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一次感受到教會與殘障群體之間的隔閡,是和一位有著兩個重度殘疾男孩的媽媽聊天時。那天我坐在她家客廳,聽她講述一家人去教會的經歷,真是困難重重,挑戰不斷。後來她說了一句話,讓我至今難忘:「有時候我在想,教會裡真的有人在意我們來了嗎?」
當然,沒有哪個教會會明說自己不關心殘障人士和他們的家庭。但很多教會的實際做法,卻讓人感受不到真正的歡迎。問題不是我們缺乏愛心,而是缺少充分的準備和切實可行的計劃。對許多教會來說,這項事工確實不容易,我們往往力不從心。
在《無障礙的教會:基於福音的殘障關懷實踐指南》(Accessible Church: A Gospel-Centered Vision for Including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nd Their Families)這本書中,作爲牧師的妻子,作者桑德拉·皮普爾斯(Sandra Peoples)既是特殊需要孩子的母親,也有殘障的手足,同時還擔任教會顧問。正是這些親身經歷和服事體驗,讓她對這項事工充滿熱情。
這本書談「無障礙」,不是爲了無障礙本身,而是爲了讓更多人能接觸到福音。皮普爾斯從小就生活在有殘障成員的家庭中,她深知許多人因爲自身的特殊性被邊緣化,無法聽到福音。她在書中寫道:「我們調整教學內容,準備降噪耳機,幫助情緒不穩定的孩子安靜下來,就是爲了讓他們能聽到福音,並有機會回應神的呼召。」傳福音和培育門徒,這才是《無障礙教會》一書所有建議背後的核心動力。
《無障礙的教會:以福音爲中心的殘障關懷願景》
珊德拉·皮普爾斯(Sandra Peoples)著
據估計,每五家人就有一家有殘障孩子。許多這樣的家庭因爲教會缺乏無障礙設施或社會支持,而無法參與教會生活。
雖然牧者和事工領袖往往真心想幫助,但他們常常面臨空間不足、預算有限、志願者缺乏訓練等限制,不知道該從何入手。因此,教會必須了解殘障家庭所面對的現實挑戰,才能拆除那些阻礙他們參與團契與敬拜的障礙。
十架路出版社,200 頁
所有的事工都建立在關係之上,而建立關係需要時間與投入。與有特殊需要的家庭同行,意味著面對一些獨特的挑戰。例如,如何與無法言語的人溝通,如何應對容易分心或情緒失調的行爲,以及如何了解他們不常見的醫療需求。
皮普爾斯在書中提出了一個簡單的「三步法」,靈感來自《使徒行傳》8 章中腓利與埃塞俄比亞太監的故事(徒 8:26–40)。她寫道:「我們帶著善意接近他們,通過提問來了解他們正面臨的挑戰,然後我們做出調整,使他們有機會理解福音並做出回應」(46 頁)。這聽起來似乎是很簡單的常識,但在忙碌的主日早晨,我們往往會忽略這樣最基本的體貼與關懷。
事實上,皮普爾斯提出的模式,正是我們面對教會中每一個人時都應有的態度。然而,當遇到殘障人士時,我們常因害怕說錯話或幫倒忙而退縮,這種恐懼反而阻礙了事工的開展。許多殘障家庭其實渴望有人願意分擔他們的重擔。
當家中某個成員有特殊需要時,全家都會受到影響。皮普爾斯指出,特殊需要家庭的養育歷程大致會經歷五個階段:從最初確診時的震驚與困惑(努力適應上帝的「計劃A」和自己原本期望之間的落差),到建立新的生活節奏、糾結「苦難的問題」、重建關係,最終能夠以新的方式去服事他人。她所描繪的過程,爲處在不同階段的家庭帶來盼望,也爲牧者和教會領袖提供了一條實踐之路,使他們能在不同處境中,用心關懷這些被上帝所愛的家庭。
對於那些尚未建立或剛剛起步殘障事工的教會而言,規劃下一步可能會令人望而生畏。最好的起點,就是簡單地來到主面前禱告。大膽地祈求上帝將殘障及其家庭帶到你的教會。祈求主興起志願者、供應所需資源,並爲前方的道路指明方向。
有效的殘障事工,並不需要一開始就建立龐大的長期計劃、設立獨立感官室,也不是提供接送巴士。它始於一顆謙卑的心,以及願意調整的態度,目的是讓殘障人士和他們的家庭能真正參與教會的日常生活。
有些教會可能資源充足,可以一開始就設立有預算的正式項目,但多數教會可以從小處著手。桑德拉·皮普爾斯在書裡提供了一些簡單的建議,許多做法成本很低,例如:設計登記表,了解個人及家庭的具體需要;爲志願者準備掛繩或識別標誌,以便提醒他們記住服事對象的特殊情況;制定「家庭關懷計劃」,幫助教會領袖和家庭協調事工方向。
然而,對教會的評估不應僅限於關心那些已經在我們當中的人。我們還應走出教會的圍牆,問自己:「誰還沒有被包括進來?」是否有社區中的殘障家庭,因感受不到教會的歡迎而止步於門外?若有,我們應主動去接觸他們。
此外,我們也需要擴大對「殘障」的理解範圍。皮普爾斯將其分爲三類:身體或認知障礙者(通常稱爲「特殊需要」);學習障礙者;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29 頁)。教會都應主動評估自己在這三類人群中的服事情況。
《無障礙教會》爲那些希望更好地服事殘障家庭的教會領袖,提供了豐富的思路與實用的資源。書中有些方法對資源有限的小型教會來說可能不太容易實施,但其原則明確、靈活,可適用於不同環境。
當然,這本書並未涵蓋所有議題。例如,如何幫助殘障人士參與洗禮或成爲教會會員等問題,作者就沒有深入探討。但畢竟,沒有哪本書能面面俱到。
儘管如此,那些正打算開始或改進殘障事工的教會領袖,仍會從中獲益匪淺。書中的許多內容甚至可直接用作志願者培訓材料,幫助他們學習課堂管理與關懷技巧。即使是牧會多年、經驗豐富的牧者,也可能在閱讀中發現自己事工的盲點。
殘障事工沒有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模式,但正如皮普爾斯所強調的,它是教會無法迴避的重要使命。她在書中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幫助教會更好地服事那些常被忽略、卻同樣需要在群體中聽見福音的人。
《無障礙教會》是極有價值的參考資源,能幫助牧師和教會領袖裝備教會,把福音帶給那些在團契中被遺忘的人。
譯:MV;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The Gospel Isn』t Accessible If Your Church Is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