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时事
習治下的中國、基督的國度以及受苦的教會
書評:王怡著《信仰上的抗命》
2023-03-15
—— Brent Fulton

2022年末,全世界都見證了中國政府對清零政策抗議者的鎮壓。這些事件證明,西方世界的許多猜測都是正確的,比如習近平的專制政權打壓異議人士,不容忍少數群體等等。

中國有許多未登記教會,即那些在共產黨掌控之外的教會,一直遭受著這種不容忍的待遇。家庭教會領袖之一王怡牧師將其經歷和思考書寫成文,這本《信仰上的抗命:從中國家庭教會角度看政教關係》(Faithful Disobedience: Writings on Church and State from a Chinese House Church Movement)揭示了這些未經政府批准的教會所面臨的逼迫。但如果我們的理解僅僅止步於此,就會錯過這本重要作品的主旨。

倪恩林(Hannah Nation)是中國家庭教會神學中心(Center for House Church Theology)的執行總監和《信仰的抗命》一書的編輯,她鼓勵讀者「不要隨大流地將中國教會只認定爲『被逼迫的基督徒』而已,這樣做會錯過向西方之外的教會學習的機會」(第9頁)。如果我們認爲像王怡他們的經歷與我們的經歷會全然不同,那麼我們可能沒有注意到他們爲我們提供的視角。

《信仰上的抗命:從中國家庭教會角度看政教關係》

王怡 著

在中國快速成長的城市中,新一波的未登記家庭教會正在成長。他們發展出豐富的神學觀點,這些觀點既有獨特的中國特色,又扎根於基督信仰的歷史教義。要了解他們如何在政府壓力和處在文化邊緣的情況下堅持下來,我們必須了解他們的歷史和神學。

本書是對家庭教會神學主要文章的編輯、翻譯,讓講英語的人可以閱讀。這些文獻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屬靈上都是一個重要神學體系。雖然它們在一組特定的環境下寫成,但在一個教會和國家之間的關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複雜的世界裡,它們具有普遍的應用。

美國校園團契學術出版社(IVP Academic),288頁。

政教衝突 

王怡是成都秋雨之福教會(後更名秋雨聖約教會)的創會牧師,《信仰上的抗命》彙集了王怡以及其他城市家庭教會運動中領袖們的文章以及講稿,內容皆爲2000年以後的作品。

王怡是一位著名的法律學者和公共知識分子。他於2005年受洗,2006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布什在白宮接見了王怡牧師,之後記者張彥(Ian Johnson)在《中國的靈魂》(The Souls of China)一書裡也報導了王怡及其教會,這些都讓他聲名大噪。隨著教會受到的壓力逐步增加,王怡和秋雨聖約教會的動向也頻繁出現在國際新聞中,媒體廣泛報導了他於2018年12月遭到逮捕一事,之後王怡牧師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和非法經營罪等罪名被判處9年徒刑

該書以王怡於2010年所寫下的《我們的家庭教會立場》作爲開篇,這篇文章闡述了城市家庭教會運動的獨特性質和作用——雖然從理論上來說這些教會並不合規,但從21世紀初期開始,它們一直在蓬勃發展。

本書的第二部分名爲「末世中的教會及城市」,王怡提出「神所設立之城」的教會論,其使命是「把福音帶進每個城市,直到地極」(148頁)。逼迫之所以邪惡,是因爲它阻礙了大使命的推進。

第三部分名爲「被捕與十字架的道路」,這部分記錄了王怡對2018年新宗教事務條例的回應,並且收錄了《我的聲明:信仰上的抗命》一文。王怡牧師預見自己會被捕,於是寫下了這封給教會會眾的信,本書的書名也來自於此。

雖然中國未登記教會與政府之間的關係令人擔憂,但其核心問題是,爲什麼王怡和其他人拒絕加入受政府管轄的三自運動(Three-Self Patriotic Movement, TSPM)以取得合法地位呢?

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本土教會領袖王明道因拒絕與三自愛國運動合作而成爲階下囚。王怡牧師贊同王明道的論點——他強調,從根本而言,與三自合作不是政治問題,而是信仰問題——究竟誰是教會的頭:基督還是政府?金明日牧師支持王怡的觀點,他曾在三自教會中服事十年,後來退出三自建立了一間獨立教會。贊同這一觀點的還有守望教會的領袖們,該教會多年來一直試圖在三自教會之外另闢蹊徑、合法註冊,但沒有取得成功。

向另一個世界做見證

有些西方基督徒因爲擔心本國政府會過分限制宗教信仰的表述而對王怡抵制國家干預教會的做法很是贊同,但王怡的末世論就教會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一種全然不同的看法。

王怡深受改革宗神學回應政治與文化這一傳統的影響,所以他積極支持教會涉足出版、基督教教育、社會服務、宣教以及其他形式的福音事工,這些都是過去二十年城市家庭教會運動的標誌。但是,王怡也說到,我們不是爲了搞活動而搞活動,教會在塵世中就好比在垃圾場上跳舞的芭蕾演員,強烈的反差使舞者之美更爲突出,這美麗也成了新天新地的象徵。

同樣,教會出於良心的需要而不服從政府,「(公民)抗命的目標不是改變世界,而是爲另一個世界做見證」(223頁)。這與西方社會帶有濃濃的個人主義色彩、從個人權利角度來理解宗教自由的做法相反,王怡認爲,雖然教會不放棄使用政治和法律手段來捍衛自己,但教會的最終目標不是自由,而是共同宣講基督。 教會對逼迫的回應「是一種護教、宣教行爲,而非人權運動」。

如果這樣的見證涉及苦難甚至殉道,那麼信徒應該坦然接受,因爲「我們真屬於這個基督國度的記號,不是我們的成功、我們的財富和我們的名聲,而是我們身上有耶穌十字架的印記。」(189頁)

西方基督徒的視角

王怡擁有法律學者背景、曾是公共政治參與者,同時還享有全球的知名度,這樣一個人很難被視爲典型的家庭教會領袖。在中國文化悠久的傳統中,自孔子以來,文人一直就是「民族的良心」,他們斥責掌權者,並爲此付出巨大的代價。要了解王怡,我們就必須先承認,王怡也同時帶有這樣的身份。 

王怡的經歷也不能代表整個家庭教會運動。一些中國信徒認爲他的策略,包括公開紀念具有政治敏感性的紀念日、動員教會成員在派出所門口禱告,以及組織全國簽名活動,都是不必要的對抗、對教會沒有幫助。我們也需要聽到他們的聲音。還有那些選擇留在三自聚會的基督徒,他們相信即使在政府的嚴格監督下也可以忠心地在那裡服侍神, 我們也需要聽到他們的聲音。

本書對中國家庭教會及其神學的詳細剖析爲這一歷史上傑出的基督教運動提供了寶貴的觀察視角。王怡牧師提醒基督徒們:十字架是基督徒身份的中心。他向世界忠心地見證了另一個世界。「政教衝突的最大益處,是使我們與一位被審判的基督聯合」(177頁)。西方教會如何在意見相左者面前做見證急需這樣的洞見。


譯: 五點鐘;校:SMH。原文發表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 Xi's China, Christ's Kingdom, and a Suffering Church.

Brent Fulton(布倫特·富爾頓)是華源協作(ChinaSource)的創始人,該國際組織服務於全球教會, 提供有關中國的諮訊,促進合作事工。他著有《中國的城市基督徒:一盞不能被隱藏的燈》 (China’s Urban Christians: A Light that Cannot be Hidden,  Pickwick, 2015)。
標籤
書評
中國
王怡
政教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