的故事總能吸引各年齡層的讀者。對於教會而言,宣教士的事蹟不僅激勵著基督徒銘記上帝賜予的使命,更鼓舞他們積極參與向萬國傳教的偉業。宣教士傳記中記錄的無私奉獻、艱辛歷程和卓越成就,無不激勵著我們忠實履行這一神聖的大使命。
1991 年,蒂莫西·喬治(Timothy George)出版了《忠心見證:威廉·克里的生平與使命》(Faithful Witness: The Life and Mission of William Carey)一書。這部傳記生動講述了近兩個世紀以來最負盛名的宣教士威廉·克里的傳奇人生。克里出身卑微,是一名普通的英國人。1834 年去世後,大家尊他爲「現代宣教之父」。
縱觀當今,威廉·克里的精神遺產依然對宣教士、牧師和虔誠的基督徒有著深遠的影響。讓我們一起探討重溫克里故事的十大理由,領略這位偉大宣教士的非凡人生。
《忠心見證:威廉·克里的生平與使命》
蒂莫西·喬治 著
如今,威廉·克里被譽爲現代宣教運動的開拓者。他的人生歷程不僅證明了宣教事業的可行性,他無比的熱忱更是喚醒了世人對這項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數代宣教士追隨他的足跡,將福音的火炬傳遞至今。
克里的一生多姿多彩,角色豐富:他曾是一名普通的製鞋匠,後來成爲植物學家、精通數種語言的翻譯家、虔誠的傳教士,甚至還擔任過工廠經理。然而,這些身份僅僅是他豐富人生的冰山一角。最令人敬佩的是,即使在個人遭遇不幸、事業備受質疑、國際局勢動盪不安的艱難時期,克里始終如一地見證耶穌基督的福音。
基督教歷史研究所出版(Christian History Institute),202 頁。
威廉·克里 1761 年生於英國普裡恩德(Pury End)小鎮,父母是織工。克里最初是個補鞋匠,後來成爲村裡的牧師。在本書的第一、二章中,喬治追溯了克里的家族歷史和他所受的神學影響。克里不僅精通聖經原文,還主持翻譯了數十種聖經譯本,這份成就足以讓人驚歎。更令人讚歎的是,他最終在印度加爾各答成爲了享有盛名的孟加拉語教授,甚至爲英國政府的公務員授課。
1792 年,克里呼籲並敦促基督徒重新認識教會的宣教使命。他堅稱,大使命不僅僅是針對耶穌時代的使徒,而是對所有基督徒的要求(39 頁)。喬治在傳記的附錄中收錄了克里具有開創性的著作《基督徒使用方法使異教徒歸信的責任之探討》(An Enquiry into the Obligations of Christians to Use Means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Heathens)。在這部作品中,克里沒有侷限於社會學或實用主義的角度,而是從神學的高度論證了在萬國中傳揚福音的重要性。這一論點激勵了整整一代的基督徒見證人。
19 世紀被譽爲基督教的"偉大世紀",這一時期見證了基督教版圖的空前擴張。大批宣教士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福音的種子播撒至幾乎每個國家和宗族。在《忠心見證》的第三、四章中,喬治巧妙地將克里對萬國日益開闊的視野,置於敬虔主義和宗教改革神學的宏大歷史背景下。這種敘述方式生動展現了克里如何爲這個宣教活動蓬勃發展的世紀奠定基礎,推動福音傳遍全球每一個角落。
在克里所處的年代,大多數宣教士都曾經歷喪子之痛,克里也未能倖免。《忠心見證》一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未急於描繪克里晚年事工的輝煌成就。第五至七章詳細記錄了他所面臨的重重挑戰:生意失敗的打擊、與宣教會溝通的障礙,以及妻子陷入精神疾病的煎熬。面對這些艱難處境,克里展現出的甘於受苦和百折不撓的精神,爲後世樹立了榜樣。
多年來,克里一直在收集整理人口與宗教統計數據,並將其精心編撰入《探討》(An Enquiry)一書。芸芸眾生中大量失喪的靈魂,尤其是那些從未聽聞福音的人群,讓他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在肩。時至今日,這份責任感仍在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基督徒。每一個信徒都需要不斷提醒自己:上帝的使命不容忽視,未信者的命運牽動人心,而教會作爲基督的使者,肩負著向世界傳揚福音的光榮責任。
在第八章中,喬治生動描述了克里在西蘭普爾(Serampore)的宣教團隊之間的關係、事工和生活狀況。1804 年,他們制定了《西蘭普爾協議》(Serampore Form of Agreement),明確了共同的信念和承諾(123-125 頁)。這份協議強調了傳福音、翻譯聖經、尊重文化,以及重視印度人生命的重要性。他們的福音合作範圍不僅限於宣教團隊內部,還包括了印度本地的男女信徒參與事工和翻譯工作。
1792 年以前,正式的福音傳播組織主要侷限於莫拉維亞弟兄會和羅馬天主教的修會。克里在《探討》一書中直接呼籲「後方支持者」組織宣教士的差派和支持工作。響應這一號召,婦女、青年、各教派和非教派團體紛紛成立了正式的宣教機構,在「偉大世紀」期間派出了大批宣教士。這一運動至今仍通過眾多宣教組織得以延續。
如今,宣教士常常傾向於用數字來衡量成功,而克里的一生卻彰顯了長期忠心的重要性。據說克里曾這樣評價可能爲他寫傳記的人:「如果他把我描述成一個踏實肯幹的人,那就再恰當不過了。超出這個評價就言過其實了。我就是個能腳踏實地幹活的人。」(16 頁)在第十一章中,喬治生動描述了在上帝的主權和祝福下,忠心的基督徒如何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取得成就。
在《忠心見證》中,喬治生動描繪了克里和同事們在印度親眼目睹的公然偶像崇拜,這些景象對他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49-152 頁)。克里親身見證了寡婦殉葬等觸目驚心的陋習,因而立志扭轉印度教的文化枷鎖和宗教桎梏。然而,儘管身處物質匱乏之地,克里的視野並未侷限於追求表面的文化變革或法律改良。他始終將最核心的使命置於首位:宣講那能徹底改變人心、進而改變社會的福音真理。上帝的榮耀和人類的救贖,成爲了克里宣教事業的雙翼,推動他不懈前行。
爲了讓人們能夠認識並以信心和悔改回應福音,他們必須能用自己的語言聽懂並理解這一信息。克里在宗教改革教義和莫拉維亞弟兄會宣教實踐的基礎上,強調以聖經爲核心。喬治這樣表述道:「爲什麼克里如此堅持以聖經爲中心的宣教方法?因爲他深知神的話語蘊含著無窮的生命力。」(173-174 頁)正是基於這種信念,將聖經翻譯並印刷成多種語言版本成爲西蘭普爾(Serampore)宣教團隊的核心工作。當今的宣教士若能追隨他的腳步,必將受益匪淺。
譯:變奏曲;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10 Reasons to Revisit the Missionary Example of William Car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