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幾歲的大女兒非常不喜歡《愛樂之城》(La La Land)的結尾。昨晚,我們全家一起去觀看了這部由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導演,艾瑪·斯通(Emma Stone)和瑞恩·高斯林(Ryan Gosling)主演的音樂劇。以下有劇透。
關於這部音樂劇,我首先要說的是,它是對昔日好萊塢音樂劇的一次美妙回溯,包括電影鏡頭般呈現的開場、經典的結局,以及一路上色彩明麗的情節構思。劇中的歌曲巧妙而悽美,舞蹈場面有趣到令人陶醉,整部影片散發著浪漫和魅力。這是一部美輪美奐的電影,我喜歡這部劇,真的。
我對結尾多少有了些心理準備,因爲在影片進行到三分之一的時候,我意識到《愛樂之城》在很大程度上借鑑了 1964 年的一部法國音樂劇,那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部音樂劇《瑟堡的雨傘》(The Umbrellas of Cherbourg),這部音樂劇後來成爲了一部經典之作。《愛樂之城》不僅在美學上借鑑了《瑟堡的雨傘》許多元素——色調似乎是直接照搬過來的,而且故事情節也非常相似。
在《瑟堡的雨傘》中,蓋伊(Guy)和吉納維芙(Geneviève)在窮困潦倒又充滿夢想的青年時代墜入愛河,但最終因阿爾及利亞戰爭導致蓋伊應徵入伍而分離。距離給他們的關係帶來了壓力,最終吉納維芙雖然懷上了蓋伊的孩子,卻嫁給了一個富有的珠寶商。(我只是簡單地描述了一下劇情,事實上劇情遠不止此)電影情節緊湊,浪漫而又苦樂參半,結尾令人心碎:蓋伊在自己一手創建的美式加油站工作,爲已婚的吉納維芙提供服務,吉納維芙開著她的豪華轎車,後座上坐著他們的女兒。他們分享了「原本可能發生的一切」。最後,吉納維芙問他是否想見見他們的女兒。他拒絕了。也許這太痛苦了?影片結尾,蓋伊回到自己的妻子身邊,輕輕地吻了她一下,然後和兒子在雪地裡玩耍。
看過《愛樂之城》的人都會發現,影片中的相似之處在於,米婭(Mia)在追求夢想的五年後,與丈夫在原本迸發愛情火花的爵士樂俱樂部偶遇。導演查澤雷巧妙地描繪了一個奇幻的片段,在這個片段中,我們迅速看到了米婭和男主塞巴斯蒂安(Seb)在一起生活的另一段「可能」歷史,然後又回到現實,米婭和塞巴斯蒂安分享了一個會意的眼神和一個微笑,然後她跟著丈夫走出了大門,電影結束。這時,我 15 歲的女兒在擁擠的影院裡不小聲地說:「不要!」
這不是米婭和塞巴斯蒂安浪漫之旅的理想結局。她想要——老實說,我們也想要——一種理想的幸福生活。但我們怎麼知道米婭和塞巴斯蒂安不在一起就不幸福呢?難道你就不能在欣賞青春浪漫的舊時憧憬的同時,完全滿足於成熟生活的喜悅嗎?
回家後,我讀了朋友史蒂夫·貝茲納(Steve Bezner)對這部電影的看法。他認爲影片將浪漫與現實對立起來,是一種逃避:
曲終人散。塞布情感耗盡,米婭退場。但最後,他們交換了最後一個眼神,友好地點點頭。他們彼此同意:我們做了正確的決定——我們選擇了夢想,而不是愛情。這就是我討厭《愛樂之城》的原因。
史蒂夫進一步解釋說:
在邏輯課上,老師會把這種被迫在夢想和愛情之間做出的抉擇稱爲錯誤的二分法。也就是說,這種劇引導我們相信只有一條可能的道路。米婭和塞巴斯蒂安要麼選擇彼此,要麼選擇生命中更讓他們心之所向的事物。可以肯定的是,當我們選擇愛情時,我們就選擇了夢想的步伐和條件。而當我們追求夢想時,我們會發現愛情可能並不像我們希望的那樣方便。但編劇(查澤雷)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他讓我們相信我們必須做出選擇,我們不能大膽地同時選擇兩個。最終,查澤雷很可能通過《愛樂之城》講述了他認定的故事。不過,我希望他能講述一個更好的故事。如果米婭所飾演的角色真的唱出了真相,那麼選擇就不僅僅只有一個:愛情或夢想。
我想,這就是我最終討厭《愛樂之城》的原因。查澤雷的故事讓我感動,讓我相信世上有一種「有夢想的傻瓜」,但最終,他沒能夢想出更大的東西。難道最大、最宏偉的夢想就不能創造出更崇高的東西嗎?在我看來,如果米婭和塞巴斯蒂安選擇擁抱影片中清晰描繪的愛情,他們本可以各自追求自己的夢想——只是方式不同而已。也許他們不能像影片中那樣執著地追求夢想,也許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會有所犧牲。但他們會學到比實現目標的滿足感更好的東西——真愛與得到你想要的東西並沒有必然的利害衝突。
