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与时事
預防醫學能否成爲青春之泉? 
書評:《超越生命》 ,彼得·阿蒂亞 著
2023-12-08
—— Kathryn Butler

青春之泉。長生不老之靈丹妙藥。金蘋果。幾個世紀以來,這些神話反映了人類對長生不老的癡迷。

這些故事宣稱,只要掌握正確的魔法,我們就能用非自然的手段延長生命。只要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我們就能躲避死亡的魔爪。這些許諾挑逗著我們的想像力,讓我們真的以爲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逃脫罪的工價。

雖然基督已經通過祂自己賜給我們永生,但我們卻偏愛那吸引我們眼目的果子。我們更喜歡通過配方、公式、算法來得到這果子,如同玩捏陶土一般,我們操縱著它們,並聲稱這是我們自己的成果。

彼得·阿蒂亞(Peter Attia)是一名醫生,他放棄了外科培訓,而專注於長壽事業。在閱讀他的《超越生命:長壽的科學與藝術》(Outlive: The Science and Art of Longevity)一書時,我就在想,是我們對長生不老的癡迷讓這本書大受歡迎。

《超越生命》連續數月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位,考慮到該書的篇幅和內容,這一成績讓人刮目相看。這本全面描述病理生理學的鉅著近 500 頁,並不容易讀。它之所以如此暢銷,是因爲讀者希望在書中找到一張通往青春之泉的地圖嗎?

美國亞馬遜網站對本書介紹如下:

《超越生命:長壽的科學與藝術》

彼得·阿蒂亞 著

彼得·阿蒂亞解釋了他的營養干預理論、優化運動效果和睡眠質量的技術,他還介紹了可以解決情緒和心理健康問題的工具,他聲稱這些都能改善長期健康。與其說阿蒂亞的目的是告訴你該做什麼,不如說是幫助你學會如何思考長期健康,從而制定出最適合你個人的計劃。

和諧出版社 (Harmony),496 頁。

沒有長生不老之藥

作者反對青春永駐的想法。關於長壽研究,他這樣寫道:「幾個世紀以來,庸醫和江湖騙子大行其道,聲稱自己擁有長壽祕方,這無可救藥地玷污了長壽研究。我不想與這些人爲伍,我也沒有自大到認爲我掌握了某種解決這個問題的簡單方法。」(9 頁)

儘管作者做出如此冷靜清楚的判斷,他後來還是承諾道:「我希望讓你相信,只要付出足夠的時間和努力,你就有可能延長十年壽命,身體健康的期限也可能再延長二十年,也就是說,你的身體表現可能與那些比你年輕二十歲的人一樣。」(18 頁)

雖然他可能只是希望幫助人們「活得更長、活得更好」,但這樣的話肯定會激發我們尋求靈丹妙藥的渴望(215 頁)。

本書的實際內容遠沒有他的長壽承諾那麼吸引人。簡而言之,阿蒂亞主張以預防爲主的方法來應對奪去無數美國人生命的四大慢性疾病:心臟病、2 型糖尿病、癌症和老年癡呆。

他詳細地從病理生理學的角度討論了這些疾病,包括它們之間的關係(這四類疾病都互相關聯;糖尿病和心臟病之間的聯繫尤爲緊密)。雖然他講的是醫學常識,但與此同時,本書也爲非專業人士提供了一個特別有用的框架,幫助他們了解這些慢性疾病是如何慢慢形成的。

我們不會像「染上」普通感冒那樣,一不小心患上心臟病。阿蒂亞清楚地說明了這類疾病的形成是長期的結果,多種致病因素經年累積也會給身體帶來影響。阿蒂亞的論點有效地指出,如果我們能減緩這些過程,就能延緩疾病的發生,讓身體更健康。

對預防此類疾病,阿蒂亞強烈建議要運動、吃好、睡好、注意情緒和心理健康,這些建議聽起來很耳熟。他在運動生理學方面提供了十分詳細具體的建議,而在其他方面則提出了更多一般性的建議。本書最有幫助的地方是分析這些干預措施爲何重要,他再次讓讀者更深入地理解,日常選擇會如何惡化或減輕晚年的疾病風險。