最終,《愛樂之城》的夢想不夠遠大,因爲它不明白愛情的真諦並不僅僅是追求我想要的東西。相反,愛是相互犧牲。
史蒂夫對愛的理解是正確的。他也說對了,這部音樂劇並沒有完全理解真愛的本質——也就是說,愛中蘊含著基督的犧牲精神,這一精神激勵著愛情,使愛情能夠忍受一切、承受一切、盼望一切,等等。然而,我對這部電影的解讀卻有所不同,我認爲即使在這樣的結局中,也有一些真愛的跡象。
我之所以有不同的解讀,是因爲塞巴斯蒂安鼓勵米婭去巴黎試鏡和拍電影,他知道這可能會危及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像他和那個糟糕的約翰傳奇樂隊(John Legend band)一起上路一樣。但他愛她,願意犧牲和她在一起的時間,讓她去追逐她爲之努力的夢想。他不想自私地留住她。他愛她的幸福勝過自己的幸福。
也許我想得太多了,但我也考慮到,塞巴斯蒂安願意犧牲自己的夢想,去參加那個可笑的約翰傳奇樂隊演出,因爲他認爲那才是米婭想要的。這是一種犧牲,他從來沒有抱怨過,真的,直到他們在團圓飯上發生爭執。在那一刻,他是個非常混蛋的人,說了一些不經大腦的傷人的話,但我們只要稍微同情以下他就能看出,他覺得她沒有認識到他爲了能夠養活她而放棄了自己的夢想,這讓他很受傷。
因此,當他最後告訴她去巴黎時,他仍然願意爲她放棄自己想要的東西。他可能想錯了,但他並不自私。起初,我相信他們會想「只是三個月而已」「我們會和好的」之類的話,但誰都知道,這種距離會影響一對約會中的情侶。
最後,我的感受和女兒很相似。當我發現凱文最終沒有和溫妮在一起時,我的感覺和《純正年代》(The Wonder Years)看到結尾一樣。我覺得自己受到了背叛。這是一部電影,而作爲觀眾我們希望有情人終成眷屬。但我想,我們所有這些成年人都會記得年輕時的愛情,記得年輕時的夢想和激情,也學會了知足,不會爲「本可以怎樣」而感到沮喪,而是在上帝引領我們的地方找到快樂,並認爲我們現在的季節是神給我們的最好。
我還在想,米婭的丈夫——我們對他一無所知,最後卻因爲他不是瑞恩·高斯林演的那個人而討厭他!——如果他找到了米婭這樣的女孩,他一定是個非常棒的人。她可以一直感激塞巴斯蒂安對她的愛,感激他從未想過要控制她。從種種跡象來看,她的人生似乎過得很不錯。塞巴斯蒂安也是如此。
最後,《愛樂之城》向上帝最偉大的禮物之一——愛情——表達了非凡的敬意。當然,還有另一份禮物:青春。不過,《愛樂之城》和《瑟堡的雨傘》的共同之處在於一種令人困擾的現實主義——如果可以這麼說的話。也許用「憤世嫉俗」這個詞更好。但我喜歡現實主義,因爲它們都捕捉到了浪漫的譫妄和狂喜,正因爲如此,這兩部電影都是音樂劇,都以被愛情陶醉的心靈爲旋律,同時又將這種體驗放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下,在現實生活中,浪漫的感覺和對青春想像的追求來來去去,時好時壞。事實上,我認爲這種現實主義讓《愛樂之城》更加美麗,而不是更加遜色。
除了他們不斷地放聲歌唱之外,唯一讓人覺得不那麼現實的是,他們並沒有像今天許多飽經滄桑的成年人一樣,在 Facebook 上查找他們的舊情人。也許是因爲他們長大了?對各自的生活和愛情感到滿意?
片名很有意思。英文片名 "La La Land" 是洛杉磯的一個別稱。影片的取景地就在洛杉磯,它準確地捕捉到了好萊塢的夢幻世界。這也是對電影中音樂(啦啦啦)的引用。但它也是一個短語,指夢幻,對吧?我們常說「那傢伙生活在啦啦樂園裡」用來指那些腦子不正常的人,或者能力與想像不符的人。我在想,查澤雷是否在告訴我們:浪漫是美麗的、美妙的、宏偉的、令人興奮的,但任何認爲浪漫是萬能的人都是——你猜對了——生活在 "la la land" 裡。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爲美好,又將永恆安放在世人心裡。(傳 3:11)
譯:DeepL;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Looking for Love in La La 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