讓人質疑的承諾

需要提醒的是,雖然作者對營養、運動和睡眠的強調有理有據,但在缺乏有力證據的情況下,他提出了一些關於服用藥物和篩查的建議。

本書還存在其他倫理問題。阿蒂亞公開蔑視希波克拉底誓言,這是每一個醫學生都要宣誓承諾的「不作惡」(Do no harm)原則,該原則指導醫生權衡治療的風險和益處,阿蒂亞卻將其稱爲「什麼都不做」的藉口。

爲了說明自己的觀點,他分享了在自己做住院醫生期間的親身經歷:一名心臟被刺傷的青少年被送進急診室。他失去了知覺。阿蒂亞立即爲其施行手術,打開他的胸腔,釋放心臟周圍的血液,救了他的命。阿蒂亞在描寫這千鈞一際時寫道:「有時,什麼都不做最危險。」(25 頁)

普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這個故事完全沒有反駁「不作惡」的原則。阿蒂亞做的手術是創傷外科指南中明確規定的標準操作。在這種情況下什麼都不做,不是「不作惡」,是瀆職。

反過來說,假設患者清醒,並無生命危險。在這種情況下,在急診室裡不進行麻醉就做開胸手術,這種做法能說是對的嗎?

「不作惡」並不意味著「什麼都不做」。它意味著「不要魯莽行事」。醫療指南之所以存在,是因爲每種干預措施都會產生副作用,我們需要確保我們的治療措施帶來的幫助多過傷害。

在《超越生命》中,阿蒂亞無視這一原則,在有些情況下他推薦的方案,包括藥物治療、監測和癌症篩查,現有的最佳證據並不支持。他認爲這些措施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好,但他卻忽視了一個事實:醫學中的每一種干預措施,即使是最無害的,也有可能產生不良影響。

追求永生

阿蒂亞在書的最後提出了一個最吸引人、也許也是最緊迫的問題:我們爲什麼要追求長壽?他的坦誠讓人欽佩,他分享自己與心理疾病鬥爭的經歷,並詳細描述了最初他對死亡的恐懼如何助長了他對長壽的渴望。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心理諮詢的幫助,他對死亡的恐懼讓位於對家庭的責任感。他一定要健康地活著,這樣才能更好地愛家人。他在本節中強調,如果我們的人際關係和情感出了問題,不管怎樣調整運動方案和攝入營養,都將無濟於事。

對於基督徒來說,這個問題更加深奧。基督已經戰勝了死亡(林前 15:54),通過祂,我們得到了永生的保證(彼前 1:4;約 3:15-16)。對基督徒來說,「活得更長、更好」的動機與我們的主要目的密不可分:榮耀上帝,永遠享受上帝。

到末了,重要的不是我們的血糖水平,也不是我們多早接受癌症篩查,甚至不是我們在 60 歲時還能做多少臥推,而是我們如何忠心地管理我們的恩賜,以及爲誰管理我們的恩賜(羅 12:6-8;西 3:17)。

正如保羅提醒我們的:「你們不是屬自己的人,因爲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體上榮耀神」(林前 6:19-20)。

像《超越生命》這樣的書永遠無法提供生命的靈丹妙藥。我們之所以有永生,唯獨是因爲恩典、信心、和基督。但是,當我們在一切事情上都以榮耀上帝爲目標時,我們總是歡迎各種建議,提醒我們如何愛護上帝賜予我們的身體——如何吃好、睡好、活動好,讓我們能夠很好地事奉上帝。


譯:變奏曲;校:JFX。原文刊載於福音聯盟英文網站:Can Preventative Medicine Become the Fountain of Youth? 

Kathryn Butler(凱瑟琳·巴特勒)是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的醫學博士,也是一名外傷急重症中心的外科醫生,最近她離開了臨床實習,在家教育她的孩子。她曾經爲「渴慕神」和《今日基督教》撰寫文章,她也寫了本關於透過基督信仰的視角看生命末期看護的書:《生死之間》(Between Life and Death),於2019年由十架路出版社(Crossway)發行。
標籤
書評
長壽